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皮膚性病學(供專業學位研究生及專科醫師用第2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漆t師核心能力提升導引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11502
- 條形碼:9787117311502 ; 978-7-117-31150-2
- 裝幀:一般輕涂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皮膚性病學(供專業學位研究生及專科醫師用第2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專科醫師核心能力提升導引叢書 內容簡介
研究生教材《皮膚性病學》讀者主要為皮膚科臨床型研究生,目的是幫助臨床型研究生在學習皮膚科臨床技能、臨床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拓展知識,啟迪思維,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編寫本版《皮膚性病學》過程中,對每種疾病的認識過程、診療現狀進行了回顧與闡述,對目前診療中的困惑、局限與不足以及診療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本領域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傊芯可滩妮^之本科生教材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都有較大拓展。 本版教材較版內容有所增加,寫作方式也有所改進。全書共19章88節,90萬字,共收入73種皮膚病,圖207幅。
皮膚性病學(供專業學位研究生及專科醫師用第2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漆t師核心能力提升導引叢書 目錄
**節 皮膚解剖結構和疾病的關系
一、概述
二、表皮
三、表皮與真皮間的連接
四、真皮
五、皮下組織
六、皮膚附屬器
七、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及肌肉
第二節 皮膚免疫學認識的變遷和研究進展
一、皮膚免疫學的興起
二、皮膚免疫學重大理論的形成
三、皮膚免疫系統認識的深化
四、皮膚病免疫機制研究的進展
五、皮膚病免疫治療進展
第三節 瘙癢的機制及疼痛的關系
一、瘙癢是如何產生的
二、瘙癢和疼痛的聯系
第四節 皮膚屏障與皮膚病
一、皮膚屏障功能
二、皮膚屏障與相關皮膚病
第二章 皮膚病診斷學
**節 學習皮膚病理的意義和方法
一、皮膚病理學在皮膚病學中的地位
二、如何學習皮膚組織病理
第二節 炎癥性皮膚病病理模式
一、真皮淺層血管周圍皮炎
二、真皮淺層和深層血管周圍皮炎
三、肉芽腫性炎癥性皮膚病
四、表皮內水皰性皮膚病
五、表皮下水皰病
六、血管炎
七、脂膜炎
八、毛囊和毛囊周圍炎
第三節 免疫組化在皮膚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應用
一、免疫組化概述
二、皮膚附屬器腫瘤
三、惡性上皮腫瘤
四、皮膚梭形細胞腫瘤
五、黑素瘤
六、惡性小藍細胞腫瘤
七、纖維組織細胞病變
八、血管腫瘤
九、造血和組織細胞腫瘤
十、肥大細胞疾病
十一、朗格漢斯細胞疾病
十二、皮膚轉移腫瘤
第四節 皮膚鏡的發展及應用
一、皮膚鏡的發展史
二、皮膚鏡的工作原理
三、皮膚鏡的應用
四、皮膚鏡學習資源
第五節 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
一、人工智能應用于皮膚病輔助診斷的歷史背景
二、應用于皮膚病輔助診斷的人工智能技術
三、我國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研發現狀
四、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面臨的問題和瓶頸
五、展望
第六節 皮膚科攝影
一、歷史回顧
二、現代皮膚科攝影常用技術
三、未來可能的研究和發展方向
……
第三章 皮膚病治療學
第四章 病毒性皮膚病
第五章 細菌性皮膚病
第六章 真菌性皮膚病
第七章 螺旋體及其他感染性皮膚病
第八章 物理性皮膚病
第九章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第十章 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第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
第十二章 皮膚血管病、血管炎及脂膜炎
第十三章 免疫性大皰病
第十四章 非感染性肉芽腫性皮膚病
第十五章 皮膚附屬器疾病
第十六章 色素性皮膚病
第十七章 營養性與代謝性皮膚病
第十八章 遺傳性皮膚病
第十九章 皮膚腫瘤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皮膚性病學(供專業學位研究生及?漆t師用第2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漆t師核心能力提升導引叢書 作者簡介
張建中,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十三屆主任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亞洲皮膚科學會理事、國際特應性皮炎研究會理事,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美容與再生醫學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特應性皮炎(濕疹)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毛發學組組長! x紅中,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亞洲皮膚科協會理事。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擔任《中華變態反應和免疫學》《中國臨床醫生》雜志副主編! 氖陆虒W工作至今30年。積極推動重癥銀屑病的研究和規范化治療。發表論文250余篇,主編、主譯著作8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北京協和醫院醫療科研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項目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 「吲d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1醫院副院長、國家重點學科皮膚科主任、免疫皮膚病診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暨科技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原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人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任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常務委員;國際皮膚科學會、國際美容皮膚學會副會長,10余種國內外雜志編委或副主編! 氖缕つw病理論和實踐教學30余年,主編、副主編或參編教材或國內外專著32部。主攻免疫皮膚病學,發表學術文章300余篇,獲國內外專利14項,轉化成果2項;獲中華醫學科技獎等省部級一等學術獎勵3項,吳階平醫藥創新獎及國際皮膚聯盟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懬斑M,教授,主任醫師,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執行副院(所)長,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世界華人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Clinical Immunology雜志副主編。從事皮膚科臨床、教學及科研30余年。對于過敏性皮膚病、銀屑病、紅斑狼瘡等疑難復雜性皮膚病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以首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00篇。2014-2019年連續六年入選醫學領域中國高被引用論文學者榜單。獲國家發明專利10項,醫療器械注冊證1個。作為首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及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年獲國際皮膚科聯盟(ILDS)杰出貢獻獎,2016年獲“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2018年獲北美華人皮膚科協會(North American Chinese Dermatology Association,NACDA)皮膚科研究杰出成就獎及中國醫學科學家獎。還先后被評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及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 √站,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皮膚科和皮膚性病學教研室主任,華中科技大學《皮膚性病學》課程責任教授,皮膚修復與診療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目前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湖北省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候任主任委員和第十六屆(2020年)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年會學術委員會主席! ∪A中科技大學《皮膚性病學》慕課負責人,主編或參編6部人民衛生出版社和科學出版社教材。2019年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湖北省銅獎。主要從事重癥皮膚病免疫機制和臨床轉化研究,獲國之名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年度學術獎、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1)。擔任JAAD雜志中文版副主編、BJD雜志編輯顧問。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