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1946
- 條形碼:9787513241946 ; 978-7-5132-4194-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 內容簡介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主要介紹中醫內、外、婦、兒等各科常見病證的護理,要求使用者在理解中醫臨床護理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掌握中醫護理臨證思維、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通過學習《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學生的知識、能力應達到以下目標:在辨證觀和整體觀的指導下,掌握辨證施護措施和健康教育內容,熟悉常見病臨床表現和病因,了解各病證的病機特點和診治規律。教材各章前增加學習目標和案例導入,病因病機用示意圖展示,每章后有復習思考題,以案例分析題為主。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 目錄
**章 中醫內科常見病證護理
**節 感冒
第二節 咳嗽
第三節 哮病
第四節 喘證
第五節 肺脹
第六節 肺癆
第七節 心悸
第八節 胸痹
第九節 不寐
第十節 眩暈
第十一節 頭痛
第十二節 中風
第十三節 嘔吐
第十四節 胃痛
第十五節 泄瀉
第十六節 便秘
第十七節 黃疸
第十八節 鼓脹
第十九節 淋證
第二十節 癃閉
第二十一節 水腫
第二十二節 郁證
第二十三節 血證
第二十四節 消渴
第二十五節 內傷發熱
第二十六節 痹證
第二十七節 厥證
第二十八節 脫證
第二章 中醫外科病證護理
**節 瘡瘍
癤
癰
有頭疽
第二節 乳癰
第三節 濕瘡
第四節 肛漏
第五節 痔瘡
第六節 肛裂
第七節 丹毒
第八節 蛇串瘡
第九節 腰腿痛
第三章 中醫婦科病證護理
**節 月經不調
第二節 痛經
第三節 絕經前后諸證
第四節 帶下病
第五節 妊娠惡阻
第六節 胎漏、胎動不安
第七節 產后惡露不絕
第四章 中醫兒科病證護理
**節 肺炎喘嗽
第二節 小兒泄瀉
第三節 疳證
第四節 驚風
第五節 遺尿
第六節 水痘
第五章 其他病證護理
**節 天行赤眼
第二節 針眼
第三節 膿耳
第四節 耳鳴
第五節 鼻淵
附錄一:各章復習思考題參考答案
附錄二:部分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1:臁瘡(下肢潰瘍)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2:項痹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3: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4:膝痹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5:帶下證(盆腔炎性疾病)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6:肛癰(肛門直腸周圍膿腫)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7:結直腸癌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8:脛腓骨骨折中醫護理方案
附錄9:膽脹(膽囊炎)中醫護理方案(試行)
附錄10:乳腺癌中醫護理方案(試行)
附錄11:桎痹(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護理方案(試行)
主要參考書目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 節選
《臨床常見病辨證施護/全國中醫藥繼續教育教材》: 四、護理 (一)辨證施護 1.生活起居 病室要保持整潔舒適、干濕度適宜;加強皮膚、口腔及會陰部清潔;避免過勞及外感等可能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等。同時適當運動有利于增強體質,如練養生操、太極拳等。 2.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水腫的部位、起始時間、程度及消長規律。觀察患者小便的色、質量、味等情況,尤其注意每日尿量的變化,記錄24小時出入量。定期測量血壓、體重,如有腹水,定時測腹圍;并觀察各項化驗檢查指標的動態變化,及時記錄以判斷水腫消長情況。觀察有無心悸、喘促、嘔惡、尿閉等癥,如患者出現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尿閉、表情淡漠、腹脹、呼吸深長、胸滿氣喘、惡心、嘔吐、氣息短促、咳吐白色泡沫痰、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煩躁心悸等上述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報告醫生,及時進行處理。 3.飲食護理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營養、低鹽或無鹽為原則,宜食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禁辛辣肥甘之物,尤忌發物,以防水腫復發。若患者血漿蛋白低下,且腎功能正常,應給予高蛋白飲食;若患者腎功能明顯減退,則應給予低蛋白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 風水泛濫者,飲食宜低鹽、易消化、營養豐富,忌辛辣、生冷之品,可食用冬瓜皮、玉米須水煎代茶飲,以清熱利尿消腫。濕毒浸淫者,飲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膩之品,可選用赤小豆湯或蒲公英粳米粥。水濕浸漬者,飲食宜選健脾利水滲濕之品,水腫嚴重者可短期內給予無鹽飲食,忌食生冷瓜果,可用薏苡仁粥或玉米須煎水代茶飲以健脾利水。濕熱壅盛者,飲食宜清淡、富營養,忌食辛辣煙酒等助熱之品,可食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品,如冬瓜、綠豆、西瓜;煩渴者可用鮮蘆根或冬瓜皮等煎水代茶飲以清熱生津;大便干結時可用番瀉葉泡水代茶飲以清熱通便。脾陽虛衰者,飲食宜低鹽或無鹽,忌生冷瓜果,可用茯苓山藥粳米粥或花生薏米紅棗粥,以健脾溫陽利水。 4.情志護理 應關心患者,向其講解水腫的相關知識及轉歸情況,疏導患者不良情緒,疏泄情志,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5.用藥護理 使用峻下逐水劑時,應注意藥量、方法和時間的準確性,并觀察用藥后反應。用藥期間每日準確記錄24小時尿量,并觀察水腫有無消退,伴隨癥狀是否減輕以估計療效。定期檢查血清電解質,觀察有無惡心、心悸等癥狀,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中藥湯劑宜少量分次服用,嘔惡嚴重者服藥前滴生姜汁數滴于舌面上以防止嘔吐。 6.適宜技術 水腫者,若脘腹脹滿可按摩內關、谷穴、足三里、涌泉、公孫、至陰、內庭等穴,按摩結束后以溫熱中藥湯劑浸泡雙足。若腰膝酸軟者可用附子20g,干姜20g,大蔥1根,共搗為泥,熱敷腎俞穴;也可選擇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行艾條灸法,每日2次。 ……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