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口腔頜面組織再生:臨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19162
- 條形碼:9787559119162 ; 978-7-5591-1916-2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口腔頜面組織再生:臨床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口腔醫生、口腔研究生口腔頜面再生是口腔醫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口腔頜面再生治療中,骨再生是*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書針對此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本書的出版將對該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醫學研究大體分為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兩大部分,兩者同樣重要。臨床研究是針對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周密的設計和周到的實施,獲取結果,細致分析以后得出客觀的結論,用以指導臨床實踐、解決臨床問題、提高臨床診治水平。 而開展規范的臨床研究,對于大多數臨床醫師而言,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關于臨床研究方法論的教材和參考書不多,結合口腔醫學實際的臨床研究指南更是緊缺。
口腔頜面組織再生:臨床研究 內容簡介
Giannobile、Lang 和 Tonetti 3位教授是靠前上很好有名的口腔醫學專家,由他們牽頭組織數十位口腔醫學專家編寫了這本《Osteology Guidelines for Oral & Maxillofa Regeneration:Clinical Research》,系統介紹了臨床研究的基本原則、實施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口腔頜面組織再生為實例,詳細介紹了規范化臨床研究在口腔疾病診治中的實際應用。本書共26個獨立章節,本書的前10章重點介紹了臨床研究設計、操作規程、倫理、協議設計、試驗管理、署名發表、研究終點、患者報告結局、檢查者校準和生物統計學的基本原則。這些開篇章節有助于研究生、正在成長的研究人員,抑或是有經驗的臨床研究人員了解當代臨床研究指導方針。本書很后兩章中,一章包括分析方法(組織學、影像學、生物標志物評估、軟硬組織成像),這對于口腔頜面部復合體臨床研究中高質量的終點的選擇和得到的結局具有直接意義。很后一章集合了眾多臨床研究人員在與口腔、顱頜面以及口腔組織再生相關的臨床研究方案上的豐富經驗,這些方案包括牙周再生、牙槽嵴保存(水平向和垂直向)、上頜竇底提升、骨整合、種植體周圍炎和軟組織增量。這些已經證實的方案內容,拓展了我們對于正進入臨床領域和臨床實踐的新技術、新生物材料和新生物制劑的認識。故本書不僅是口腔頜面再生研究的參考書,更是如何開展臨床研究的實用指南和難得的培訓教材。
口腔頜面組織再生:臨床研究 目錄
口腔頜面組織再生:臨床研究 作者簡介
William V. Giannobile是納賈爾大學授予的牙科和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就職于美國Ann Arbor的密 歇根大學牙科和工程學院。他是美國牙周病學會基金會的前任主席,目前擔任國際牙科協會官方雜志 《牙科研究雜志》的主編。 Niklaus P. Lang是瑞士伯爾尼大學名譽教授,也是蘇黎世、中國香港和英國多家大學的榮譽教 授。他還是《臨床口腔種植研究雜志》的主編。 Maurizio S. Tonetti是歐洲牙周病研究小組的執行主任。他在意大利熱那亞擁有一家私人診所,從 事牙周病學與種植牙科學的工作。他也是《臨床牙周病學雜志》的主編。 鄧旭亮(1972年2月22日出生),口腔醫學專家。1999年,博士畢 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現任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副院長、特診科主 任,是我國口腔生物材料領域領軍人物之一。近年來,他主持并參與國家 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實現了新型口腔樹脂基修復材料在口腔臨床修 復中的應用,為口腔生物材料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年,入 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 基金”;2015年,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選“萬人計劃” 領軍人才,并獲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