-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數字礦床及其實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82085
- 條形碼:9787569282085 ; 978-7-5692-820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礦床及其實現 內容簡介
《數字礦床及其實現》是結合大型錫礦山接替資源探查技術與示范和個舊錫礦深部與外圍成礦預測及礦山增儲研究的科研需要而選題的。 地球是一個有限體,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是關系到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長,使得地質學以發現礦產資源為目的的任務越來越明顯。在礦產資源勘探中,人們逐漸將注意力放在礦床資源信息的定量化表達上來。將信息技術與地質學科相結合,解決礦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是地質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昆明理工大學礦產地質研究所多年礦床數學經濟模型研究的基礎上,該書提出“數字礦床”的概念。 數字礦床是對真實礦床及其相關現象的數字化重現及認識。數字礦床的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的手段整體地解決礦床及其與空間位置相關信息的表達與知識管理。具體地說,數字礦床充分利用已有資料,將已知的礦床自然資源信息和社會資源信息等存入計算機中,再根據地質學的理論基礎,得到其他派生的礦床信息,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化的礦床數據庫;然后將這些數字信息轉化為可視的、容易理解的圖形圖像信息,構成礦床信息圖譜,以構造一個三維化的虛擬礦床,能給出整個礦床范圍內任意空間位置或范圍的資源信息,能進行模擬勘查、能模擬礦床的開采,結合自動化技術,對礦床開采過程進行規劃,并實時監控礦山生產。數字礦床還能對礦床信息進行抽象分析與知識提取,形成能為礦床預測勘查、設計與生產提供決策與服務的整體方案。數字礦床是地質科學與計算機科學高度結合、礦床信息的處理與表征高度統一的新的處理礦床信息的思想,具有較強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數字礦床及其實現 目錄
1.1 數學地質研究回顧
1.2 礦床研究面臨的挑戰
1.3 數字礦床的提出和本書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數字礦床概述
2.1 數字礦床的概念
2.2 數字礦床的基礎科學
2. 2.1 認知科學
2.2.2 地質科學
2.2.3 計算機科學
2.3 數字礦床的研究內容
2.3.1 礦床數字化
2.3.2 礦床可視化
2.3.3 虛擬礦床
2.3.4 礦床知識管理
2.4 數字礦床與數字地球、數字礦山(礦區)
2.5 數字礦床的應用
2.5.1 礦床經濟評價
2.5.2 動態多方案圈定礦體
2.5.3 礦山設計和生產
2.5.4 礦山深邊部找礦預測
第三章 數字礦床的實現方法與過程
3.1 開發數字礦床系統
3.1.1 系統平臺和開發工具
3.1.2 開發策略和原則
3.2 礦山勘探和開采軟件介紹
3.3 部分軟件接口
3.3.1 特高品位處理程序所采用的方法
3.3.2 經濟評價程序所采用的方法
3.4 實現數字礦床的步驟
第四章 廣西大廠92號礦體數字礦床實例
4.1 地質概況
4.1.1 區域與礦區地質概況
4.1.2 92號礦體地質
4.2 實現數字礦床
4. 2.1 原始數據錄入與檢查
4.2.2 統計分析
4.2.3 地質和礦化的顯示與解釋
4.2.4 組合樣的統計分析
4.2.5 變異函數和交叉檢驗
4.2.6 品位估值
4.2.7 儲量報告
4.3 礦山設計
4.4 經濟評價
第五章 個舊高松礦田蘆塘壩10號礦群數字礦床實例
5.1 地質概況
5.1.1 地層
5.1.2 構造
5.1.3 巖漿巖
5.1.4 礦體形態類型及分布規律
5.1.5 礦化(體)特征
5.2 數字礦床的實現
5.2.1 原始數據錄入與檢查
5.2.2 統計分析與礦體變化性研究
5.2.3 地質和礦化的顯示與解釋
5.2.4 組合樣的統計分析
5.2.5 變異函數和交叉檢驗
5.2.6 品位估值
5.2.7 儲量計算
5.3 礦產儲量分級
第六章 金川Ⅱ礦區數字礦床實例
6.1 金川礦床地質概況
6.1.1 區域及礦區地質背景
6.1.2 礦床地質特征
6.2 實現數字礦床
6.2.1 原始數據錄入與檢查
6.2.2 統計分析及礦體變化性研究
6.2.3 地質和礦化的顯示與解釋
6.2.4 組合樣的統計分析
6.2.5 變異函數和交叉檢驗
6.2.6 品位估值
6.2.7 儲量報告
6.3 成礦預測
結論
參考文獻
數字礦床及其實現 作者簡介
高志武,重慶江津人,1972年9月出生,2007年在昆明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19年至今為遵義師范學院教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