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26482
- 條形碼:9787559426482 ; 978-7-5594-264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本書特色
英國、荷蘭、丹麥等歐洲多國旅游局 四大時裝周多位一線藝人合作攝影師 宇華首部圖文作品集 10年異國旅居行走記錄 224張高清美圖珍藏 走吧,前方的路途還遠著呢 慢慢迷途終有歸途 安東尼/黎貝卡 誠意推薦 【海報圖樣式】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內容簡介
英國、荷蘭、丹麥等歐洲多國旅游局四大時裝周多位一線藝人合作攝影師宇華首部圖文隨筆集 10年異國旅居行走記錄224張高清美圖珍藏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是一本圖文集,記錄了作者十年異國旅居獨行多個國家遇見的人和事。 倫敦斷電的房間、夜的蘇格蘭、布拉格的冬天、日落佛羅倫薩、湖區與曼徹斯特、星云撒哈拉、午夜巴塞羅那、丹麥女孩、雨夜巴黎、世界盡頭天空島……整《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以“獨行”為主題,探尋世界的萬千變化、生活的千姿百態。描述在“獨行”這件事上——收集世間所有的藍,記錄聲音一罐、雨水一盒、夏日一撮、誓言一句,在對自己過往一無所知的陌生人面前剝開自己,一起走過一小段路,一起安靜地看世界萬物的光亮。 有路可走是一種庇佑,獨行俠并不孤獨! 》判陌,我們會再見的,平白無故又怎么會后會無期。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目錄
獨
不眠之人與其不眠之處
斷了電的房間
海里睡人
披著黑夜的人
七天
時隔七或八個鐘
虛度虛度
夜的蘇格蘭
一列車,一湖,一人
Auld Lang Syne
呼吸需要
行
收集世間所有的藍
遼闊的與恒久的
慢慢迷途終有歸途
撒哈拉不只有沙
山澗不鳴
英早與燒賣
天才與瘋子
我在丹麥沒有找到丹麥曲奇
向海
像候鳥一樣南飛
裝滿一小舟緬懷
Paris, je t’aime
俠
Some say hi, some say bye
春鄰
借我一卷菲林
聲音一罐
雨水一盒
夏日一撮
誓言一句
水泥森林與長亭古道
我忘記了誰
與死亡干杯
以*冗雜的形式
世界沒有盡頭,有我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自問自答
后記
擇日再見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節選
七天 通常感冒到痊愈,至少需要七天。 【SUN】 倫敦的夏天在*后幾天回光返照的高溫之后,驟變得陰雨瑟瑟,確鑿入秋了。 醒來之后,發現鼻子和喉嚨也不對勁,好吧,我也確鑿感冒了,就在禮拜天。老早就答應了死黨洛倫今天要去哥倫比亞路市集給新搬的工作室淘點綠植,只好硬著頭皮起床洗漱出門。到達市集的時候已經快中午,約莫一公里不到的小街上早就熙熙攘攘了。爵士鼓、低音大提琴和吉他藝人組成的三人樂隊在街頭悠悠地唱著,似乎企圖用鼓點和迷人的嗓音來挽留將逝的夏日。洛倫手里捧著兩杯咖啡,遠遠看到我就大喊我的名字。 洛倫是一位特別爽朗的蘇格蘭女生,兩個大花臂文身。我是在蘇格蘭念書的時候認識的她,后來我們前后腳搬來倫敦開始了新生活。她老說,當初要是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壓根兒就不會跋山涉水搬過來,但至少我還認識你。 當初的我們,在陌生的城市里,有且僅有彼此。 【MON】 從哥倫比亞花市帶回來的向日葵被我插在露臺上的瓶子里,假裝夏天還在。 本以為大睡一覺之后感冒會好點,然而并非如我愿。擤得幾近通紅的鼻子,好像隨時都在替可惡的病毒張牙舞爪。我的鬧鐘設定的是收音機電臺,每天八點一刻便開始放送BBC電臺的清晨節目,要么是音樂廣播,要么是政論新聞。煎蛋的時候,收音機里放的是電光樂隊的《MR. Blue Sky》,與窗外灰蒙蒙的天叫囂著,多諷刺。 今年倫敦的夏天比去年來得更兇猛,即便如此,*高溫度也不過三十度出頭罷了,跟熱帶地區火爐般的城市是沒法比的。有那么幾天,可以看到公園草坪上躺滿了試圖盡*大努力多享受點日光的倫敦居民,老舊的地鐵悶熱而躁動,到處都能聞到燒烤與啤酒泡的味,還真是有那么幾分像我老家的夏日。 【TUE】 從高地回來的朋友給我帶了瓶袖珍的威士忌。 瓶子上燙印著麋鹿的角與羅蒙湖旁的山。 他得知我感冒后,戲謔道,鼻塞與烈酒*搭。 【WED】 好點兒了。 *近在整理一些舊物,籌備下個月搬家。并非約定俗成,也道不清什么緣由,出國這些年來,主動或者被動,我似乎沒有在同一間公寓里待超過兩年。頻繁地更換起居地與城市,隔三岔五地飛往各處出差,讓我長期處于一種飄著的狀態。就在高中畢業那會兒爸媽才搬了新家,不久我就去蘇格蘭念書了,七八年間也就回了四次國,因此對現在的家也并非如此熟悉,甚至多多少少有點陌生感。起初我會把國外住的地方稱為宿舍,同父母親一起的才是家。但現在我會把生活與工作的城市的住所也稱為家,比如倫敦。 未曾跟任何人提起過,但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每次回國都是放假,興奮期過了之后就會心虛,只有飛機降落在希斯羅機場,心里才會覺得踏實。對家的概念,也就越來越模糊。 嗯,或許這便是游子、漂泊與茫茫大洋。 【THU】 下班回來之后繼續整理舊物。 翻到舊夾子里十九歲那年夏天在蘇格蘭中餐館打工的對賬單,與那年夏天從佛羅倫薩開往羅馬的*便宜檔次的列車票。車票的油墨已經褪得七七八八了,我憑借著城市的首字母和語種才好不容易辨別出來。很懷念年少時期暑假花一半時間來拼命打工,剩下那一半時間用攢下來的錢去跋山涉水。那會兒父母出于擔心,便希望我旅途能與友人結伴而行,然后我嘴上應著,卻瞞著他們倆獨自出行。我總覺得獨行的時候,神經會繃得緊一點兒,更敏感一些,看到的東西也就更多了。前陣子讀的一本書里寫:英國的獨生小孩,或者家庭里的老大,小時候總會有個imaginary friend,假想的友人。 我想,十九歲的那趟旅程我應該是有伴的,與我的imaginary friend。 【FRI】 鼻子不塞了,喉嚨也不疼了,偶爾會咳嗽三兩下。 來英國之后就養成習慣,總會在隨身的袋子里放一本書。一開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行進中的地鐵里沒有任何信號,*近發現我的帆布袋子很久沒洗了,放進去的書總會在書頁一側磨出淺淺的幾道印子。挺好的,這樣一來就能知道哪些是在路上看的了。 【SAT】 第七天了,感冒好似痊愈了,倫敦的夏天也隨之遠去了。
在我成為獨行俠之前 作者簡介
宇華 青年作家、攝影師、設計師。 走走停停,現居倫敦。 已出版:《遷徙日》 《不喧嘩,自有聲》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