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36502
- 條形碼:9787559836502 ; 978-7-5598-3650-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本書特色
荊歌落拓不羈,其文日月西東。——莫言 蘇州的荊歌,講的是好看好玩的中國故事,你和我都是知道的。但是,馬德里的那個荊歌,講的是更好看更好玩的中國人的故事,你可能就不知道了。——李洱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荊歌創作的小說散文隨筆20萬字,分別以蘇州和馬德里兩座東西方城市為言說背景。兩個地方晝夜不同,相去萬里。其風土民情,世態人文,在作者的筆下自有精彩的呈現。讀者更可以從這些長長短短的篇什中領略到復雜奇異的人生況味。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目錄
上編 馬德里??1
馬德里你好??3
馬德里的春天??11
馬德里的華人社會??12
8月的馬德里??16
火腿博物館??20
天生我材??24
Usera圖書館??28
西班牙小景??29
海盜市場??32
露天電影??35
秘密花園??38
西語不簡單??43
在馬德里玩古??48
馬德里失蹤案??51
今年在馬德里??67
姐妹??87
房東??105
黑色的故事??120
下編 蘇州??139
燕家巷??141
蠶村或繭樓??145
從文廟到定慧寺??149
無限美麗之地??156
才子書畫??160
窗外的四季??163
關于蘇州文化??170
靜之玄妙??172
靈巖山??175
兩個藝術展??180
青石弄5號??184
蘇杭班??188
桃花塢??192
文化宮??198
熏風梅影??203
夜吃洞庭飯店??206
去向西山復東山??211
吃蟹記趣??215
黃燜河鰻??220
雞頭米??223
三蝦面??226
既養性情又養胃??229
蘇州四塊肉??232
大廚畢建民??237
吃喝文章??241
老徐??245
讀書精??249
水八仙??254
名士風流??258
因吃想高士??263
月餅還是愛蘇式??266
平江路??270
鳥事??273
貓娘??295
核雕的故事??315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節選
馬德里你好 馬德里的天很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以上,都是晴天。無論坐在窗口,還是走在路上,我經常都要忍不住抬起頭來,看一看天。這天藍得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為我也許有很多年很多年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藍天了吧!它只是仿佛在記憶中存留著。在我們小的時候,這樣的天空,是經常可以看到的,并且是熟視無睹的。但是時至今日,它竟成了奢侈品。馬德里的天空,經常是看不到一絲云,天瓦藍瓦藍的,又干凈又深邃,仿佛是洗過的一樣,好像是深得見不到底。它越往深處,越藍,甚至藍到發黑的樣子。月亮不管圓缺,經常是掛在天空。我說的是白天。是的,在馬德里,月亮經常在藍天上懸掛著,像一片冰,或者天空的一個小缺口。天空有時候也會出現白云。那時候的天空,就更漂亮了。云干凈得真的就像棉花,一朵,幾朵,一縷,幾縷,就那樣浮在碧藍的天空上。在馬德里看天空,成了我*經常的活動。這對頸椎是有好處的,是吧?更對心靈有好處哇!心覺得很安靜很安靜。天空廣闊,心于是也就廣闊了。整個馬德里沒有幾幢高樓,所以這個城市很容易就看到它的全貌。只要在一般的樓上,比方說我家的窗口吧,四樓,就能看到無限大的天空,以及天空下零亂而美麗的房子,許多都是紅頂的。在我家的窗口,還能看到遠處的雪山,那是瓜達拉馬山,它并非終年積雪,只在冬天和春天能夠看到它戴著白色的帽子。 拍了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發圖,得到了許多贊美和感嘆。都是關于這天空的,這天空的純凈的藍。有的說,這圖,是P過的嗎?有的說,藍得太過分了!央視大美女王小丫則評論說:“藍得不像話!”而更多的人,則發上來一個大哭的表情。為什么哭,我不說你也知道。多半是被這深邃純凈的藍感動哭了,呵呵。 