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獨得浮生半日閑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6911
- 條形碼:9787218146911 ; 978-7-218-1469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獨得浮生半日閑 本書特色
他的學術文章,功在人民,海峽兩岸,有目共睹,誰也不會有什么異辭。 ——季羨林 梁氏的風格上承唐宋,下擷晚明,旁取英國小品文的灑脫容與,更佐以王爾德的驚駭特效,講究好處收筆,留下裊裊的余音。學者的散文夾敘夾議,說理而不忘抒情,議論要有波瀾回蕩,有時不免正話反說,幾番回彈逆轉,終于正反相合。 ——余光中
獨得浮生半日閑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擁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集,收錄了《雅舍》《孩子》《音樂》《信》《女人》《男人》《洋罪》《謙讓》《衣裳》《結婚典禮》《第六倫》《客》等70余篇作品。書中所取都是生活瑣事,有人間煙火,也有世情風俗,經作者描繪卻別具風趣。在機智閃爍、諧趣橫生的文字中,不難看出其獨特的智慧、過人的洞察力和超強的表達力。作者小品文雖納外來影響為己用,卻自有其獨特的風格,尤其在語言上兼具文言文和白話文相濟的雅趣和幽默詼諧的風趣。作者曾言此書為“寫作自遣”,半個多世紀以來,這本書影響并教會了很多人如何自遣,如何享受和面對生活。
獨得浮生半日閑 目錄
壹 客里似家家似寄
雅舍 // 002
孩子 // 006
音樂 // 010
信 // 015
女人 // 019
男人 // 024
洋罪 // 028
謙讓 // 032
衣裳 // 036
結婚典禮 // 041
病 // 046
匿名信 // 050
第六倫 //
055 狗 // 061
客 //065
貳 一物一事不從俗
握手 // 070
下棋 // 073
寫字 // 077
畫展 // 080
臉譜 // 083
中年 // 088
送行 // 092
旅行 // 096
“旁若無人” // 101
詩人 // 105
汽車 // 109
講價 // 114
豬 // 118
理發 // 122
鳥 // 126
乞丐 // 130
運動 // 135
醫生 // 140
窮 // 144
叁 澡身浴德思今古
洗澡 // 150
老年 // 154
聾 // 158
怒 // 162
沉默 // 165
商店禮貌 // 168
書房 // 173
排隊 // 178
年齡 // 184
搬家 // 188
肆 看報有癮易鍋糊
看報 // 194
講演 // 198
代溝 // 204
臺北家居 // 210
雙城記 // 217
鼾 // 228
喝茶 // 232
飲酒 // 237
電話 // 242
圓桌與筷子 // 247
守時 // 252
幸災樂禍 // 256
快樂 // 260
北平的冬天 // 265
點名 // 270
厭惡女性者 // 274
教育你的父母 // 277
獨得浮生半日閑 節選
到四川來,覺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是經濟。火燒過的磚,常常用來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磚柱,上面蓋上一個木頭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但是頂上鋪了瓦,四面編了竹篦墻,墻上敷了泥灰,遠遠地看過去,沒有人能說不像是座房子。我現在住的“雅舍”正是這樣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說,這房子有磚柱,有竹篦墻,一切特點都應有盡有。講到住房,我的經驗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廈”“一樓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間”“茅草棚”“瓊樓玉宇”和“摩天大廈”,各式各樣,我都嘗試過。我不論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對那房子便發生感情,非不得已我還舍不得搬。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并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是并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雅舍”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墻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臺,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桌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對于鼠子,我很慚愧地承認,我“沒有法子”。“沒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隱忍的態度。其實我對付鼠子并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試問還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風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里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獨得浮生半日閑 作者簡介
梁實秋,二十世紀中國重要的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他學貫中西,著作無數,堪稱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泰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云集》《偏見集》《秋室雜文》《槐園夢憶》等,譯作《莎士比亞全集》《沉思錄》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