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滄桑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58445
- 條形碼:9787541158445 ; 978-7-5411-584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滄桑十年 本書特色
l 老資格的四川“走資派”拒絕淡化與忘卻歷史,向年輕世代深情講述在那十年親歷的悲劇、笑劇和鬧劇,淋漓展現泛政治化時代的世態、話語和人心。 l 看百歲老作家如何渡過這段特殊時期:倉皇之間不失從容,憤慨之余不失達觀。憑借解放前地下黨務經驗,與“革命小將”斗智斗勇;利用機關單位工作智慧,對政治打擊不卑不亢;囚室之內,熱情寫就五十萬字作品;罪名之下,冷靜觀察十年世間滄桑。
滄桑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間經歷與見聞的回憶:自“文革”伊始,被莫名其妙劃為“反革命”“走資派”,遭到批斗與監禁,陷入家破人亡的凄慘處境;隨著造反派在各地的崛起,還一度落入成都一派紅衛兵之手;幸而憑借在解放前地下黨的工作經驗,成功逃離造反派的司令部;設法向外地轉移,卻被人發現,于是繼續受到拘押;由于省內宣傳工作的需要,開始恢復公職,*終在1979年1月25日得到徹底平反。作者深受“文革”之苦,卻保持樂觀積極心態,冷靜講述自己的起起伏伏,細致觀察周邊的世態百相。本書文字簡樸直白,卻聲情并茂,充分地反映了作者對這段滄桑十年的觀感,是國內關于“文革”回憶的重要作品。
滄桑十年 目錄
**章 莫名其妙地變成反革命.......................001
第二章 大禍臨頭...................................011
第三章 禍從何來...................................022
第四章 家破人亡...................................047
第五章 流放生活...................................055
第六章 風云突變...................................064
第七章 窗口西洋景.................................076
第八章 如今何處找好人.............................092
第九章 死人死人再死人.............................106
第十章 逍遙時刻...................................124
第十一章 小將的豐采...............................136
第十二章 百日之災.................................145
第十三章 逃出虎口.................................171
第十四章 初入監獄.................................208
第十五章 獄友群像.................................236
第十六章 獄中生活拾零.............................260
第十七章 出獄又入獄...............................280
第十八章 “解放”.................................297
第十九章 再度“走資”.............................310
第二十章 帷幕終于落下.............................330
附 錄 立此存照.................................346
后 記..........................................357
滄桑十年 節選
