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1212532
- 條形碼:9787521212532 ; 978-7-5212-125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本書特色
《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內(nèi)容簡介
《桂花雨》是琦君的散文代表作,這本書也是琦君自己很滿意的一本書。本書收錄有琦君散文代表作《桂花雨》《兩條辮子》《一對金手鐲》《看戲》等共三十余篇,內(nèi)容關(guān)于童年、母親、親情、友情等。琦君的文筆細膩,情感充沛,文字間洋溢著少年般的純真氣質(zhì)。與性情豪爽的朋友通電話,如游山玩水;與性情溫和、學(xué)養(yǎng)深厚的朋友通電話,如讀名著。偶然一兩句話,常使你獲益無窮。——《話友》這個世界,無論是絢爛如錦,或雨歇歌沉,一顆心總是閑閑的,也清清寂寞的。生涯中的點點滴滴,記憶都十分清晰。——《人鼠之間》每個人或多或少藏有一份不愿向人全部吐露的心情,這并不是不坦誠,而是生活上一點含蓄的情趣。一個人如果可被透視得跟玻璃球似的,還有什么意味可言。——《秘密》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目錄
序 / 1
父??親 / 1
母??親 / 15
相逢是別筵 / 26
《我的另一半》補述 / 35
遙寄楠兒 / 43
媽媽,給你快樂! / 50
一對金手鐲 / 54
兩條辮子 / 64
童仙伯伯 / 72
話??友 / 82
遙??念 / 87
遙遠的友情 / 94
千古艱難唯一死 / 100
難忘龍子 / 105
人鼠之間 / 110
秘??密 / 116
十??三 / 124
桂花雨 / 130
鄉(xiāng)音不改 / 134
遲來的青春 / 139
我沒有綠拇指 / 144
你丟我撿 / 150
因病得閑 / 153
求醫(yī)雜感 / 158
如此星辰非昨夜 / 163
讀書記趣 / 166
春水船如天上坐 / 171
猶有*高枝 / 179
看??戲 / 187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節(jié)選
我幼年時,有一段短短的時日,和哥哥隨母親離開故鄉(xiāng),做客似的,住在父親的任所杭州,在我們的小腦筋中,父親是一位好大好大的官,比外祖父說的“狀元”還要大得多的官。每回聽到馬弁們一聲吆喝:“師長回府啦!”哥哥就拉著我的手,躲到大廳紅木嵌大理石屏風(fēng)后面,從鏤花縫隙中向外偷看。每扇門都左右洞開,一直可以望見大門外停下來巍峨的馬車,四個馬弁擁著父親咔嚓咔嚓地走進來。筆挺的軍裝,胸前的流蘇和肩徽都是金光閃閃的,帽頂上矗立著一朵雪白的纓。哥哥每回都要輕輕地喊一聲:“噢!爸爸好神氣!”我呢,看到他腰間的長長指揮刀就有點害怕。一個叫胡云皋的馬弁把帽子和指揮刀接過去,等父親坐下來,為他脫下長靴,換上便鞋,父親就一聲不響地進書房去了。跟進書房的一定是那個叫陳勝德的馬弁。書房的鑰匙都由他管,那是我們的禁地。哥哥說書房里有各種司的克(手杖),里面都藏著細細長長的鋼刀,有的是督軍贈的,有的是部下送的。還有長長短短的手槍呢。聽得我汗毛凜凜的,就算開著門我都不敢進去,因此見到父親也怕得直躲。父親也從來沒有摸過我們的頭。倒是那兩個貼身馬弁,胡云皋和陳勝德,非常地疼我們。只要他們一有空,我們兄妹就像牛皮糖似的黏著他們,要他們講故事。陳勝德小矮個子斯斯文文的,會寫一手好小楷。母親有時還讓他記菜賬。為父親燉好的參湯、燕窩也都由他端進書房。他專照顧父親在司令部和在家的茶煙、點心、水果。他不抽煙,父親辦公桌上抽剩的加里克、三炮臺等等香煙,都拿給胡云皋。