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是什么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基于其深厚的學術研究功底,將設計研究放在社會發展大背景下,突破一般研究范式,得出了生動有趣的觀點,以通俗易懂語言,向讀者傳播。對于改變設計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張福昌(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亞洲設計學會副會長) 在與世界設計發展線索的比對中研究中國現代設計的觀念形態,這種歷史書寫的方法為我們呈現的是一種多元、變化甚至有些矛盾但卻能切實回應時代需求的設計觀念文本,為今天中國設計的反思和批判提供了新的思想資源。——婁永琪(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院長、教授、世界設計組織(WDO)執委) 分析解讀的角度很有特點,整理的素材和史料經典,值得購買!——京東讀者 現在太需要中國自己的設計史了,很難得看到此類的書,果斷下單。——京東讀者
藝術是什么 內容簡介
《藝術是什么》是一部內容豐富詳盡,語言凝練通俗的簡明西方美術史。它囊括了史前至后現代時期西方繪畫史的方方面面,從藝術史上關鍵的人物、事件到不斷演變的藝術風格、流派等。通過精美罕見的圖片,使人感受藝術獨具一格的魅力,思考藝術史的發展進程,提高藝術鑒賞水平。
藝術是什么 目錄
【目錄】**章??藝術的魅力??
藝術是什么?
中西藝術的不同在哪里???
如何欣賞藝術作品???
第二章??遠古藝術:生命力與創造力的碰撞??
原始藝術:神奇的起源
埃及藝術:追求來世的永恒
第三章??古希臘、羅馬藝術:美的偉大覺醒??
愛琴海文化:重要而偉大的奠基
古希臘藝術:確立美的偉大準則
古羅馬藝術:勝利者的宏偉建制
第四章??中世紀歐洲藝術:一切為了宗教??
早期基督教藝術:禮拜上帝的場所
拜占庭藝術:精神性的強烈表達3
羅馬式藝術:尊嚴和威力的顯現
哥特式藝術:表現性藝術的顛峰
第五章??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藝術:熊熊燃燒的文明火炬??
文藝復興初期:孕育一流大師的搖籃
佛羅倫薩畫派:文藝復興三杰
威尼斯畫派:注重色彩和感受的視角
樣式主義:藝術衰落的趨勢
北方文藝復興:一個被推動的時代
第六章??17、18世紀歐洲藝術:多維度的審美范疇
巴洛克藝術:時代藝術的標志
荷蘭畫派:清新務實的藝術之花
洛可可風格:纖巧繁縟的華麗
學院派:古典主義美學的繼承
第七章??19世紀歐洲藝術:此起彼伏的藝術思潮??
新古典主義:理性與典雅并存
浪漫主義:激情與個性的迸發
現實主義:在生活中挖掘美
印象主義:光與色彩的完美融合
第八章??20世紀歐洲藝術:現代藝術的猛烈沖擊??
后印象主義:內心世界的釋放
野獸派:隨心所欲的色彩立體主義:鉆石般的多面體
未來主義:機械文明的頌歌
表現主義:黑暗面與死亡線
達達主義:一場反傳統的革命
超現實主義:魔幻與怪誕的夢境
抽象主義:點、線、面的世界
后現代主義藝術:復制、消費、平面化
參考書目
藝術是什么 節選
《藝術是什么:極簡西方美術史》其實是一本老書新做。*早的一版是2000年出的。紫灰色封面壓著幾個黑黑的字“西方美術”。內頁是黑白的,圖都小小的縮在文字的夾縫里。20年前的讀者非常包容,顏值不高的一本小書竟然也賣的不錯,有讀者來信教育我們,“此書‘金絮其內’‘瑕不掩瑜’”。言下之意該書內容好,裝幀設計拖后腿了。 的確,作為一本西方美術的入門讀物,該書長卷似地鋪展開介紹西方幾千年藝術有一個好處——就是內容全,但卻也容易落入一般美術史寫法的窠臼——平鋪直敘。該書作者孫乃樹教授卻完美避開了這個陷阱,一上來先問讀者“藝術是什么?”“中西藝術的不同在哪里?”“該如何欣賞藝術作品?”這直擊靈魂的三問,也引得我們跟著孫老師一路“緣溪行”。孫老師的文字恰如其人,激情澎湃,爽朗豁達。徜徉在孫老師搭建的一方藝術天地里,我們有種“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幸福感,十幾萬字讀起來一點不覺疲倦。此次重做,孫老師告訴小編,此書是他上課講義修改而來。孫老師極認真,講義極細致,而且每次講課前,孫老師都要根據上課實際情況再調整講義。這也是他的西方美術課在B站上有34萬人喜歡的原因吧!(本書在印刷時,B站上是27萬人喜歡,等到一個月后小編拿到書時,這個數字已經變成34萬了。) 《西方美術》三年后再版,圖片彩色印刷了,正文字號也大了,封面也眉清目秀起來。但是當時小編們正風風火火做教材,藝術普及類的書沒有太受關注。失去了編輯的“關注”與“愛護”,《西方美術》自然也就慢慢退出了大眾的視線。 兩年前,小編在校園里偶遇該書作者孫乃樹教授,匆忙間說起該書,都覺得甚是可惜。該書清晰簡明地梳理了西方美術歷史,沒有板著面孔說教,亦沒有輕佻八卦畫里畫外軼事,而似一位長者向你娓娓道來藝術的故事,以及他對藝術的理解(對門外漢來說還是很有裨益的)。于是重做《西方美術》的心思在小編心里活絡了起來,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這本小書。 