我擺下了迷魂陣后,便轉身輕腳地走出房間。我從勉強可以容我側身踮腳穿過的課桌間穿了過去,兩個女娃娃還趴在課桌上輕微地打鼾呢。我沉著地走過走道,我馬上感覺到那雙該死的小膠鞋,把我的腳夾得好痛。我忍著痛楚,踮起腳,走到轉角,到了廁所門。我輕手開了廁所門,走了進去。我照我早已想好的,把每一個坑位的木板門打開來看一下,一個人都沒有。我才放心地在門背后拿出那根我藏的扁擔,走到窗口。我往下仔細觀察一下,在下面草壩的雨地里,一個人也沒有,我便下決心開始行動。我翻出窗口,照我原來設計的把腳踏在踢腳線坎上,拿起扁擔,看準下面門上的水泥雨篷板,跳了下去。我穩當地跳到那塊雨篷板上,這是決定性的一步,成功了。只是雙腳落到水泥板上時,那小鞋又叫我痛得幾乎叫起來。還有未預料到的事情發生了,那扁擔很長,我一跳下,扁擔碰在水泥板上,咣當一聲,扁擔脫手,掉到下面去了。幸喜這時正下著大雨,下面又是草地和沙堆,扁擔掉地的聲音沒有人能聽到。我沉著地用雙手扣著水泥板沿,吊了下去,我的腳只隔地上的沙堆不過兩米高,我放手跳下,跌在軟軟的沙堆上,平安無事。這第二步又成功了。我很高興,但是又出了事故,我的眼鏡被震掉了,落在沙堆里。我的眼睛高度近視,沒有眼鏡,我將寸步難行。黑燈瞎火的,我摸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了我的寶貝。我急忙戴上,再找那根扁擔,一下就摸到了。跳樓這*危險也是*有決定意義的一步,總算按計劃實現了。我十分興奮,雖然還沒有脫險,卻信心十足,一點也沒有感到害怕。 我向周圍看了一下,只聽到沙沙的雨聲,還能聽到草叢里秋蟲在悲泣的聲音,卻沒有聽到我預期會有的巡哨的腳步聲。我大膽地扛起扁擔,倒像是一個巡哨者,在校園大路上大踏步地向后墻走去。我沒有估計到到后墻有這么長的路,在黑暗中我轉彎抹角地走了好一會兒,才到了*后面。仔細看去,和我的估計又不同,橫在面前的卻是一條相當寬的河流。以我的游泳技術,加上有一根木扁擔幫助,要游過這條河,可以說不在話下。但是我看了一下,對面是被圍墻圍起來的院子,我就是游過去了,未必能夠走出去。何必多此一舉,我還是沿著河流向上游走,也許沒有墻,我可以直走出去,就是有墻,我有扁擔在手,按原來設計的翻墻就是了。我沿著河岸走去,不遠的地方就立著一垛高墻。我毫不猶疑地走到墻跟前,把扁擔的一頭頂在磚墻半腰磚縫里,試了一下,不偏不歪。下面就看我的身手了。我退后幾步,把方向看準,疾行幾步,一步踏在扁擔腰上,再一步就踏在墻腰扁擔頭上,同時雙手向上抓住墻沿,用力一伸,我的腰就擔在墻頭上了。我把腳翻過墻那邊,只要雙腳跳下,身子一落地,從此我就算是逃出這個魔窟,成為自由之身了。 我正高興地要往下跳時,忽然想到,且慢。前面是不是還有高墻?如果還有高墻,我的扁擔已經留在墻那邊,我人已在這邊,再也拿不到留在墻那邊的扁擔,而我沒有上墻的工具,豈不前功盡棄?為策安全,我從墻頭低下頭,伸出手,到底抓住扁擔頭,提了上來。我這才拿著扁擔,放心地跳下墻去。一切順利,只是輕聲咒罵那雙該死的小鞋,它又叫我在上墻頭下墻頭時吃了苦頭。 我沿著河流繼續往上走,一直走到一座馬路橋頭,再也沒有墻,我才放心了。但是又出乎我的意料,大概因為正在武斗,兩邊以橋為界,這邊樓上正用強烈的探照燈直射橋上。如果我過橋時,被他們樓上的哨兵發現,很可能開槍射擊,那就該我吃槍子兒了。怎么辦? 如果我沿橋這邊的墻根向南走去,那就會走到這個學院的大門口,那里正被大批武斗隊員守著,那不是自投羅網?只有向北這一條路,冒險也得過去。我估計這時已是夜晚兩點鐘,正是大家酣睡的時刻,可以冒險。我大起膽子,扛起那根扁擔,像個巡哨的武斗隊員一樣,大踏步地走過橋去。在明晃晃的探照燈光下,竟然一點事也沒有,平安地到達了橋那頭。我一到了橋那頭,走出光圈,便橫穿進一塊菜地里去。也許是我過于緊張了,喘著粗氣,我有一種強烈的愿望要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似乎這兩個月謀劃我的出逃和今天實現出逃,把我的精力已經耗費盡,現在再也沒有力氣,突然感到站都站不住了。我顧不得干濕,躺在菜地邊的草叢里,從容地休息。除開還能聽到小雨的淅瀝和菜地里秋蟲凄切的叫聲,四圍寂靜。脫險了,在這野地里,一種凄涼反倒猛襲我的心頭。
滄桑十年 作者簡介
馬識途,原名馬千木。1915年生于重慶忠縣,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大中文系,長期從事黨政工作。繁重工作之余,勤奮創作,于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紀實作品《在地下》《滄桑十年》《百歲拾憶》,短篇小說《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深受讀者喜愛。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