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719422
- 條形碼:9787512719422 ; 978-7-5127-194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本書特色
一萬句說教,不如一句點醒! ●一萬句說教,不如一句點醒! ●二十年研究成果,上萬個家庭案例●幫助家長破解青少年厭學、早戀、網癮、逆反、人際障礙、抑郁、焦慮、危機干預等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教學名師錢志亮、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凱,長沙市 “十佳校長”陳銀芝 等 聯袂推薦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內容簡介
孩子出現問題,厭學、逆反、網癮、早戀等,家長常見的溝通方式是說教、指責、討好,或者忽視孩子,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有智慧的家長從來不講大道理,因為,有道理不如有效果。每個孩子都不喜歡被說教,一萬次說教,不如一次點醒。 有智慧的家長能夠深度傾聽、洞察孩子內心的盲點(沒有覺察的部分)、痛點、卡點(內心卡住的部分)、笑點(需求點、利益點、興趣點、好處、價值)、共鳴點、很好點(真我天賦潛能)……本書從“狀態喚醒內心”“系統感化內心”“溝通點醒內心”三部分講解如何點醒孩子內心。家長點醒孩子,不是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給到孩子,而是把智慧和能力從孩子的內心激活,因為孩子的內心本來就有無限的潛能。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目錄
**部分 狀態喚醒內心
**章 *佳父母狀態
父母狀態影響孩子狀態
狀態重于技巧
*佳父母狀態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內心平靜的家長才有智慧
內心平靜的孩子才能安心學習
家長情緒管理的方法
無條件的愛
期待管理
第二章 接納
接納有利于身心健康
接納孩子.孩子自己會變好
接納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家長不接納孩子是因為不接納自己
接納不是縱容
接納是不急于拉孩子、“救”孩子
接納是不評判、不對抗
接納是對發生的所有事情說“是的”
接納孩子的“缺點”才是真正的接納
第三章 理解
誤解產生親子矛盾
家長為什么會誤解孩子
家長的不理解會傷害孩子的內心
理解是改變的基礎
理解孩子,才能引導孩子
理解孩子的意圖
家長要學會共情
理解孩子,把話說對
換位思考,理解孩子
多角度看問題
第四章 尊重和信任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尊重界限
為什么要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就是祝福孩子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變好的前提
……
第二部分 系統感化內心
第三部分 溝通點醒內心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節選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家長經常把自己認為*好的愛給孩子,結果孩子卻出現了問題。其實,每個孩子接收愛的方式是不同的,愛孩子要以孩子能接收到的方式為主。 一個家長帶著讀初三的孩子來咨詢。家長說孩子在家里面就是小皇帝,從小到大家里六個大入圍著他一個人轉,一切都給他準備好,為他服務,他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孩子對家長說:“我就是你們的小奴隸,從小到大,天天被你們虐待!被你們控制!” 聽到孩子這樣說,家長非常震驚。家長認為他們已經把*好的愛給孩子了。問題是家長認為的*好的愛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就是控制。孩子的內心與家長的內心是兩座完全不同的“冰山”。 一個高三孩子的媽媽聽了一堂有關家庭教育的微課,講師說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長的陪伴。這位媽媽覺得以前工作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現在孩子上高三了,想抓住機會來補償。 媽媽在孩子的學校旁邊租了一間房子,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為孩子做飯、洗衣,看著孩子學習、寫作業。媽媽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孩子。 媽媽找我咨詢的時候,跟我說:“你看我是多么好的家長,為孩子付出這么多,給他創造這么好的條件,比其他的家長好多了。” 孩子找我咨詢的時候,卻跟我說:“在高三以前,我的成績都是前幾名,但是自從家長陪讀,成績迅速下降,我*煩的就是家長陪讀。我感覺我媽媽每天在干擾我的學習,給我很多無形的壓力,讓我無法專注,我有很多次都想從樓上跳下去。” 家長的“美酒”可能在孩子看來是“毒藥”。 在“*強內心”訓練營,我給100多個青少年做過一個課堂調查:“你認為爸爸是愛你的,請舉手。”結果只有60%的孩子舉手了。我發現一個初一的男孩沒舉手,他平時表現得非常頹廢、自卑,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里面,也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 課下,我和他進行了溝通。我說:“你爸爸是愛你的啊!你看他做生意很辛苦,為了掙錢經常出差,給你買好看的衣服,對你多好啊!” 孩子跟我說:“我在3年前就問他什么時候帶我去八達嶺長城,他每次都說周末就去。他就知道掙錢,一點都不關心我!” 隨后,我找機會和他父親溝通。他父親跟我說:“我每天工作壓力這么大,夜以繼日地拼搏奮斗都是因為愛孩子,為了孩子能有好的生活條件。” 我說:“你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是為孩子多掙錢,創造更好的成長條件,而孩子*需要的是父親的用心陪伴。”這就是親子關系中非常遺憾的地方。 沒過多久,這位父親在工作的時候突然心臟病發作,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搶救,在他生命垂危的時候,他感到非常內疚、后悔,“我人生*遺憾的事就是還沒有帶孩子去過長城,孩子這么簡單的心愿都不能完成,我真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如果我能夠康復出院,我馬上帶孩子去長城”。 父親出院之后,改變了愛孩子的方式,經常帶孩子一起外出,也去了八達嶺長城,孩子的內心也逐漸恢復了自信和陽光。 孝敬父母是不能等的,愛孩子也是不能等的。在適當的時機,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希望爸爸媽媽如何對待你,你才會感覺開心?你希望爸爸媽媽如何做,你才能感覺到我們是愛你的?” ……
父母會溝通,孩子更合作:點醒孩子內心的溝通術 作者簡介
馬建國,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 家庭治療師,專注家庭治療、家庭教育22年。 青少年心理教育導師,帶領青少年參加訓練營達200多場。 國家教育部“國培計劃”講師,培訓過幾百名優秀校長。 被譽為“問題終結者”,擅長一站式解決以下問題: 1.學習問題。擅長開發學習潛能,引導學生走向優秀,輔導過的很多學生考入北大、清華、牛津大學等名校。 2.心理問題。擅長解決青少年厭學、早戀、網癮、逆反、人際關系、中高考緊張焦慮、危機干預;成年人親子關系、婚姻家庭、職場危機、抑郁、焦慮、失眠等。 3.家庭教育問題。做家庭教育培訓數千場,受益家庭數十萬。在100多所學校,為學生、教師、家長做過培訓。 使命:幫家長解除焦慮,培養高能量、高智慧、高效率的家長。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