吃剩的雪梨、水蜜桃、蜜棗就拿給我們。他說他管文的,胡云皋管武的,都是父親*忠實的仆人。這話一點不錯,在我記憶中,父親退休以后,陳勝德一直替父親擦水煙筒、打掃書房,胡云皋專管擦指揮刀、勛章等等,擦得亮晶晶的,再收起來,嘴里直嘀咕:“這些都不用,真可惜。”父親出外散步,他就左右不離地跟著,叫他別跟都不肯。對父親講話總是喊“報告師長”。陳勝德就改稱“老爺”了。 陳勝德常常講父親接見賓客時的神氣給我們聽,還學(xué)著父親的藍青官話拍桌子罵部下。我說:“爸爸這么兇呀?”他說:“不是兇,是威嚴。當軍官**要有威嚴,但他不是亂發(fā)脾氣的,部下做錯了事他才罵,而且再怎么生氣,從來不罵粗話,頂多說‘你給我滾蛋’。過一會兒也就沒事了。這是因為他本來是個有學(xué)問的讀書人,當初老太爺一定教導(dǎo)得很好,又是陸軍大學(xué)**期畢業(yè),又是日本留學(xué)生,所以他跟其他的軍長、師長,都不一樣。”哥哥聽了好得意,搖頭晃腦地說:“將來我也要當爸爸一樣的軍官。”胡云皋蹺起大拇指說:“行,一定行。不過你得先學(xué)騎馬、打槍。”他說父親槍法好準,騎馬功夫高人一等,能夠不用馬鞍,還能站在馬背上跑。我從來沒看見過父親騎馬的英姿,只看見那匹牽在胡云皋手里馴良的淺灰色大馬。胡云皋把哥哥抱在馬背上騎著過癮,又把我的小手拉去放在馬嘴里讓它啃,它用舌頭拌著、舔著,舔得濕漉漉、癢酥酥的,卻一點也不疼。胡云皋說:“好馬一定要好主人才能騎。別看你爸爸威風(fēng)八面,心非常仁慈,對人好,對馬也好,所以這匹馬被他騎得服服帖帖的,連鞭子都不用一下,因為你爸爸是信佛的。”哥哥卻問:“爸爸到了戰(zhàn)場上,是不是也要開槍殺人呢?”胡云皋說:“在戰(zhàn)場上打仗,殺的是敵人,你不殺他,他就殺你。”哥哥伸伸舌頭,我呢,*不喜歡聽打仗的事了。 幸虧父親很快就退休下來,退休以后,不再穿硬邦邦的軍服、戴亮晶晶的肩徽。在家都穿一襲藍灰色的長袍。手里還時常套一串十八羅漢念佛珠。剪一個平頂頭,鼻子下面留了短短八字胡,看去非常和氣,跟從前穿長筒靴、佩指揮刀的神氣完全不一樣了。看見我們在做游戲,他就會喊:“長春、小春過來,爸爸有美國糖給你們吃。”一聽說“美國糖”,我們就像蒼蠅似的飛到他身邊。哥哥曾經(jīng)仰著頭問:“爸爸,你為什么不再當軍官、不再打仗、殺敵人了呢?”父親慢慢兒撥著念佛珠說:“這種軍官當?shù)脹]有意思,打的是內(nèi)仗,殺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同胞,這是十分不對的,所以爸爸不再當軍官了。”檀香木念佛珠的芬芳撲鼻而來,和母親經(jīng)堂里香爐中點的香一個味道,我就問:“那么爸爸以后也念經(jīng)啰。”父親點點頭說:“哦,還有讀書、寫字。”后來父親買了好多好多的書和字畫,都歸陳勝德管理,他要哥哥和我把這些書統(tǒng)統(tǒng)讀完,做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 可是,讀書對于幼年的哥哥和我來說,實在是件很不快樂的事。老師教完一課書,只放我們出去玩一下,時間一到,就要回書房。我很怕老師,不時地望著看不大懂的自鳴鐘催哥哥快回去,哥哥總是說:“再玩一下,時間還沒到。”有一次,我自怨自艾地說:“我好笨啊,連鐘都不會看。”父親剛巧走過,笑著把我牽進書房,取下桌上小臺鐘,一圈圈地轉(zhuǎn)著長短針,一個個鐘頭教我認,一下子就教會了。他說:“你哥哥比你懶惰,你要催他,遵守時刻是很重要的。”打那以后,哥哥再也騙不了我說時間沒到了。只要老師限定的休息時間一過,我就尖起嗓門喊:“哥哥,上課去啦。”神氣活現(xiàn)的樣子。哥哥只好噘著嘴走回書桌前坐下來,書房里也有一口鐘,哥哥命令我說:“看好鐘,一到下課時間就喊‘老師,下課啦’!”