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陳述彭編年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9179
- 條形碼:9787030669179 ; 978-7-03-06691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述彭編年紀事 本書特色
本書以時為經,以事為緯,橫寫生活,縱記史實,記述了陳述彭先生為科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地學生涯。資料來源主要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志》《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00-2008)》《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報》、陳述彭院士的著作與文存,以及曾和陳述彭院士一道工作、生活過的領導、師長、朋友、同事和受他教誨的青年同志與學生們的回憶、紀念文章和傳媒報道等。
陳述彭編年紀事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時為經, 以事為緯, 橫寫生活, 縱記史實, 記述了陳述彭先生為科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地學生涯。資料來源主要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志》《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所志》《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00-2008)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報》、陳述彭院士的著作與文存, 以及曾和陳述彭院士一道工作、生活過的領導、師長、朋友、同事和受他教誨的青年同志與學生們的回憶、紀念文章和傳媒報道等。
陳述彭編年紀事 目錄
序
前言
傳奇少年 1
1920—1924年(1—4歲) 1
1925—1927年(5—7歲) 2
1928年(8歲) 3
1929年(9歲) 3
1930年(10歲) 3
江西萍鄉初中和湖南長沙高中學習 4
1931年(11歲) 4
1932—1934年(12—14歲) 4
1935—1937年(15—17歲) 5
浙江大學學習與工作 8
1938年(18歲) 8
1939年(19歲) 11
1940年(20歲) 12
1941—1942年(21—22歲) 14
1943年(23歲) 17
1944年(24歲) 19
1945年(25歲) 19
1946年(26歲) 20
1947年(27歲) 23
1948年(28歲) 28
1949年(29歲) 28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50年8月) 30
(一)中國現代地圖學研究的先驅 30
1950年(30歲) 30
1951年(31歲) 32
1952年(32歲) 32
1953年(33歲) 33
1954年(34歲) 35
1955年(35歲) 42
1956年(36歲) 43
1957年(37歲) 45
1958年(38歲) 48
1959年(39歲) 53
1960年(40歲) 56
1961年(41歲) 60
1962年(42歲) 62
1963年(43歲) 64
1964年(44歲) 67
1965年(45歲) 68
1966年(46歲) 73
1967年(47歲) 74
1968年(48歲) 74
1969年(49歲) 74
1970年(50歲) 75
1971年(51歲) 76
(二)中國遙感應用研究的奠基人 77
1972年(52歲) 77
1973年(53歲) 79
1974年(54歲) 80
1975年(55歲) 80
1976年(56歲) 82
(三)中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的開拓者 83
1977年(57歲) 83
1978年(58歲) 85
1979年(59歲) 91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工作(1979年12月) 93
1980年(60歲) 93
1981年(61歲) 95
1982年(62歲) 96
1983年(63歲) 97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8月) 99
1984年(64歲) 99
1985年(65歲) 102
1986年(66歲) 103
1987年(67歲) 105
1988年(68歲) 109
1989年(69歲) 111
1990年(70歲) 114
1991年(71歲) 119
1992年(72歲) 122
1993年(73歲) 125
1994年(74歲) 127
1995年(75歲) 129
(一)中國地球信息科學研究的倡建者 133
1996年(76歲) 133
1997年(77歲) 136
(二)中國數字地球的倡導者 140
1998年(78歲) 140
1999年(79歲) 14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工作(2000年) 150
2000年(80歲) 150
2001年(81歲) 157
2002年(82歲) 162
2003年(83歲) 165
2004年(84歲) 169
2005年(85歲) 174
2006年(86歲) 177
2007年(87歲) 181
2008年(88歲) 184
后續(2009—2020年) 189
2009年 189
2010年 189
2011年 190
2012年 190
2019年 192
2020年 192
附錄一 陳述彭編年紀事簡表 201
附錄二 主要學術著述 215
(一)學術專著 215
(二)專題論述 216
(三)輿圖?地圖集 217
(四)報刊撰文 218
(五)學術論文 219
附錄三 榮譽與獎勵 230
(一)個人榮譽 230
(二)科技獎勵.231
附錄四 立德樹人 桃李芬芳 234
學生信息統計表 234
附錄五 山高水長 緬懷先師 239
遙感地學分析與中國遙感事業 楊曉梅周成虎蘇奮振 (241)
回顧陳述彭院士的宏偉業績與學術思想 廖克 (245)
“兩棲人才”與“三種人”——陳述彭院士的人才培養戰略思維 何昌垂 (251)
緬懷陳述彭學術思想的教誨 陳昱 施曼麗 (254)
深切緬懷陳述彭老師 韓同春 (258)
我對陳先生的思念和緬懷 范明華 (260)
那一雙溫暖的手 陸鋒 (262)
梅花香自苦寒來 姚永慧魯學軍勵惠國 (266)
我的恩師陳述彭先生 閭國年 (270)
地學信息圖譜理論的經緯 張洪巖姚永慧 (272)
學習陳述彭先生關于地學圖譜理論的心得體會 王勁峰 (277)
十年不見老仙翁學術思想永放光 陳燕 (280)
我的博士求學之路:追憶陳述彭先生100周年誕辰紀念 程維明 (281)
紀念陳述彭先生——我和地理信息系統及實驗室結緣 趙煒 (286)
終身學習的榜樣 林琿 (288)
沿著陳先生引領的方向砥礪前行——紀念陳先生百年誕辰 張新 (291)
人生楷模—深切緬懷恩師陳述彭先生 蘇雅芳 (294)
大道至簡 上善若水 牛錚 (296)
愿意繼續給先生去送信 竇群 (298)
紀念我的博士生導師陳述彭院士100周年誕辰 楊存建 (301)
頂禮緬懷恩師 龔建華 (303)
永遠的記憶——陳述彭院士百年誕辰追思 蔡少華 (305)
言傳身教:回憶陳述彭先生的二三事 吳志峰 (306)
追憶導師陳述彭先生 謝傳節 (309)
憶陳先生 秦承志 (310)
追憶與陳先生的二三事 陳秋曉 (312)
記憶中的陳述彭先生 馬廷 (314)
追憶我的導師陳述彭先生 孫曉宇 (315)
回憶陳述彭先生 陳鉆 (316)
懷念陳先生 白鶴翔 (317)
陳述彭先生早期地理學術思想的幾點思考 魯學軍 姚永慧 勵惠國 (318)
靠大家——父親陳述彭一生的座右銘 陳子南 (329)
后記 332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