重做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些提高,小編思來想去,想從這幾個方面有所著手:突出孫老師文字的魅力;插圖盡可能地多,還要避免一些讀者非常熟悉名畫,*好能有些沒怎么看到的圖;書的顏值要高;翻閱的體驗要好。帶著這些小目標,小編開始了“萬里長征”。 首先,找人錄入文字。第二版是在2004年左右出版的,當時未保留電子文檔,作者也沒有原始文檔,所以重做先從打字開始。文字稿出來以后,發現中世紀那章略顯單薄(與其他章節相比),所以請孫老師又補寫了一部分。補完以后,覺得原章節標題“黑暗的一千年”似乎不大合適。因為雖然當時宗教的桎梏束縛、壓迫著人性,但是在當時,宗教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人性的光芒亦在宗教的條框下時隱時現,人們努力在宗教和世俗間尋找平衡。所以當時和作者交流,建議將章節名改為“一切為了宗教”。 章節名一一確定后,原書名《西方美術》似乎過于平淡了,雖然點明了書的主要內容,但是卻沒有突出她的特點,面目有些模糊。中間想了好多個名字,諸如“藝術的回聲”“西方美術簡史”,但是都覺不好。“藝術”概念太大,繪畫、雕塑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直接用“藝術”難免覺得“帽子”大了;“西方美術簡史”雖然把書的主題說清楚了,但是市場上重名書太多。拖到發稿時,小編尚未確定書名,但不能再拖延了。有時候想得太多,反而忘了*初的感覺。回到一個讀者的狀態,小編問自己*喜歡哪一部分,*喜歡的是作者開篇一章,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一想,書名就呼之欲出了——“藝術是什么”,但是“帽子”還是太大,沒有準確地說明本書要討論的內容,所以又給其加了個副標題“極簡西方美術史”。 一本講西方美術的書,插圖也是“主角”之一。若按現在讀者的要求、品味與眼光,全書原有的圖幾乎都不合格。小編用盡洪荒之力找新圖換舊圖。在整理圖片時,小編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線索,于是在書里埋了一些“彩蛋”。如,作者在介紹古希臘著名雕塑家波拉克希特列斯時,寫道: “以前的雕塑盡管兩腿有張弛節奏,但人基本上還是直立的,而這里赫爾墨斯的形象由頭、軀干、下肢三個轉折出現了S形的曲線形式。再加上大理石塑造的人形,經過打磨后,顯出皮膚柔韌潤澤的感覺。《赫爾墨斯像》一掃以前男人強壯雄健的風格,而更趨向女性化了。 以前的女性雕塑都是著衣的,在波拉克希特列斯手上,開始出現了女性裸體的圓雕。他受委托制作愛神阿弗羅蒂特雕像……這就是波拉克希特列斯驚世駭俗的作品《克尼多斯的阿弗羅蒂特》……波拉克希特列斯不僅開創了女性裸體雕塑歷史,他的優美動人、充滿生活氣息的雕像更顯示了希臘雕塑所取得的偉大進步……” 在這些博物館看了無數個女性裸體雕像后,小編發現波拉克希特列斯之后的女性裸體雕像的動態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克尼多斯的阿弗羅蒂特》的影響。不信,你看波拉克希特列斯的原作、古希臘的阿弗羅蒂特雕像,古羅馬時期的阿弗羅蒂特雕像,以及古羅馬時期其他女神的雕像……你可以看到相同的人體動態,相同的S形曲線。所以說,波拉克希特列斯是女性S形曲線雕塑老祖宗啊! 這樣的“彩蛋”書中還有幾處,大家閱讀時,可以尋找小編埋下的“彩蛋”。 文圖都確定了,用什么樣的形式呈現內容,是小編思考的第三個問題。版式不能花哨,不能搶文圖的魅力,文字是“男主”,插圖是“女主”,版式就是“男主”“女主”表演的“舞臺”。“舞臺”不能搶了“男女主角”的戲,所以版式只能做“減法”。頁面上大部分的裝飾都刪去了,只在頁碼邊上保留了一個小小的“美”字,使得頁面不至于太過單調。正文的字體、字號、行距也是反復調整,以期達到*佳閱讀的體驗。 封面設計師是小編的老搭檔,小編非常信任他,只需將信息發與他,無需多言。以往,設計師一般將他認為*好的發給小編,但是此次,設計師一連發了6個方案,他說每個他都很喜歡,有選擇困難,讓小編選,但是小編也選擇困難啊!越琢磨越拿不定主意,反而把**印象給磨沒了。小編需要外援。于是,將這六個方案發在朋友圈,讓大家投票決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朋友都投了以德加《浴盆》這幅畫做的封面。至此,整本書都定稿了。
藝術是什么 作者簡介
孫乃樹,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史論碩士生導師,藝術學院副院長兼總支書記。曾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務部主任、基礎學院院長、美術學院副院長、新媒體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高教學會美育研究會會理事,《中國美術教育》常務理事,上海《東方講壇》講師。從事美術史論的教學和研究,從事中國畫教學、研究和創作。出版《西方美術》《歐洲美術之旅》《平凡無奇的藝術革命——19世紀歐洲現實主義美術研究》等專著,主編《美術鑒賞》《新編美術教學法》等教材和著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