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38007
- 條形碼:9787106038007 ; 978-7-106-0380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內容簡介
放棄為電視劇下定義,并非是不值得或沒必要這么做。恰恰相反,五十多年間,人們一直沒有停止過這一努力,其中不乏既能揭示其本質又具有理論自恰性者,只不過“電視劇是什么”、“電視劇史是什么”、“電視劇的特性”、“電視劇的發展規律”等問題的答案,都僅具有某一階段、某一層次或某一方面的準確性,無力涵蓋電視劇發展的全部。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目錄
**節 電視劇的概念
一、電視劇的定義與非定義
二、電視劇是講故事的藝術
三、故事的屬性
第二節 電視劇史的概念
一、“他山之石”——電視劇史研究現狀及述評
二、電視劇史與電視劇批評的一致性
三、電視劇史的研究標準
四、電視劇史的研究對象
五、電視劇史的研究方法
六、電視劇史的研究思路
第三節 國產電視劇的發展道路與歷史軌跡
一、“一波三折”——國產電視劇的發展道路
二、“駝峰形”——國產電視劇的歷史軌跡
第二章 中國電視劇導演藝術史論
**節 中國電視劇導演藝術的審美特征
一、電視劇創作藝術的融合性
二、電視劇創作技能的綜合性
三、電視劇創作手法的延展性
第二節 中國電視劇導演的流派與風格
一、電視劇導演藝術的起步時期(1958年-1976年)
二、電視劇導演藝術的復蘇與勃興期(1976年-20世紀末)
三、電視劇導演藝術的創新期(2001年至今)
第三節 導演風格的形成機制
一、導演主體意識的形成
二、導演風格與主體意識的關系辨析
第三章 中國農村題材電視劇發展史論
**節 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的歷史流變
一、新舊對比中的未來展望(20世紀80年代初期)
二、改革陣痛與矛盾呈現(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
三、邊緣狀態下的掙扎與守望(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新世紀初期)
四、重獲生機:農村題材電視劇在時代召喚下的復蘇
第二節 農村題材電視劇文化視角的遷移與文化轉型期的文化策略
一、文化觀照視角的遷移:從單一的政治視角到多元的文化審視
二、文化轉型期農村題材電視劇的文化策略
第三節 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生存現狀與發展前景
一、農村題材電視劇面臨的發展桎梏
二、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發展動力
三、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發展方向
第四節 結語
……
第四章 中國城市題材電視劇發展史論
第五章 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史論
第六章 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發展史論
第七章 中國家庭倫理題材電視劇史論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節選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在康洪雷的作品中烙著強烈的個人氣質和藝術魅力,這與他的生長環境和社會處境有密切的關系?岛槔,1962年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當時,家中有四個孩子,就他一個男孩,他有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在康洪雷眼里,他有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這也是他能形成一種開放灑脫、堅忍不拔、敢于打破常規的性格個性的重要原因。他們家住的毛紡廠院子非常大,住著來自天南海北支援內蒙的人。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家庭的故事都不一樣,生活既雜亂又豐富有趣。康洪雷兒時的同學,有四川人、天津人、東北人,還有蒙古人。這使康洪雷的童年成為一個特別開闊,并且有更多信息量的年月。因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帶來了不同的文化與風俗氣息,使康洪雷在童年增長了更多的見聞。同時,作為軍人的父親,對于康洪雷的性格塑造也有巨大的影響。父親是19兵團的步兵,由于他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經歷過生生死死,在那種環境下,需要一個人迅速地判斷和決定,這些對康洪雷的性格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康洪雷日后導演生涯中的敢于打破常規、敢為人先的氣質埋下了伏筆。對于康洪雷而言,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以及強悍父親傳承下來的那份硬漢的氣質,讓他成為了一介善于自我表達、精于人際溝通的傳播“超人”,因而選擇用人格化的人物塑造方式來諷喻社會。 而康洪雷的導演生涯正如他導演的一出出戲,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再到《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龍文章,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康洪雷自己的影子,或者說康洪雷執導的幾乎每部戲都是他自己的故事?