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2600
- 條形碼:9787521212600 ; 978-7-5212-126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本書特色
★ 榮獲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 去冒險,去想不到的地方解一個謎 ★ 守望童年、感恩生命,感天動地的深情大愛,直擊心靈的悲憫情懷。 彭學軍的《浮橋邊的湯木》以古老而平易的人生哲理編制無巧不成書的戲劇機樞。湯木誤以為時日不多,重新認識和審視與他人、與世界的關系,變得勇敢、堅強、友愛、善良。相守有涯、生命有限,一個男孩令人信服地經歷了精神的成長。 ——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授獎詞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內容簡介
湯木,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名字卻洋里洋氣——聽上去像是“湯姆”。 爸爸姓湯,而媽媽懷孕的時候恰好在讀一本叫《湯姆的午夜花園》的書,于是湯木便擁有了這樣一個名字。 一天,湯木爬到屋頂去玩,無意中聽到了一段從一個簡陋的木板陽臺上傳出來的對話:有人預謀要殺死他——湯木,浮橋邊的湯木。 湯木陷入了悲傷和恐懼之中。他決定守住這個生死秘密,用自己的力量來應對這步步逼近的“殺身之禍”。在這段孤獨的冒險旅程中,這個十歲的男孩逐漸蛻變、成長起來,變得善良、勇敢和堅強。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目錄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節選
一 不能讓他活到放暑假 男孩趴在墻頭上,他打算像貓一樣爬過去。 這堵墻不算窄,有大半張課桌那么寬呢,墻頭上也沒有那種暗器一樣的玻璃碴兒,爬過去應該不難。而且,男孩已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穿了條耐磨的牛仔褲,膝蓋上還綁了一對舊口罩。 這段墻連著附近人家縱橫交織的墻頭和高低錯落的屋頂,男孩要爬上墻頭很容易——從自己房間的窗戶爬出去,腳剛好能夠著。 像電視里的大俠一樣飛檐走壁,是什么感覺呢?每當男孩站在窗前,看著窗外一片水泥的或各色屋瓦的房頂就會這么想。當然,說飛檐走壁是夸張了點,可到屋頂上溜達一圈,和在大馬路上散步比,肯定是兩碼事吧? 今天是周日,吃過午飯,爸爸說去見一個證人,在報社做記者的媽媽也說有個采訪。他們出門了,卻不讓男孩出門。尤其是媽媽,說爸爸是律師,做這一行容易得罪人,怕有人報復,會傷害或綁架孩子。所以,只要他們離家時間稍稍長一些,媽媽就會把大門反鎖上。 鎖就鎖唄,今天還真無所謂,男孩正好有機會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翻出窗口,男孩穩穩地落在了墻頭上。這墻一端是一堵高墻,大人也上不去;另一端逶迤而前再拐個九十度的急彎,就和鄰家的、鄰家的鄰家的圍墻和一大片屋頂連起來了。可是,拐那個九十度彎之前有一段墻,是和小巷相鄰,路人一抬頭就能看見男孩。 還好是周末的午后,過路的人不多。男孩看好一個空當,開始往墻的那頭爬去。 剛爬了幾步,下面來了一只黑貓,黑貓貼著對面的墻根兒走,一抬頭就看見了男孩。 “喵——”黑貓沖男孩叫了一聲,歪著腦袋看著男孩,那意思好像是:你怎么學我走路的樣子? 男孩氣惱地沖黑貓揮揮手,叫它一邊兒去,少管閑事——走自己的路吧,管別人貓一樣地爬行!可是,黑貓不聽,干脆蹲下來看著他。男孩只得停下來,咬牙切齒地瞪著它。 終于,黑貓厭倦了這種無趣的對峙,沖男孩懶洋洋地叫了一句,走了。 男孩繼續爬。 這段是一家倉庫的圍墻,墻里是個小院子。小院里有一棵小樹,樹枝上掛了一塊花花綠綠的東西,男孩覺得有點眼熟,細一看,原來是媽媽的絲巾。這條絲巾媽媽很喜歡,不見了還找過一陣子,看來是晾在陽臺上被風吹落到這里的。 屋檐下有一堆瓷器,都是殘破的。大門敞著,能看見里面成堆碼放的瓷器,壇子呀、盤子呀、花瓶呀、碗呀什么的。爬過這段,朝里拐一個九十度的彎,就遠離了小巷,路過的人就看不見他了。 現在,男孩覺得自己很安全,爬到一處背陽的地方就坐下來,靠在墻上休息。男孩一歪頭,看見墻頭上有一蓬很茂盛的狗尾巴草,一根一根狗尾巴浸在陽光里,每一絲毛尖上都像是綴了一粒油星,光芒閃耀。 男孩揉了揉雙膝,雖然綁了一對舊口罩,可膝蓋硌得還是有點痛。然后,男孩把腿伸直,擺了一個很舒服的姿勢,抬頭看了看天,天極藍,也空,沒有一絲云和一只鳥兒。 這一片是老城區,老街小巷里的民居多半是帶騎樓的。騎樓就是樓上的部分往外伸出來,懸空著的,像探出去的山崖一樣,這探出去的空間,有的人家做陽臺,有的人家做臥房。