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6397
- 條形碼:9787500876397 ; 978-7-5008-763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本書特色
《中國消費》一書對我國消費新時代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闡述,系統提出了全面促進消費的一系列觀點,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上提出了前瞻性、戰略性的對策建議,對我國“十四五”規劃的實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行政改革研究會原會長 魏禮 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消費》一書提出以全面促進消費贏得我國發展新的戰略機遇期,務實推進消費導向轉型下的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對我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具有重要啟示,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的啟示。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會原會長 宋曉梧 《中國消費》對我國消費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了全面分析,準確把握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重點,為新發展階段如何有效擴大內需,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張卓元 消費成為經濟增長拉動力,并支撐經濟可持續增長。《中國消費》一書鮮明地提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緊扣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對消費導向轉型的經濟增長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闡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 常修澤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內容簡介
把握我國進入消費新時代的客觀趨勢,全面促進消費,是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靠前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任務,是我國贏得靠前競爭合作新優勢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務實推進消費導向轉型下的結構性改革,破解制約消費潛力釋放、消費結構升級的結構性矛盾。未來5-10年我國消費的增長趨勢如何?消費結構將發生哪些重要變化?消費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全面促進消費面臨著哪些結構性矛盾和改革任務?對此,結合以往的研究,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需求,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中國消費》為主題形成2020-2021年度改革研究報告,對上述問題做出研究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政策性建議。 《中國消費》對我國消費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了全面分析,準確把握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加快構建國內靠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重點,為新發展階段如何有效擴大內需,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目錄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節選
前言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擴大內需,在于14億人的消費升級。 自2006年以來,中改院一直關注并持續研究我國經濟轉型中的消費問題。例如,2006年9月,在向中央有關部門提交的《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制(18條建議)》中提出我國正從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轉變;2007年,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委托,我院撰寫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7—2008: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中提出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開始從生存型消費為主向發展型消費為主轉型,從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升級;2009年,我在東北大學的專題學術講座中提出從生產大國走向消費大國的基本判斷;2010年,在向中央相關部委提交的《加快從生產主導型向消費主導型增長方式的歷史轉變》研究報告中提出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結合以往的研究建議,2012年,發布以《消費主導——中國經濟轉型大戰略》為主題的年度改革研究報告,對消費做了較為系統的研究;2014年,中改院課題組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研究課題《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路徑研究》;2018年,向國家相關部委提交《釋放內需的巨大增長潛力——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議(24條)》;同年,又形成《我國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現狀與趨勢》的研究報告;同年6月,我在中央電視臺《中國經濟大講堂》欄目解讀“如何迎接消費新時代”。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消費帶來嚴重沖擊。在這個背景下,未來5~10年我國消費的增長趨勢如何?消費結構將發生哪些重要變化?消費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全面促進消費面臨哪些結構性矛盾和改革任務?對此,結合以往的研究,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需求,我院以《中國消費》為主題形成2020—2021年度改革研究報告,對上述問題作出研究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政策性建議。 全書由總論和八章組成。**章分析未來5~10年消費的變化趨勢;第二章以步入服務型消費社會為重點研究分析我國消費結構變化的主要趨勢;第三章研究分析城市拉動消費的現狀與趨勢;第四章研究如何全面促進農村消費;第五章研究分析消費與產業變革的內在關系;第六章研究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作用;第七章研究提出消費導向轉型下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第八章研究探討14億人消費對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大影響。 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于2021年5月在海口召開。我院以《中國消費》向首屆消博會獻禮,并且計劃在每年消博會舉辦之際推出中國消費的系列研究報告,以便為政策決策者、國內外投資者、企業、消費者以及關注中國消費的各方提供參考。 本研究報告是我院研究團隊集體創作的成果。由我擔任主編,主要撰寫者包括方栓喜、匡賢明、張飛、郭達等。陳所華、回亮、劉鐵奇、范詩雯、胡雷、馬禹、邢曉衛、桂梅、崔燚等參與了本書的編輯修改工作。中國工人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對于本書引用的數據和研究成果,在此也一并向相關單位表示謝意! 遲福林 2021年3月26日
中國消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作者簡介
遲福林,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山東、海南等地方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東北大學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經濟體制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共出版中英文專著四十余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報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議報告,在決策和實踐層面產生積極影響。曾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中國發展研究獎”等獎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2年被中宣部、國家人事部和國家科學技術部聯合授予“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2009年入選“影響新中國60年經濟建設的100位經濟學家”,2015年入選《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