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1102
- 條形碼:9787301321102 ; 978-7-301-3211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上)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我國大氣復合污染特征,并結合國際上普遍關注的前沿問題展開課題的研究,報道了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的新研究成果,數據豐富、內容詳實,研究范圍廣泛,涉及長三角、珠三角及我國華北地區等。這些工作對揭示我國當前形勢下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的成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對于認識我國大氣環境的污染特征及關鍵化學過程極具價值,為進一步探討大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的變化提供科學依據。本書各章節作者皆為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可參考性。
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上) 內容簡介
本書共11章。本卷報道了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大氣氧化性的定量表征與化學機理開發,大氣HONO垂直分布特征、形成機制及其環境影響,新粒子生成和增長機制及其環境影響,液相氧化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機制及影響因素等。研究范圍廣泛,涉及長三角、珠三角及我國華北地區等。本卷中各章節以研究背景、研究目標與內容、研究方案、主要進展與成果四個模塊展開,研究討論部分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闡述觀點及結論。數據豐富、內容詳實、層次清晰。
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上) 目錄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3研究方案
1.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2章霾發生期間硫酸鹽和硝酸鹽形成的大氣化學機制:17O同位素示蹤
2.1研究背景
2.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2.3研究方案
2.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3章大氣HONO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機制研究
3.1研究背景
3.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3.3研究方案
3.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4章同步輻射光電離質譜技術研究Criegee中間體宏觀反應動力學
4.1研究背景
4.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4.3研究方案
4.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5章機動車排放二次轉化的實驗研究和模擬方法
5.1研究背景
5.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5.3研究方案
5.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6章華北農田HONO排放及其環境影響
6.1研究背景
6.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6.3研究方案
6.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7章華北地區大氣氮氧化物非均相化學及其對大氣氧化性和區域空氣污染的
影響
7.1研究背景
7.2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7.3研究方案
7.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8章大氣復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和增長機制及其環境影響
8.1研究背景
8.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8.3研究方案
8.4課題主要研究成果
第9章光化學反應活躍區森林揮發性有機物的組成特征、二次污染成因及貢獻
9.1研究背景
9.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9.3研究方案
9.4主要進展與成果
第10章液相氧化二次氣溶膠的生成機制及影響因素
10.1研究背景
10.2硫酸鹽液相氧化生成機制
10.3生物質燃燒排放物液相氧化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成機制
10.4中揮發性有機物液相氧化SOA生成機制
10.53C*參與液相氧化生成SOA的機制
10.6環境大氣中液相氧化對二次氣溶膠的影響
10.7水汽對空氣質量模型SOA模擬的影響
第11章基于數值模式的二次有機氣溶膠形成機制研究及其在京津冀地區的
應用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1.3研究方案
11.4主要進展與成果
大氣復合污染的關鍵化學過程(上) 作者簡介
朱彤,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氣化學、環境與健康。在Science、PNAS、JAMA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00余篇,入選Web of Science高被引研究者、愛斯維爾中國環境領域高被引學者。曾任全球大氣化學IGAC科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席,現任“未來地球”全球研究項目“亞洲季風區可持續發展集成研究(MAIRS)”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理事會理事、教育部環境科學與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員等。1999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0年受聘長江特聘教授。2019年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2020年獲聘國務院參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