男孩家住的這條小巷就有很多這樣的騎樓,深褐色的木板,質樸又古舊,像一幀老照片。太陽好的時候,窄窄的小巷就變成了一條陽光通道,騎樓上會曬出一些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上去,寧靜又鮮活。 幾年前,老城區有很大一片的,多半都是騎樓式的建筑,商鋪、民居、寺廟、學校、醫院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還有一座小小的教堂,教堂里有一座鐘塔。據說,鐘塔比教堂古老多了,教堂拆了建,建了又拆,可鐘塔始終都在那里,獨寂而又堅定,像是一棵長了幾百年的老樹,龐大的根系已深深地扎進了大地,盤根錯節,任何力量都無法撼動它了。 鐘塔是用石頭砌成的,石頭已經發黑,有些地方風化了,看上去像久經沙場的老兵裸露著的傷疤。春天的時候,石頭上糊了一層綠苔,石頭縫里會有一些小草和野花隨風搖曳,像是老樹上長出的新枝,使得這座古樸肅穆的鐘塔有了幾分生命的氣息,讓人覺得,它是真正“活著”的。 至于那口銹跡斑斑的鐘,似乎從來就沒響過。 那是一座沉默的鐘塔。 男孩沒想到這個位置可以看到鐘塔。四周好些建筑,包括教堂都拆了,只留下了這座鐘塔。遠遠看去,孤寂又偉岸。有人說不久鐘塔也會被拆掉,有一條大馬路要從那里穿過;也有人說鐘塔是文物,是要保護起來的。前一陣還聽媽媽說過,有許多市民打電話到他們報社,呼吁留下這座鐘塔。 留也好,拆也罷,男孩覺得跟自己沒什么關系。可這會兒,從這個角度、這個位置看到鐘塔,突然有了一種特別的感覺。 男孩一骨碌爬了起來,像鐘塔一樣筆直地站好,他覺得自己和鐘塔處在了同一個水平線上,甚至有了一種鐘塔的偉岸。這個城市的人,有誰能這樣和鐘塔遙遙相對、平起平坐?別說孩子,大人也沒有吧? 男孩很想大喊一聲,和鐘塔說點什么,他覺得鐘塔能聽見,也能聽懂。可是,附近的居民也能聽見吧?男孩只好壓抑住這種沖動,繼續往前爬。 突然,一陣地動山搖的聲音從墻根響起,男孩側轉臉往下望去,院子里葡萄架下躺著一個大胖子,半張著嘴打著呼嚕,睡得正酣。突然,男孩看見什么東西掉在了胖子的嘴角邊,呼嚕聲戛然而止。胖子伸出舌頭把那東西舔了進去,嘴唇嚅動了幾下,翻過身,呼嚕聲又驟然響起。 男孩目瞪口呆。透過葡萄枝葉的縫隙他看得真真切切,掉下去的東西是一只白白胖胖的蟲子。不過好歹也是“肉”呢,味道不錯吧? 爬過一扇窗前,男孩看見窗里有一個背影,突然白光一閃,男孩定眼一看,是人家在換衣服,而且,好像是女的。男孩一驚,側過臉趕緊往前爬。 男的不可以看女的換衣服。男孩十歲,十歲的男孩也是男的。 “呀,好大一只貓!”好像還聽到那女的這樣驚叫一聲。 男孩聽了悶笑不已。 再往前爬,男孩聞到了一股濃郁的香味,順著香味爬過去,看見一戶人家小小的后院擺滿了花,白色的花,花瓣又大又厚,開得欣欣向榮。男孩認出,那是梔子花。 男孩從花香中穿越而過,這是一個三角形屋頂的閣樓,窗子很小,窗邊掛了一串玻璃做的小動物的風鈴。男孩悄悄地伸過頭去,看見窗邊是一張小書桌,桌上攤著練習本,課本、文具還有書包放在一邊。書桌邊還有一個藤藝的小書架。 男孩斷定,這是一個女生寫作業的地方,因為文具盒上貼了好些卡通美少女的大頭貼,桌子上還放了咬了一半的德芙巧克力和一瓶西梅——不用說,這個女生喜歡邊寫作業邊吃零食。 男孩把頭伸進窗子里聽了聽,樓下沒有聲息,大概沒人在家吧。但聞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男孩想,這間閣樓很可能就是剛才看到的后院開滿了梔子花的人家的。男孩拿過攤開的作業本看了看,作業本上有一個大大的紅叉,還有老師用紅筆寫的“訂正”,后面是空白——也許是還沒來得及做,也許根本就不會做。 再看要訂正的這道題,男孩一驚:這不是昨天的數學作業嗎?他當然做對了,比這更難的都不在話下,男孩的數學很好。 這道題是這樣的: 龜兔1000m賽跑,兔子的速度是烏龜的5倍,兔子中途睡覺,醒來后追到離終點100m時,烏龜已經到終點了。問:兔子睡覺時,烏龜爬了多少米? 男孩在窗前蹲下,唰唰唰,幾分鐘就訂正好了——
浮橋邊的湯木/去冒險 作者簡介
彭學軍,生于湖南吉首。已出版多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主要作品有《你是我的妹》《腰門》《浮橋邊的湯木》《建座瓷窯送給你》等。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小說大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中國好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獎項。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等多種文字輸出國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