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第八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50490
- 條形碼:9787104050490 ; 978-7-104-0504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第八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2冊) 內容簡介
本書稿匯集了第八屆京劇學靠前學術研討會中部分戲曲專家學者,表演藝術家等京劇愛好者,就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并結合戲曲創作與演出實踐撰寫的很好論文。旨在推進京劇研究與傳播,致力于京劇健康發展,同時也為各位學者、戲劇戲曲京劇愛好者提供研究標本。
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第八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2冊) 目錄
一、著作、報刊、日記中的京劇文獻發掘、整理與研霸
抗日戰爭時期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淺談《立言畫刊》《三六九畫報》京劇史料的選編
《梅訊》——走進梅蘭芳和梅派藝術
梅蘭芳慈善義演及其影響
民國中期(1929—1937)的戲曲大討論與變革 ——《北洋畫報》視域下的探究
京劇名伶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京劇名武生高盛麟為例
民國時期西安報紙中的京劇史料及價值——從《曉報》坤伶評選活動談起
茍慧生白社文人與捧白文獻采摭
民國京劇“戲考”編制體例考源
新中國十七年戲曲藝人的經濟收入與身份轉型
找回了一所消失已久的民國戲校:北平市私立中國高級戲曲職業學校
(中華戲校)1930-一李斐叔生平考論
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停辦史料鉤沉——以“四柱清冊”為中心
身段藝訣與表演實踐——從《明心寶鑒》《梨園原》說起
學苑出版社戲曲文獻整理出版淺談
民國期刊“戲雜志))京劇文獻史料價值初探
從被人淡忘的上海梨園公所說起——再談上海伶界聯合會及其檔案史料的發掘和研究
新中國戲曲政策及實踐研究
從伶人傳記到獨立評論:對民國京劇批評的一種反思
《京話日報》和晚清的京劇變遷
淺談京劇名家表演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順天時報》京劇資料淺析(1912—1930)
以“場上”為中心,建構京劇知識譜系——《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民國卷)》發凡
隨時變易以從道——論中西文化交匯中的梅蘭芳
伶黨、菊選與名旦座次
《大公報》視野下京劇文獻的記錄與研究價值
論梅蘭芳與“京劇十二才杰”
《順天時報》與京劇
從民國期刊中看“京劇改良”
從“余叔巖年譜))的修撰說京劇文獻研究
評論視野中的言菊朋和余叔巖
清末民初戲曲科班傳習方式改良之管窺
二、域外京劇文獻發掘、整理與研究
過聽花的京劇研究及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京劇服飾術語的文化傳播及其翻譯方法
愛德華-卡特1930年的文章“梅蘭芳在美國))的翻譯與評介
政治維度、人民性問題與現實主義論爭——從一則史料談梅蘭芳訪蘇事件的蘇聯視角
日據時期東北、華北的日本“戲通”及其京劇書寫——從“華北交通寫真”的京劇文獻說起
《華文大阪每日》中的中國戲劇史料
WHAT SOURCE?一THAT SOURCE!UNRAVEIING THE COVER—UP OF THE ORIGINAL MINIJTES
什么原始資料——這個原始資料!梅蘭芳訪蘇座談會原始會議記錄的謎團及解謎
梅蘭芳訪日公演研究述略
西文報紙里的“Mon—ding—long”——清末上海梨園筒史
The Social Dynamics 0f A Jingjiu(Peking Opera)Franslation:Analyze Lady Precious Stream in 1930s from An Anthological Perspective
《劇本》中京劇劇本,“文化大革命”前后(1952—1966,1979—1988)
*后的英雄
發掘梅蘭芳歐洲考察戲劇文獻的價值
京劇英譯之嚆矢——司登得與京劇《黃鶴樓》英譯研究
1935年梅蘭芳劇團演出蘇聯藝術界對中國戲曲部分表演特征的介紹
和分析
三、京劇音樂、舞美、唱片文獻發掘、整理與研究
中國戲曲唱片贗品概述
鄭劍西“二黃尋聲譜》研究初探
“梆子秧腔”考——兼論清代前中期梆子腔與昆腔、弋陽腔的融合
對如何利用京劇老唱片的一些思考——以余叔巖的“十八張半”為例
中國戲曲學院圖書館館藏京劇黑膠唱片初探
京劇旦行早期唱片研究——以《北京唱盤》京劇文獻為例
試論京劇器樂曲牌“朝天子”
論京劇程派藝術形神美學特征的表現形式
用“口傳心授”及獨創之“中字理論”傳承梅派京胡藝術
“腔詞關系研究”音樂觀的評價
戲曲舞類傳統的重塑
國樂唱片公司沿革及灌制發行唱片考略
改革開放后三十年來京劇音樂研究狀況的分析——以l978—2008年京劇音樂期刊文獻為研究對象
四、京劇腳色、行當、流派文獻發掘、整理與研究
從民國京劇報道略談李金鴻旦行藝術成就
戲曲丑腳表演的全面發展標志著戲曲體制的成熟
京劇馬派老生“真動心''理論的當代比較主義研究
京劇“雪杯圓))演出述略
京劇武旦(閻派)藝術歷史脈絡及傳承
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李少春與翁偶虹等劇作家合作創編新戲述論
京劇李(多奎)派老旦聲腔藝術特色辨析
金少山《忠孝全》考
京劇文獻中的龔云甫
張二奎和早期京劇史研究
文獻的挖掘看京劇程派“春閨選婿))的劇本整理改編
尿班中的昆曲《麒麟閣》
京朝派《蜈蚣嶺》的表演特色及藝術價值
京劇藝術家的憂慮——關肅霜生前*后一次會議發言記錄解讀
五、清官文獻發掘、整理與研究
光緒朝宮廷演劇恩賞的統計與分析
臺灣清代戲劇文獻所見“四喜班”考述
康熙朝南府、景山機構的設立與演變
清宮聊齋戲的改編:從《嬌娜》到《松雪緣》
京劇小戲“探親相罵))研究——兼論吹腔、弦索腔劇目在戲曲史的定位
朝鮮“燕行錄))與京劇文獻的整理研究
晚清宮廷與民間武戲的交流融合
京劇與《十五貫》
六、其他
新媒體語境下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互聯網+”時代關于劇目數字化教材建設與應用的思考
京劇和戲曲的影像傳播和傳承同等重要
京劇史的書寫基點與文化邏輯
和寶堂先生的史料整理工作走在了前面
談壓錯了位置的“壓軸”
京杭運河沿線京劇學文獻研究綜述
自媒體協同視域下的京劇文獻數字化整理——從“中國京劇戲考”網站切入
展開全部
京劇文獻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第八屆京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全2冊) 作者簡介
傅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戲曲藝術》雜志主編、《戲劇與影視評論》雜志編委會主任。主要從事戲劇理論、中國現當代戲劇與美學研究。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