在馬德里買房,基本就是因為這個藍。說起來很不靠譜是不是?就因為廣闊蔚藍的天空,就決定在這里覓房而居。我買下了一套小房子,雖然小,但是三室一廳,廚衛里一應俱全。那是一個警察的房子,他工作的單位就在房子的旁邊。是的,左前方那幢奇怪的建筑,就是警察局。他可能是因為兩個兒子都漸漸大了,所以換了一套大房子住,就把這套賣掉了。我喜歡這里的環境,天遼地闊。而在道路的一邊,擺放著一些長椅。我經常可以看到牽著狗的女人坐在椅子上發呆。也有支著手杖的老人,坐著打盹,當然,還有年輕的西班牙女郎,坐在椅子上抽煙。陽光燦爛,樹影婆娑。 房子是經過了簡單而精心的裝修的。所有的材料都是真正環保的。因為房子不大,所以里面的設計非常巧妙。儲物的功能很強大,因此生活也就很方便。我拿到房子以后,**件事,就是把好朋友車前子書寫的“累美軒”掛了起來。然后,從蘇州帶去的一塊賞石,也擺放到了沙發邊上。還有,香具、茶具,也都拿了出來。蘇州的格調,在屋子彌漫開來。蘇州人的生活,那種傳統的悠閑雅致的文人生活情調,也就在這個南歐國家悄悄地展開。 我當然不是移民。我只是每年都會有幾次到這里來住住。來看這里的藍天,吸幾口這里清潔甜美的空氣。我開始學習西班牙語,覺得背背單詞,一句一句地學,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我到書店找聶魯達的詩,想看看他是如何將這些單詞奇妙地組合到一起的。但是我沒有找到,只買了一本希梅內斯的Platero Y Yo (《小銀和我》),希望自己能夠慢慢地讀懂它。就像剝一種外殼堅硬的果實,*終吃到里面的果仁,想來一定是特別的香甜。 當然,喜歡馬德里的理由,是遠不止這些的。 西班牙的食物,好像是很對中國人的胃口。無論是肉類,還是海鮮類,都不會感到不適。甚至是生吃火腿,我也絲毫沒有感到不習慣。用手抓起一片片帶著凍豬油一樣白花花肥肉的生火腿片,送進嘴里,立刻有一種鮮香嫩滑的感覺讓人胃口大開。我平時多吃一點肥肉,就會腸胃不適。但是奇怪,在西班牙,大嚼肥瘦相間的火腿肉,吃多少都沒問題。其實,說火腿是生的并不科學,就像我們不會說松花蛋、酸菜和腐乳是生的一樣。只是變熟的方法不同,其并非用火烤,而是自然風干發酵。還有橄欖油,直接從瓶子里倒出來,綠油油的,初榨的,用面包蘸了吃,好吃得不得了。據說西班牙人的健康,就是與橄欖油有關。經常食用,不易得心血管疾病。甚至在西班牙人嘴里,它幾乎是包治百病的。初榨的橄欖油,是綠油油的。瓶子上會標明一個單詞virgen,意思是“處女的”,呵呵。關鍵是西班牙橄欖太多了,腌制的青橄欖非常可口。橄欖油因此也多,又多又便宜。超市里品種繁多,都比國內的普通食用油便宜。在任何餐廳,有的咖啡廳,吃面包的時候,桌子上都擺放著小瓶的橄欖油。或者是塑料小包裝的,一把擰開,綠色的油就流出來了。吃一個面包,可以搞掉它小半瓶橄欖油。可見,這是一個到處流油的國度,呵呵。 西班牙還是一個葡萄酒生產大國。我喜歡南歐紅葡萄酒熱烈濃郁的風格。作家蘇童跟我講,你在西班牙,一定要多喝那里的紅酒!蘇童說,十歐元的,就好得令人發指了!但是我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看到的紅酒,都沒有到十歐元的。都是一歐元、兩歐元、三四歐元的。而這些折合成人民幣只有十幾元、幾十元的紅酒,其實也都是非常好喝的。還有水果,到處都是五彩繽紛的水果店。水果的標價,看起來和國內的水果差不多;但是,它們是以公斤賣的。 馬德里還有多得數也數不清的美術館、博物館。這自然是更加能夠吸引我的。這真是一個輕松浪漫的藝術之都。就是在街頭、地鐵上,也隨處可以看到街頭藝術家在表演。讓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很少看到這些賣藝的人使用同一種樂器。有的在拉大提琴,有的是小提琴,有的把手風琴拉得好溜,有的則是兩個老男人彈著吉他唱美妙的和聲。有人一邊彈吉他,一邊嘴里咬一只口琴,搞得好像自己就是一個樂隊似的。吹薩克斯的、吹小號的、跳弗拉明戈舞的、唱傳統民歌的,還有演奏一些稀奇古怪的樂器的。不管是在教堂邊,還是在地鐵車廂里,演奏完一首曲子,總會有人掏出零錢。表演的和給錢的,都顯出一種讓人感到舒服的尊嚴和教養。 我還喜歡逛馬德里的古玩店。古玩店里中國古董很少,但是西洋的鐘表、家具、珠寶首飾不少。老外賣東西比較實在,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不瞎掰,不蒙人。當然,很難討價還價。他開價一百歐元,你如果說五十行不行,人家就會很反感,根本不會再和你多商量。