所以老師對父親說我們兄妹倆都很守時。 沒多久,父親不知為什么決定要去北平,就把哥哥帶走了,讓我跟著母親回故鄉(xiāng)。那時我才六歲,哥哥八歲。活生生地拆開了我們兄妹,我們心里都很難過,后悔以前不應(yīng)該時常吵架。哥哥能去北平,還是有點興奮,勸我不要傷心,他會說服父親接母親和我也去的。母親雖舍不得哥哥遠離身邊,卻是很堅定地帶我回到故鄉(xiāng)。她對我說:“你爸爸是對的,男孩子應(yīng)當在父親身邊,好多學(xué)點做人的道理,也當見見更大的世面,將來才好做大事業(yè)。”我卻有點不服氣,同時也實在思念哥哥。 老師和我們一起回到故鄉(xiāng),專門盯住我一個人教,教得我更苦了。壁上的老掛鐘又不準確,走著走著,長針就跳一下,掉下一大截,休息時間明明到了,老師還是說:“長針走得太快,不能下課。”我好氣,寫信告訴父親和哥哥。父親來信說,等回來時一定買只金手表,戴在我手腕上,讓我一天二十四個鐘頭都看著長短針走。于是我天天盼著父親和哥哥回來,天天盼著那只金手表。哥哥告訴我,北平天氣冷,早晨上學(xué)總起不了床,父親給他買了個鬧鐘放在床頭幾上,可是鬧過了還是起不來,時常挨父親的罵,父親說懶惰就是沒有志氣的表現(xiàn)。他又時常傷風(fēng)要吃藥,吃藥也得按時間,鐘一鬧非吞藥粉不可,藥粉好苦,他好討厭鬧鐘的聲音。也好盼望我去和他做伴,做他的小鬧鐘。我看了信,心里實在難過,覺得父親不帶母親和我去北平是不公平的。可是老師說,大人有大人的決定,是不容孩子多問的。我寫信對哥哥說,如果我也在北平的話,早晨一定會輕輕地喊:“哥哥,我們上學(xué)啦。”一點也不會吵醒爸爸。吃藥時間一到,我也會喊:“哥哥,吃藥啰。”聲音就不致像鬧鐘那么討人嫌了。 哥哥的身體愈來愈弱,到父親決心接我們北上時,已經(jīng)為時太晚。電報突然到來,哥哥竟因急性腎臟炎不治去世,我們不必北上,父親就要南歸故里了。兄妹分別才兩年,也就成了永別。我那時才八歲,我牢牢記得,父親到的那天,母親要我走到轎子邊上,伸雙手牽出父親。要面帶笑容。我好怕,也好傷心,連一聲“爸爸”都喊不響。父親還是穿的藍灰色長袍,牽著我的手走到大廳里坐下來,叫我靠在他懷里,摸摸我的臉、我的辮子,把我的雙手緊緊捏在他手掌心里說:“怎么這樣瘦?飯吃得下嗎?”這是他到家后,對我說的**句話,聲音是那般的低沉,我呆呆地說:“吃得下。”父親又抬頭看看站在邊上的老師說:“讀書不要逼得太緊,還是身體重要。”不知怎的,我忽然忍不住哭了起來,不完全是哭哥哥,好像自己也有無限的委屈,父親也掩面而泣。好久好久,他問:“你媽媽呢?”我才發(fā)現(xiàn)母親不在旁邊,原來她一個人躲在房中悄悄地落淚。這一幕傷懷的情景,我畢生不會忘記。尤其是他捏著我的手問的**句話,包含了多少愛憐和歉疚。他不能撫育哥哥長大成人,內(nèi)心該有多么沉痛。我那時究竟還幼小,不會說安慰他的話,長大懂事以后,又但愿他忘掉哥哥,不忍再提。
桂花雨(琦君經(jīng)典散文)《語文》五年級課本篇目,琦君經(jīng)典散文大陸完整授權(quán)!近二十篇文章被選作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 作者簡介
琦君(1917—2006) 原名潘希真,女,中國著名作家。從小在溫州、杭州兩地學(xué)習(xí)生活,曾任臺灣中國文化學(xué)院、中央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著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xué)作品四十余種,主要著作有《桂花雨》《青燈有味似兒時》《煙愁》《橘子紅了》等。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