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25838
- 條形碼:9787010225838 ; 978-7-01-022583-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研究陜甘寧邊區的司法傳統,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思想理論體系及法律文化發展脈絡,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偉大歷史經驗,旨在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化的高度自覺和高度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的政治認同、社會認同和制度認同。本書以實踐理性為研究對象有助于提高邊區司法傳統的現代認同度。
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司法與政治、司法與社會、司法與法律的關系”的核心問題,以政治化、治理化與正規化為邏輯次序,研究目標聚焦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政治認同、社會認同與制度認同。邊區司法傳統中的“堅持黨的領導、從實際出發、群眾路線、依法審判、保障人權”的核心精神,已經為當代中國司法制度和司法文化所繼承和延續。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是對邊區司法的歷史合理性的承認、認可或者共識。本書以實踐理性為研究進路,從邊區司法體制、功能和規范展開研究,對邊區司法的政治屬性、社會屬性以及法律屬性的承認、認可或者共識。本書有力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體系來源于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司法的豐富理論和實踐,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有其深厚的革命傳統淵源,體現了黨的特色司法制度體系的傳承和發展。
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研究 目錄
陜甘寧邊區司法傳統的認同研究 作者簡介
潘懷平,男,生于1975年,陜西洛南人,法學博士,現為西北大學法學院教授。具有基層人民法院工作經歷,曾任中共陜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2004年被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全市法院信息調研宣傳先進工作者”。2018年入選陜西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第九批“六個一批”人才(理論界別)。主要從事法理學、司法制度、中國革命法制史、黨內法規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獲省部級獎8項。曾在《求是》《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學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50多篇,《紅旗文摘》全文轉載2篇,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共產黨》全文轉載2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