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6738
- 條形碼:9787226056738 ; 978-7-226-05673-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本書特色
“中國期刊領先品牌”——《讀者》雜志典藏精選。 《讀者》雜志善于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讀者》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發行量穩居中國期刊排名領先,亞洲期刊排名領先,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中國期刊領先品牌”。 《讀者》擁有眾多名家作者,實力雄厚,走在文壇前沿。 《讀者》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作者隊伍,諸如陳忠實、王安憶、張煒、麥家、曹文軒、韓少功、蘇童、肖復興、童慶炳、阿城、余光中、霧滿攔江、李敬澤、畢飛宇、六神磊磊等**流的作家提供*好的閱讀體驗。各種思想在這里碰撞、融合,豐富而多元的內容集結,使《讀者》在各類人文雜志中歷久彌新,獨具吸引力。 《讀者》雜志典藏精選,匯集眾多名篇佳作,只愿為你獻上一場文學盛宴。 《讀者》創刊十余年,被億萬讀者奉為*佳心靈讀本,每一篇都是經過時間淬煉,得到讀者認可與喜愛的暖心佳作,十年精華文章匯于一冊,只為向熱愛文字的你,獻上一場文化盛宴。 用文字雕刻藏在時光深處的溫暖,精選情感暖文打動億萬讀者 《把夢想告訴春天》,匯集六十余篇散文,匯集陳忠實、馮驥才、曹文軒、王安憶、韓少功、沈嘉柯、李敬澤等知名作家暖心美文,帶領讀者感受溫暖的力量。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內容簡介
《把夢想告訴春天》是“讀者叢書·百年輝煌讀本”之一。 本書秉承《讀者》雜志的人文精神和價值標準,從圖書、報紙、期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上精選大量優質美文匯集成冊。所選的文章的作者多為名家,比如陳忠實、王安憶、張煒、麥家、曹文軒、韓少功、蘇童、肖復興、童慶炳、阿城、余光中、霧滿攔江、李敬澤、畢飛宇、六神磊磊等。 《把夢想告訴春天》匯集陳忠實、馮驥才、曹文軒、王安憶、韓少功、沈嘉柯、李敬澤等知名作家暖心美文,回憶青春年少、父親母親、同學朋友、山水落花等生命里遇到的人事物,純粹溫暖,美好有趣,展現出迷人獨特的中國人文、風景、情感,讓我們把夢想告訴美好的春天。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目錄
目 錄
001 塬下寫作/ 陳忠實
005 秋天的音樂/ 馮驥才
008 讀書就是要過河拆橋/ 馮友蘭
010 父親的字據/ 童慶炳
013 有境界的人/ 曹文軒
016 茜紗窗下/ 王安憶
020 孔子在雨中歌唱/ 林語堂
022 人生海海/ 麥家
026 當盛世繁華遇到青春年少/ 潘向黎
029 消逝的燈火/ 張煒
031 懷舊的成本/ 韓少功
034 父親和信/ 肖復興
038 沉默的人/ 蘇童
041 宋代風雪/ 祝勇
045 從前慢,過日子是一蔬一飯/ 沈嘉柯
048 一家只賣滯銷書的書店/ 劉敏
055 妙飲沉香一縷煙/ 孟暉
059“致良知”的境界/ 青山閑人
063生命里*純粹的東西在閃光/ 北溟魚
069 十萬殘荷/ 顧曉蕊
072 鳥鳴山更幽/ 駱玉明
075 當謝道韞遇上王凝之/ 戚速
079 和錢鍾書同學的日子/ 常風
084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
086 從容笑看風景/ 百合
090 泰山很大/ 汪曾祺
093 閑話閑說/ 阿城
098 語言的力量/ 關山遠
101 細雨燈花落/ 琦君
103 生命的拼圖/ 潘向黎
106 人在詩途/ 袁小茶