我還遇到過一家很奇怪的店,里面的東西,凡是我看得上眼的,拿起來問價,他都說不賣。他是真的不賣,不是賣關子。我就不明白了,他什么都不賣,放在這里干什么?他開這個古董店又是為了什么?也許,他只是玩玩。他喜歡這些東西,陳列在這個店鋪里,希望有人過來欣賞,與他分享,是這樣嗎? 在馬德里附近的托萊多小城,有一家非常有名的舊書店,老板長得很像憨豆先生。他的店里堆滿了舊書,同時也有一些他收羅來的古董。我看到有一支羽毛筆十分有趣,它是用貝殼制成的“羽毛”。我曾經在英國買到過一個老的墨水瓶,是用烏木制成的。我想如果配上這支筆,那就有點意思了。但是“憨豆”堅決不賣。我跟他商量,能不能多出一點錢,割愛給我?他還是堅持不賣。一點商量的余地都沒有。我有點生他的氣,覺得東西放在店里,人家看上了,卻又不肯賣,這有點惡劣,好像是玩弄人嘛!但是后來,我在一個小酒吧里遇見他,他力邀我和他一起喝一杯啤酒,就像是老朋友一樣。我就原諒他了,覺得他是一位很可愛的“憨豆先生”。 和國內一樣,馬德里的周日古董集市上,攤位很多,也算熱鬧,但是沒有好東西。都是一些算不上古董的老物件,生活用品而已。地攤上*多的古董就是鑰匙和照相機。不過洋人的鑰匙確實漂亮,五花八門,非常藝術。但我不要鑰匙。 說到鑰匙,我的朋友、劇作家高鋒兄以前和我同去馬德里,在古玩店買了一只古董鐘。帶回家卻發現它根本不能走。缺了很多東西,沒有鐘擺,也沒有鑰匙,連那個報時的時候敲響的鈴鐺,也沒有。倒不是老外使壞,也不怪高兄粗心,而是當時店里好多人,搞得老板暈了,也就忘記了。年前我在馬德里,自然要幫高鋒兄把這些配件找到,讓他的鐘走起來。我去了那家古玩店N次,才把所有配件給弄齊。**次去,人不在。按照門上掛著的電話號碼打過去,說根本就不是開古董店的。第二次去,鑰匙有了,鐘擺也有了,但是呢,回來后發現那個鈴鐺還缺呢。又去,又不遇。再去,則說鈴鐺暫缺,讓下禮拜再來取。 古老的鐘,幾經周折,當以年輕的步伐開始走動,是不是,高鋒兄? 西班牙《聯合時報》社離我家不遠,位于胡利安·馬里亞斯廣場,一棟大樓的五樓,也就是頂樓。總編輯林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我常常去他那里吃茶聊天。他們的大陽臺,是個*好的觀景臺。陽臺上能看到大半個馬德里,密密麻麻的房子,在廣闊的藍天下紅紅黃黃地鋪陳。就像積木一樣,也像童話一般。林總和我不一樣,他喜歡吃中餐。他好多次請我吃飯,都是選擇了中餐館。不過話說回來,那幾家餐廳的中餐做得還真不錯。但在馬德里生活的時間里,我是不希望吃中餐的。林先生卻說,這里中餐和國內不一樣,不用味精,而且食材都好。他說得有點道理。但是我還是更愿意吃西班牙菜。無論是大餐,還是各種各樣的小吃,都很對我胃口。比方說有一家奇葩小店,里面沒有一張凳子,任何人進了店,都是站著吃。小小的店里,擠滿了人。大家站著喝啤酒,吃名揚馬德里的蝸牛。那蝸牛鹵在一口大鍋里,舀一碟出來,站著,兩個人配合著:你端著,我就取一只蝸牛,用牙簽挑出來吃;輪到你吃了,則我端著。用牙簽挑出來,就著蝸牛殼里的鹵水一起吸進嘴里,其鮮美,不可以言語道。 年前要回國了,林總說要給我餞行。這一次,我堅持說,我一定不吃中餐,要吃西班牙菜。他就把我帶到一個教會學校的邊上,一家據說很著名的西班牙餐廳。我們先是點了紅酒,酒保開酒的技術,真是讓人佩服。開瓶器扎進去,飛快地旋轉,然后砰的一聲,就OK了。請客人試酒,覺得不好就換。我毫不客氣,嫌酒不夠好。果然就換,并不覺得我們難侍候。*后竟然出店門,不知到什么地方弄了一瓶好酒來,于是開懷暢飲。 這一晚的海鮮飯,是我吃到的*好的西班牙海鮮飯。
日月西東(從蘇州到馬德里) 作者簡介
荊歌,號累翁,蘇州人。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小說創作,在《人民文學》《收獲》《十月》《當代》等核心文學期刊發表作品 800余萬字。曾受邀任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出版有長篇小說《槍斃》《我們的愛情》《珠光寶氣》等, 中短篇小說集《八月之旅》《牙齒的尊嚴》等,散文集《聞香識人》《歲月的花朵》等,《詩巷不憂傷》《他們的塔》《音樂課》《記憶開出花來》等多部少兒長篇小說。小說集《八月之旅》選入《中國小說50 強》叢書。另有作品被翻譯至國外,多部作品被改編拍攝為電影。曾在杭州、蘇州、寧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