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解讀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37775
- 條形碼:9787305237775 ; 978-7-305-237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解讀讀本 內容簡介
該讀本圍繞三個大的專題展開,在結構上分為上、中、下三編。這三個專題分別是:上編“藝術概念解讀”;中編“藝術史解讀”;下編“藝術作品解讀”。個專題是對總體的或“大寫”的藝術概念的解讀,這種解讀也即藝術哲學或藝術理論。它涉及藝術的本質或藝術的界定。這一部分也可以看作藝術解讀讀本的一個導論。第二個專題,是對某個歷史階段或某個特殊歷史節點上的藝術現象或藝術流派的解讀,這種解讀實際上也是一種藝術史研究。它包括那些在對古代藝術、近代藝術、現代藝術和后現代藝術的闡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經典篇目。第三個專題是對具體藝術作品的解讀,這種解讀類似對藝術作品的個案研究或藝術批評。它涉及哲學家、藝術史家、藝術理論或藝術批評家,從形式主義、圖像學、符號學、社會學、心理學、現象學、結構一后結構主義等角度對藝術作品進行的經典解讀。這些對藝術作品的經典解讀,并沒有停留在一般具體批評分析的層面,而是具有藝術解讀的方法論性質,或進一步提出了有關藝術、哲學和存在的一些根本問題。該讀本因此圍繞著藝術概念界定、藝術史考察和對具體藝術作品的解讀,力圖把藝術史、藝術批評和藝術理論、藝術哲學貫通起來,以期達到對藝術的立體化、多層面理解,并力圖通過引入更具探討空間的話題,把對藝術的理解引向一個更廣闊、更復雜的知識、文化和人類存在的領域,以激發學生欣賞藝術、理解藝術、探索藝術及相關問題的熱情和興趣。
藝術解讀讀本 目錄
上編 藝術概念解讀
1.柏拉圖的“藝術模仿說”
柏拉圖:《理想國》(卷十)
2.科林伍德的“藝術表現說”
科林伍德:《藝術原理》(1938)節選
3.蘇珊·朗格的“情感符號論”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1953)節選
4.克萊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
克萊夫·貝爾:《藝術》(1913)節選
5.杜威的“藝術即經驗”
杜威:《藝術即經驗》(1934)節選
6.古德曼的“何時為藝術”
古德曼:《何時為藝術》(1977)
中編 藝術史解讀
7.溫克爾曼解讀古希臘藝術
溫克爾曼:《關于在繪畫和雕刻中摹仿希臘作品的一些意見》(1755)
8.李格爾對古羅馬藝術的解讀
李格爾:《羅馬晚期的工藝美術》(1893)節選
9.沃爾夫林解讀文藝復興與巴洛克藝術
沃爾夫林:《美術史的基本概念》(1915)節選
10.格林伯格解讀現代主義繪畫
格林伯格:《現代主義繪畫》(1960)
11.波萊蒂解讀后現代主義藝術
波萊蒂:《后現代主義藝術》(1985)
12.丹托解讀當代藝術
丹托:《藝術世界》(1964)
下編 藝術作品解讀
13.弗萊的形式主義解讀
弗萊:《成熟期的靜物畫》(1927)
14.潘諾夫斯基的藝術圖像學解讀
潘諾夫斯基:《阿爾卡迪也有死神:普桑和挽歌體傳統》(1936)
15.巴爾的藝術符號學解讀
巴爾:《觀看符號/解讀繪畫:運用符號學理解視覺藝術》(1998)
16.麥茨的精神分析解讀
麥茨:《研究者的想象界》(1975)
17.威特金的藝術社會學解讀
威特金:《透過鏡子看到的凡·艾克》(1995)
18.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存在論解讀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1935/1936)
19.福柯的后結構主義解讀
福柯:《這不是一只煙斗》(1968)
20.紐曼的藝術生態哲學解讀
紐曼:《從世界到大地——理查德·迪肯與自然的終結》(1991)
后記
藝術解讀讀本 作者簡介
趙奎英,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從事藝術理論、西方美學、生態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語言、空間與藝術》等著作4部,主編譯叢1套,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七十余篇。主持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3項。獲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省高等學校優秀成果一等獎、南京大學人文青年原創獎等科研獎勵十余項,并獲“江蘇省社科英才”稱號。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