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反聯邦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06563
- 條形碼:9787308206563 ; 978-7-308-2065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聯邦論 內容簡介
自1787年提議和起草《聯邦憲法》,到1789年正式批準,對于是否應該批準《聯邦憲法》曾有一次緊張而重要的大辯論。麥迪遜、漢密爾頓、約翰·杰伊在一系列文章中表達了支持它的主張,后被稱為“聯邦論”。而反對批準的論證則由多個作者以多種形式表達,其中多數人使用了假名,后來這些文章以“反聯邦論”聞名。本書是反聯邦主義者所寫的關于美國《1787年憲法》的評論文章與信件的合集,涉及聯邦權與州權、憲法解釋權、審判權、稅法、常備軍、參眾兩院與總統的權力分割、權利法案的缺失等等,是理解美國《憲法》與制憲歷史的重要文獻。
反聯邦論 目錄
編者按
新《憲法》在國會權力、政府結構、
出版自由等方面的缺陷
第2章 聯邦農夫
編者按
一、大會的背景以及可能的三種政府
二、總體政府侵占了州政府的權力
三、聯邦法庭與州法庭的關系
四、聯邦與各州在多項權力與權利上的關系
五、修改《憲法》草案的必要性
六、如何修正以及對現存各邦憲政的觀察
七、眾議院代表數量以及階層分析
八、政府權力的執行與個人權利的保障
九、政府各部門的權力、國內稅的模式
第3章 布魯圖斯
編者按
一、邦聯制是否是合眾國的*佳方案
二、政府的性質與目的
三、代議制徒有虛名
四、平等、充分、公正的代議制
五、立法權的性質與限度
六、各邦應當擁有稅收權力
七、危急形勢的評估與應對手段
八、借貸與維持常備軍的權力
九、招募常備軍的權力分歧
十、常備軍的弊端
十一、憲法解釋權的后果
十二、憲法解釋權的實施(上)
十三、憲法解釋權的實施(下)
十四、以一邦為一方的訴訟的弊端
十五、上訴審理權(上)
十六、上訴審理權(下)
十七、質疑總體*高法院的憲法解釋權
十八、質疑參議院的組成
第4章 賓夕法尼亞
引言
編者按
異議及其理由:“賓夕法尼亞邦大會少數派”告本邦選民書
第5章 馬薩諸塞
引言
編者按
一、代議制與商業
二、騷亂的平復
三、債務與商業
四、龐大疆域的治理
五、總體司法機構與邦司法機構的司法權限
六、本邦的貿易規劃
七、各邦在關稅與債務上的不平等
八、聯邦與各邦的債務與關稅
九、邦聯的貿易與歸化
十、對《邦聯條例》的修訂
十一、與歐洲的關系
第6章 馬里蘭
引言
編者按
一、政府機制的穩定性
二、英國與瑞士的不同先例
第7章 弗吉尼亞
引言
一、理查德·亨利-李
編者按
對《憲法》進行修正的必要性
二、公正考察者
編者按
1.變革須審慎
2.征稅權、常備軍與司法權限
3.抵制過于強大的聯邦政府
三、帕特里克·亨利
編者按
1.質疑新體制的必要性
2.新體制的危險
3.再論新體制的危險
第8章 紐約
引言
編者按
一、眾議院的代表性
二、眾議院的構成
三、關于眾議院的腐敗、等級以及席位
四、參議院的缺陷
五、總體政府的稅權與司法權限
參考文獻
索引
附錄
一、人物化名與實名對照表
二、費城會議前后13個殖民地(邦、州)基本情況
三、《邦聯條例》
四、費城會議代表名單
五、費城會議《憲法》草案
六、全集目錄
譯者后記
反聯邦論 作者簡介
默里·德里(Murray Dry),美國明德學院政治學教授,研究美國憲法、政治哲學、聯邦主義、美國建國史。與其師赫伯特·J. 斯托林編有《反聯邦主義者全集》(七卷)等。 赫伯特· J . 斯托林( Herbert J .Storing),大部分職業生涯在芝加哥大學度過。去世前是弗吉尼亞大學政治系羅伯特·K. 古奇(Robert K. Gooch)講座教授、總統制研究項目主任、懷特·伯克特·米勒(White Burkett Miller)公共事務中心主任。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