111 勝人與獨詣/ 黃永武
113 告別白鴿/ 陳忠實
118 烤“神仙”/ 蔡怡
122 當孟子遇見理想主義者/ 李敬澤
125 回聲/ 李廣田
129 蘇東坡的南渡北歸/ 祝勇
133 外婆的美學/ 李漢榮
135 美的來路/ 馮娜
137 世人謗我又如何/ 北溟魚
143 李漁的窗子/ 大西
147 勇/ 李敬澤
150 春天里的詩/ 李修文
154 盛唐*沉的十四個字/ 田坤
157 骨中的鈣/ 潘向黎
161 賣書/ 宗璞
164 耐人尋味的中國味/ 辛豐年
166 指揮棒/ 譚盾口述孫程整理
168 這個民族的中醫/ 張曼菱
172 傲世的霸主,孤獨的詩人/ 蔣勛
177 成功,在高曠荒原上突然闖入的詞/阿來
181 丹心/ 劉勃
186 風味在人間/ 李楚悅 張熠
190 289 年的唐朝與6 個少年/ 吳鵬
194 寒露啜茗時/ 潘向黎
197 誰與我中流擊楫/ 房昊
202 形神潦草的坐騎/ 王太生
205 渲染/ 蔣勛
208 李白和杜甫誰更牛/ 六神磊磊
213 讓小提琴說中國話/ 崔雋
219 星空/ 陳思和
222 水井在前院/ 林斤瀾
225 山桃花與信天游/ 李修文
232 那樣的父親,那樣的母親/ 畢飛宇
236 汪曾祺的迷人細節/ 蘇北
241 致謝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節選
塬下寫作 陳忠實 至今依舊準確無誤地記得,寫完《白鹿原》書稿的*后一行文字并畫上*后一個標點符號的時間,是農歷一九九一年臘月二十五日的下午。在塬下祖居里專業寫作的生活過了將近十年,不知不覺間我已經習慣了和鄉村人一樣用農歷計數時日,倒不記得公歷的這一天是幾月幾日了。 那是一個令人難忘到有點刻骨銘心意味的冬日下午。在我畫完*后一個標點符號———省略號的六個圓點的時候,眼前突然一片黑暗,腦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我坐在小竹凳上一動也不能動,是挺著脖頸木然呆坐,還是趴在攤著稿紙的小圓桌上,已經不記得。待到眼睛恢復光明、人恢復知覺,我站起身挪步移到沙發上的時候,才發覺兩條腿像被抽掉了筋骨一樣軟而且輕。 我背靠沙發閉著眼睛,似乎有淚水沁出。在我剛剛感到力量恢復的時候,首先產生的是抽煙的本能欲望。我點燃了雪茄,那是我抽得*香也*過癮的一口煙。眼前的小圓桌上還攤著剛剛寫成的*后一頁手稿,我仍不敢完全相信,這部長篇小說真的就這么寫完了! 我在這一刻,不僅沒有狂喜,甚至連往昔里寫完一篇中、短篇小說的興奮和愉悅都沒有。我此刻的感覺,像是從一個太過深遠的地道走到洞口,被驟然撲來的亮光刺激得承受不住而發生暈眩;又如同背負著一件重物埋頭遠行,走到盡頭卸下重物時,業已習慣的負重的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反而不適應卸載后的輕松。直到現在回想并書寫這種始料不及的失重情景時,我還是有點懷疑這一系列失明、暈眩和失重的生理現象,似乎與《白鹿原》*后的人物結局不無關系。當時的情景是,在我抽著雪茄的時候,眼前分明橫擺著鹿子霖凍死在柴火房里的僵硬尸體。這是我剛剛寫下的*后一行文字:“天明時,他的女人鹿賀氏才發現他已經僵硬,剛穿上身的棉褲里屎尿結成黃蠟蠟的冰塊……”這個被我不遺余力刻畫其壞的《白鹿原》里的壞男人,以這樣的死亡方式了結其一生。寫到這一行文字時, 我隱隱感覺到心在顫抖,隨后就兩眼發黑,腦子里一片空白了。在我噴吐出的煙霧里,浮現出鹿子霖僵硬的尸體,久久不散。這個浮現在煙霧里的壞男人的尸體,竟然影響到我寫完《白鹿原》時應有的興奮情緒,也是始料不及的事。 南窗的光亮已經昏暗。透過南窗玻璃,我看到白鹿原北坡的柏樹已被暮色籠罩。尚不到下午五時,正是一年里白天*短的時月。我收拾了攤在小圓桌上的稿紙,便走出屋子, 再走出小院。村巷里已不見人影,數九寒天傍晚的冷氣,把大人小孩都逼回屋里的火炕上去了,游走在村巷里的雞也都歸窩上架了。這是冬天里日落之后天天重復著的景象。我已經難以像往常一樣在這個時候守著火爐喝茶。我走下門前的塄坎,走在兩排落光了葉子的白楊甬道上,感覺到灞河川道里如針扎一樣的冷氣,卻不是風。