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見春天
-
>
谷圍南亭
-
>
流浪之月
-
>
告白
-
>
言情小說:三生三世枕上書(全兩冊)
-
>
天堂旅行團
-
>
浮生物語(5下裟欏敖熾上下)
最后一個村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57899
- 條形碼:9787559457899 ; 978-7-5594-578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一個村莊 本書特色
煙火深處的傾聽與呈現,命運根部的傾訴與表達。 一座村莊,27個故事,39幅眾生肖像,讓故鄉復活。 《人民文學》新人獎、華語青年作家獎、敦煌文藝獎、林語堂文學獎獲得者 85后新銳實力作家王選新作。 打破小說、散文、非虛構的界限,一部獨特而新奇的漢語文本。
最后一個村莊 內容簡介
本書用二十九個精彩紛呈的故事, 講述了西秦嶺山脈中一個叫麥村的小村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隨時代的變遷, 二十多戶人家, 或因搬遷、或因事故、或因病亡、或因失蹤等, 以不同的方式*后消失在大地之上。麥村的凋零既包括物理意義上的消失, 也暗含著文化、傳統、精神層面的消退和黯淡, 更是一代人和內心鄉土愁緒的告別。
最后一個村莊 目錄
粉紅衫兒青絲帕
魘子魘脖子
日頭日頭曬我著
喝喊一聲綁帳外
春姑娘, 紅翎翎
正月里的凍冰立春消
星宿星宿擠眼哩
彩鳳開花在三月里
一個字, 一條箭
燕兒燕兒吱吱
騎馬要騎花點點
玉米地里的高粱花
二月二晴
煙筒眼, 冒冒煙
粽子香, 香廚房
古今古, 打老虎
菜籽開花滲金黃
紅心桃兒兩半個
欺寡人霸朝綱下壓眾僚
正月里來打罷春
奇哉怪哉
二月二, 炒豆豆
貓兒念經
云朝西
拍花花手, 賣涼酒
打燈蛾兒打黃燈
一盞燈什么燈
后記: 去博物館看故鄉
最后一個村莊 節選
粉紅衫兒青絲帕 粉紅衫兒青絲帕,妹唱歌兒為了啥? 唱得渴了唱餓哩,唱我心上的難過哩。 想唱歌兒給郎聽,高山擋住不傳音。 菜油倒到瓷碗里,唱著叫你心軟哩。 ——山歌我總是搞不清父親為什么把海明叫海明娃。按理說,他們是一輩的。但這么一叫,感覺海明就成小一輩的人了。再說,他已經三十好幾了。 我們跟著父親把海明也叫海明娃。從來不會叫海明叔。一是這么叫好玩,二是因為他是光棍,我們多多少少有點看不起他。反正父親這么叫,我們是學來的。當我們伸著脖子喊海明娃時,他總是舉著一雙鞋墊佯裝追趕而來,要打我們。末了他還會說,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但海明娃總算還是麥村的厲害人物——他會繡鞋墊。村里會繡鞋墊的男人,就他一個。 繡鞋墊,先要有鞋墊。他到村里和他關系好的女人們跟前要一些舊衣服、破布頭,堆在炕角。然后把玉米面馓成糨糊,我們叫“面然”。舊衣服,拆了線,剪成布塊。鋪一層布,刷一層糨糊。再鋪一層布,再刷一層糨糊。跟配套練習冊一樣大。糊了二十來層,*后糊白洋布,就行了。再糊一個,這樣就是一雙。把糊好的鞋墊料壓席子底下,熱炕烘,三四天就干了。料子上印著細密的席子紋,硬邦邦的,像一面干牛皮。從舊課本里翻出鞋底的樣子,用針線把樣子固定在料子上。一把快剪刀,沿著樣子小心翼翼剪掉多余的部分,鞋墊就成型了。 