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克拉克藝術史文集:何為杰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3781
- 條形碼:9787544783781 ; 978-7-5447-837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克拉克藝術史文集:何為杰作 本書特色
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精講油畫杰作,精美彩圖帶你重返人文藝術高光時刻 書中收錄克拉克另一藝術評論名作《當藝術家老去》,揭秘藝術界神秘的“老年風格”。
克拉克藝術史文集:何為杰作 內容簡介
每當我們對人類感到絕望時,只要想到那些藝術杰作,韋茲萊修道院或沙特爾大教堂,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或提香的《神圣與世俗之愛》,我們就會對人性重燃信心。什么是杰作?杰作如何誕生?我們為什么至今仍要觀看杰作? 在《何為杰作》中,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詳細講解幾十幅藝術史上的油畫杰作,高清大幅彩圖引領讀者重返人文藝術高光時刻。他認為,杰作來源于藝術家個人真實天才的創作,是記憶和情感的匯合,浸潤于時代精神之中,又保持著與過去的深層關聯。由此,社會、文化和科學的發展通過藝術杰作的傳世得以記錄和延續,閃耀著超越時空的人文之光。 書中收錄克拉克的另一篇藝術評論名作《當藝術家老去》。什么是老年風格?當藝術家老去,他的創作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時間在藝術家身上刻下痕跡,他則回報以偉大的杰作。
克拉克藝術史文集:何為杰作 節選
約十五年前,偉大的出版家沃爾特·諾伊拉特邀我寫一本書,書名定為“何為杰作”。我欣然接受了邀請,因為我想這本書將給我一個機會,在“主觀性”的棺材上再打進一顆釘子。過去有些人,現在或許仍然有人,持有這樣一個觀念:杰作,或大師之作,這個詞不過是出于心血來潮和社會跟風的個人觀點的表現而已。這種信仰對我來說似乎是在動搖人類之偉大的整個構架。四千年來,人類干過許多蠢事。史書中充斥著殘酷和偏執。我們讀過去,甚至讀現在,經常會感到震驚不已,會想到遁世,像過去將近四個世紀人們所做的那樣,退縮到一種生活方式,通過某些痛苦的訓誡,達到與世隔絕的狀態。但是,當我們開始對人類感到絕望時,只要我們想到韋茲萊修道院或沙特爾大教堂,想到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或提香的《神圣與世俗之愛》,我們就會重新對那難以言說的人性感到驕傲。我們的信心因杰作的存在,因大師之作能夠向我們直抒胸臆,正像它們幾百年來對我們的祖先所做的那樣,我們因這超凡的事實,而得到挽救。 何為杰作?關于這個問題,正如沃爾特·諾伊拉特所意識到的,應該寫本專著論述,而不是一個主題講座就能給出的。但是,因為我諸事纏身,這本書一直未能動筆。唯有只言片語偶爾從我散亂的文件堆中冒出來,讓我問心有愧。從一開始,我就打算用實例說話。杰作一詞的抽象定義,正如美本身的抽象定義一樣,是一項智能訓練,但與實際經歷相差甚遠。倘若我用一句話給這個詞下一個定義,我會立刻意識到一堆例外,它們像沒有歸宿的孤魂一樣,糾纏著我,懇求我給它們以生命。“你為什么把我忘了?”它們的哭喊聲不絕于耳。 對于一個理論我們可能會有爭議,但是對于一件杰作造成的沖擊我們可以達到驚人程度的一致。趣味的改變讓業余愛好者保持興致盎然。不用提醒我們也知道,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各種指南中,那些通常以朱利奧·羅馬諾打頭的偉大藝術家名冊里經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名字。但是,如果我們考察一下阿爾伯特紀念亭—它本身就是展現趣味變化的著名實例,我們會在其基底部的大理石浮雕中發現上面刻著眾多建筑家、畫家和音樂家,他們代表阿爾伯特王子生前的藝術興趣所在(事實上,這些人物是由伊斯特萊克爵士挑選的)。就是在今天,我們也會挑選幾乎同樣的人選,除了一個例外。即使這個例外—應該選德拉羅什而不是德拉克洛瓦—也不會像三十年前那樣令人震驚。今天,在英國國家美術館顯要位置就掛著一幅巨大的德拉羅什,而掛在它旁邊的德拉克洛瓦則相形見絀。所以,我希望我們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杰作是存在的,杰作是偉大藝術家在心靈開啟的特殊時刻所創造的作品。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為什么藝術家會獲得突如其來的靈感。我將通過考察一些實例嘗試對這個問題給出答案。 首先,圣十字教堂里多納泰羅的《天使報喜》。它初看簡單,但是,如果你長時間注視著這件崇高的作品,你會體驗到一連串深刻而復雜的情感。首先,我估計你會被作品的主題感動:如果我們是虔誠的,這或許是我們對任何20世紀之前的藝術作品的初始反應。
克拉克藝術史文集:何為杰作 作者簡介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 20世紀杰出的藝術史家、作家、策展人、紀錄片主持人。二十七歲即任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館長,三十歲出任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了戰時藝術家計劃,保障了藝術收藏品的安全。戰爭結束后,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教授。進入20世紀50年代,創作了多部藝術類電視紀錄片并擔當主持人。1969年,隨著首部關于藝術的大型彩色電視紀錄片《文明》的面世,克拉克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2014年,英國泰特美術館舉辦專題展覽紀念肯尼斯·克拉克,稱譽其為“具有世紀影響力的英國藝術大家”,并感謝他在“將藝術帶給大眾”事業上做出的杰出貢獻。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