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人文清華的藝術理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9472
- 條形碼:9787302579472 ; 978-7-302-5794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清華的藝術理想 本書特色
全書從美育教育切入,指出清華大學貫徹通識教育的意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從清華大學藝術教育及中央工藝美院歷史切入,使整本書的探討具有一脈相隨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從思辨角度闡述美育的通識意義,將美育上升到引領其它學科領域的地位。作者獨到而深刻的思考,校園插圖又彰顯了作者的藝術美學功底。全書無政治不良傾向,是一本值得閱讀與思考的讀物。
人文清華的藝術理想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梳理了藝術在清華大學百年教育歷程中的重要影響和作用。通過對文獻、案例、訪談的分析研究,還原了一個清晰完整的清華藝術教育脈絡。對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歷史和發展,書中也做了細致論述。此外,作者從藝術思維的角度,生動地揭示了清華藝術教育的精神和特色,并就美育在學生全人格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對于如何從全新視角認識清華的大學文化,更好地領略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之美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人文清華的藝術理想 目錄
寫在前面
**章 對大學文化三個維度的關注
一、藝術在大學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二、藝術在清華發展歷程中的影響
三、藝術教育對人的全面成長的意義
第二章 人文清華中的藝術精神
一、清華學校時期的藝術定位(1911-1928)
二、國立大學時期的清華藝術拓展(1928-1949)
三、新中國清華大學的藝術教育(1949-改革開放)
第三章 清華教師的藝術特質
一、理工教授的人文藝術特征
二、人文學科教授的藝術特點
三、人文環境中孕育的藝術學科
第四章 清華建筑學科中的藝術
一、藝術視角下的中國建筑研究
二、吳冠中關于建筑與繪畫的思考
第五章 改革開放以來的清華藝術發展
一、藝術學科的發展及多學科交叉互動
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時期的學科發展分析
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時期的藝術學科布局
第六章 美術學院的藝術影響力分析
一、藝術學科中的基礎教育啟蒙
二、吳冠中與張行的“學術之爭”
三、博士學位設立與研究型藝術人才培養
第七章 多學科交叉和校園文化
一、學科交叉互動中的藝術身影
二、大學校園中藝術氛圍的營造
三、大學校園中的藝術博物館
第八章 通識教育中的藝術教育
一、通識教育中的藝術內涵
二、藝術課程融入通識教育實踐
三、通識與專業藝術教育的關系
四、重新定位通識藝術課程
第九章 融會貫通的藝術教育
一、研究型大學的藝術學科
二、多文化交流中的藝術教育
三、覆蓋全校的藝術教學
第十章 健全人格的養成與藝術教育
一、馬斯洛關于“完美人格”的定義
二、清華教授關于“健全人格”之說
三、清華教育中的人格發展分析
第十一章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藝術教育
一、培養直覺判斷能力
二、培養個性能力
三、培養融會貫通能力
四、培養價值塑造能力
第十二章 大學美育與社會美育
一、“無藝術,不清華”的可能性
二、通過藝術認識未知的事物
三、通過藝術辯證地認識事物
結語
一、藝術成為清華的大學文化和治學風格
二、清華通識教育的特征
三、美育教育有助于健全人格的發展
四、與藝術研究和藝術教育相關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人文清華的藝術理想 作者簡介
于婉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助力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研究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美術教育學會會員,曾作為中國訪問學者駐留巴黎國際藝術城,在法期間專注于東西方繪畫語言表現的比較研究。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