然后是繡。花線是從走村串巷的貨郎擔那里買來的。貨郎挑著挑子,吆喝著“頭發換針換線來——”經過他門口。他一個男人,沒剪下的長發。只好用糶糧食的現錢,買了十來樣花色的線。有酒紅、水紅、粉紅、大紅、大黃、明黃、橘黃、鵝黃、草綠、墨綠、粉綠、淺綠、深藍、冰藍、天藍等,一個顏色一小股。 繡鞋墊,是臘月里農閑時間的活。大雪落了兩天,封了山野。男人們湊一堆,暖著熱炕,喝酒、劃拳、游胡。女人們湊一堆,干點手工活,拉呱點雞毛蒜皮。海明娃不愛跟抽煙喝酒、吵吵嚷嚷的死男人坐一起,就喜歡鉆進女人堆里。人家做鞋子、打毛衣,他繡鞋墊。他繡得*好的是荷花。他趴在炕上,先用鉛筆在鞋墊的白洋布上輕輕畫上輪廓,沒畫好的地方,細細擦掉,再畫。成型了,用圓珠筆描一遍。然后開始繡。繡鞋墊是個慢活,得一針一針來。鞋墊厚,用頂針使勁推,才能鉆透。不小心,還會打了針尖。 半個月時光,在一坨熱炕和一堆唾沫里打發掉了。 雪落了一場又一場。不覺間,一雙鞋墊繡好了。粉紅的瓣兒,明黃的蕊,墨綠的桿兒,草綠的葉。一朵荷花開得艷,還有幾個花骨朵。兩只蝴蝶,一只藍、一只黃,扇著翅膀,流連忘返。他干的得心應手,映著窗外的雪,飛針走線。女人們時不時瞅瞅海明娃的鞋墊,滿眼羨慕,嘖嘖不已,恨老天把自己生得心笨手粗。 海明娃的女人緣好,大家都愛跟他在一起,有說有笑,還能聽他打山歌。打山歌是他除繡鞋墊之外的另一項本事了。如果說繡鞋墊是硬功夫,那打山歌就是軟實力。這個,滿村的男人不會,女人們,也不會。 干一陣手工,指頭就酸麻了,得歇歇。有人提議,海明娃,給我們唱一個。海明娃還推辭。唱一個唄,好長時間沒聽了。唱一個。忸怩了半天,禁不住慫恿,他邊剪鞋墊背面的線頭,邊說,那唱一個:天空的云彩黑下了,地上的雨點兒下大了。 睡到半夜哭開了,記起你說下的話了。 天發白雨天變黑,我成了草上的露水; 連來了三趟著沒見上你,一輩子留下的后悔。 山不遠著隔河遠,河水響著叫不喘; 我有心和你見個面,沒有橋著不能見。 煙霧收起雨來了,尕妹妹尋著我來了; 天發白雨著哩,我把花兒領進廟哩。 你摟哩嗎我抱哩,把佛爺嚇得張口哩。 佛爺本是泥菩薩,咱二人坐下白不咋(不會怎么樣)。女人們紅著腮幫子,不知是炕太熱,還是心里熱。嘴上嚷嚷道,唱得好,再來一個。再來一個。想哩想哩實想哩,想得眼淚大淌哩。 想哩想哩不想了,渾身稱不下一兩了。 一把拉住綿綿手,心里有話難開口。女人們稀里嘩啦笑了,臉更紅了。 打山歌,是海明娃從小在他母親那里學來的。母親一直想要個姑娘。但沒有,就把海明娃當姑娘帶。六歲前,穿花布鞋,穿裙子,穿碎花襯衫,頭上扎“刷刷”。在廚房做飯,他燒鍋,母親搟面。母親就給他教,一句一句。母親怎么會的?母親是舅婆教的,舅婆怎么會的?得問舅婆的舅婆了。海明娃記性好,教六七遍,就記得差不多了。
最后一個村莊 作者簡介
王選,甘肅天水人,1987年生,青年作家、詩人。出版有《南城根:一個中國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大量作品刊發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散文》《天涯》等刊,并被《小說選刊》《散文選刊》《海外文摘》等轉載。曾獲人民文學新人獎、華語青年作家獎、敦煌文藝獎、林語堂文學獎、長安散文獎、黃河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