我走上灞河的河堤,感覺到順河而下的細風,頗有點刀刺的味道了。不過,我很快就冷得沒有知覺了。 我順著河堤逆流而上。這是一條自東向西的倒流河。河的南邊是狹窄的川地,緊貼著白鹿原北坡的坡根。暮色愈來愈重,塬坡上零星的樹木看起來已經模糊,坡塄間的田地也已經模糊,只呈現出山坡和塄坎粗線條的走勢,這個時月里干枯粗糙的丑陋全部模糊了, 反倒呈現出一種模糊里的柔和。我曾經挑著生產隊菜園里的黃瓜、西紅柿、大蔥、韭菜等蔬菜,沿著上塬的斜坡小路走上去,到塬上的集市或村莊里叫賣,每次大約可以賺一塊錢, 到開學時就裝著攢夠的學費到城里的中學報名。我曾經跟著父親到塬上的村莊看社火,或秦腔。我曾經和社員一起在塬坡上翻地,割麥子。我曾經走過的熟悉的小路和田塊都模糊了。我剛剛寫完以這道塬為載體的長篇小說。這道熟悉到司空見慣的塬,以及我給這塬上虛構的一群男女老少,盤踞在我腦子里也盤踞在心上整整六年時間,現在都傾注在一頁一頁的稿紙上,身和心完全掏空的輕松竟然讓我一時難以適應。我在河堤上快步走著。天色完全黑下來了。在黑夜微弱的光色里,我走到了河堤的盡頭。我不知累也不覺冷,坐在臨水的石壩上,點燃一支煙,腳下傳來河水沖擊石壩的婉轉的響聲。鹿子霖僵硬的尸體隱去了。我的耳朵里和腦海中,不間斷地流淌著河水撞擊石壩的脆響。數九臘月的灞河川道里,大約只剩下我在欣賞這種水流的妙音。 我不記得坐了多久,再站起來轉身走向來路的時候,兩條腿已經僵硬到挪不動步子, 不知是因為坐得太久還是天氣太冷。待到可以移步的時候,想到又要回到那個祖居的屋院, 尤其是那間擺著小圓桌和小竹凳的屋子,竟有點逆反甚至恐懼。然而,我還是快步往回走, 某種壓抑和憋悶在心頭涌起,真想對著南邊的塬坡瘋吼幾聲,卻終于沒有跳起來吼出來。走到下河堤的岔口時,我的胸間憋悶壓抑得難以承受,想著這樣回到小院會更加不爽快, 索性又在堤頭上坐下來抽煙。打火機的火光里,我看見腳下河堤內側枯干的荒草,當即走下河堤,點燃了一叢菅草。火苗由小到大、由細到粗,蔓延開去,在細風的推助下,火苗順著河堤內側往東漫卷過去,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我重新走上河堤,被煙熏嗆得大咳不止、淚流不止。在四散的煙氣里,我嗅出一陣蒿草的臭味,一陣薄荷的香味,自然還有菅草、馬鞭草等雜草的純粹的熏嗆味兒。火焰沿著河堤內側往東燒過去,一會兒高了, 一會兒低了。我的壓抑和憋悶散失凈盡了,鼻腔里還殘留著蒿草的臭味兒和薄荷的香氣兒, 平心靜氣地走下河堤,再回到小院。 我打開每一扇屋門, 拉亮電燈,還有屋前晾臺上的照明燈,整個屋院一片亮光,我心頭也頓覺敞亮。我打開錄放機,特意選擇了秦腔名段《花亭相會》,歡快婉轉的旋律和生動形象的唱詞,把一對青春男女的愛戀演繹得淋漓盡致、妙趣迭出。這是我平時放得*多的磁帶,它往往能改變人的情緒。我開始動手點火燒水,為自己煮一碗面條。 這是我幾年來吃得*晚的一頓晚飯,也是幾年來吃得*從容的一碗面條——且不論香或不香。盡管從草擬到正式寫作的四年里,我基本保持以沉靜的心態面對稿紙,然而那道塬卻時時橫在或者說堵在心里,雖不至于食不甘味,但心理上很難感到從容。現在,橫著或者更確切地說堵在心里的那道頗為沉重的古塬,完全騰空了,經過短暫的不適和諸如燒野草的釋放之后,挑著面條的時候我心中已經是一派從容了。我只能找到“從容”這個詞來表達吃著面條時的心態。我做完了一件事情。這是我在寫作上做的前所未有的耗時費勁和用心的一件大事,只是尚不敢預測它的*后結局,或者說還不到操那份心的時候,僅僅是做完了這件事。做完以后的輕松和從容, 我在蹲在火爐旁吃著面條的這個寒冬的深夜, 充分地享受到了。 (摘自《讀者》2020 年第12 期)
讀者:把夢想告訴春天 作者簡介
《讀者》雜志善于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發行量穩居中國期刊排名第一,亞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中國期刊第一品牌”。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