岛槔壮3Uf一句話:“憤怒出詩人——屈原;憤怒出文人——魯迅。其實我的創作一直都在憤怒中進行!痹诳岛槔椎某砷L經歷中,父親的執拗和果敢對他的影響很大,使他具有敢為人先的勇氣,打破常規,不斷探索成為他思維的一個重要定勢。而這種性格特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不被人理解或看好的異類。但正是如此,才有康洪雷在當話劇演員時的執著投入,為了轉正在內蒙電視臺抗戰8年,其中4年沒有工資的日子里,他仍然堅定地認為他所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許三多語)。面對別人的嘲笑與白眼,康洪雷養成了不管不顧的執拗,或是一種憤怒的狀態:我就要活給別人看。于是,他選取的故事都是具有這樣氣質的人或事! 都で槿紵臍q月》、《青衣》、《民工》、《有淚盡情流》、《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是選擇小人物的故事。而康洪雷創造的電視劇人物大多是具有鮮明個性和強悍人格的“超人”,他們也許出身平凡、可能資質平平、甚至是懷才不遇,但他們都有著不甘平凡的追求,并為了這個追求而執著地堅持著、努力著!吧町斨杏泻芏嗳藳]有話語權,他們像鵝卵石一樣,鋪在*下層才使得我們有了堅實的路面。精英不代表大多數,很多人都安靜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一輩子默默無聞,但不代表他們內心沒有一團火。”①無論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還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不務正業的“炮灰團”的團長龍文章,都是一批從草根到超人的叛逆性人物形象,這是康洪雷的一種藝術偏好,這也是他的一種心聲。在康洪雷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他內心的自我宣泄與自我爆發,用“戲如人生”來概括他的作品再準確不過,這也是康洪雷的一種另類的美學追求! ⊥瑫r,康洪雷是用個人化的人物塑造來表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作品如《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都具有很強烈的個人化的藝術特質,而在選擇敘事視角時,他往往選擇*能表達自我意識的鏡頭內的故事人物視角。《激情燃燒的歲月》整個故事都是以兒子石林的視角來翻閱父親這本書,反映了自己從不懂父親,誤解父親,到*后終于理解父親的整個心理歷程,而石林也從一個不懂事世的孩子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人。故事接近尾聲時,石林若有所思地說道:“其實父親就是一本大書,年輕的兒女們有幾個懂得父親。只有等真正長大了以后,再翻開這一本書,才明白什么是父親。我這是切身體驗!币砸粋普通士兵的視角來觀照自己的父親,這是整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的藝術觸角。《士兵突擊》的藝術創作能取得如此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正是以許三多這樣一個*底層的士兵的視角來觸及軍隊的真實生活,通過一個小人物的眼睛來展現軍人的群像,這有別于國內其他同類題材的電視劇作品。 《激情燃燒的歲月》、《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這幾部作品是康洪雷*有代表性,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品,而這幾部作品恰恰都是以一個故事人物的主觀視角去切入故事,不同作品采用同類視角的這種藝術創作思維,正好是我們探尋康洪雷導演創作動機和藝術風格的一把鑰匙。選擇以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視角來敘述故事,無疑對于故事人物的塑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作者簡介
仲呈祥,中央文史館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生于滬,長于蜀,求學立業于北京。曾任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中國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委員、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中國文學組組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兼任南京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院長等職。著有《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合著)、《當代文學散論》、《審美之旅》、《大學影視》、《文苑問路》、《藝苑問道》等學術專著十余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求是》、《文學評論》、《文藝研究》、《藝術百家》等重要報(期)刊上發表論文400余篇,提出了文化功能的氛圍說、寶塔喻和文化化人、藝術養心、貴在自覺的文化建設理論主張。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