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人機融合 人工智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74316
- 條形碼:9787302574316 ; 978-7-302-574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機融合 人工智能 本書特色
指出未來科技的“向善”發展離不開東西方思想的融合。 歸納、總結了人機融合智能基本內容的基本思想。 闡明了智能的本質不是數據、算法、算力和知識。 人機融合智能系統不同于人工智能系統,在于人機融合智能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 智能產品或系統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人機環境系統工程是解決之道。 講解深入淺出、語言通俗,使讀者不僅知其深度、難度,更知其溫度、黏度。 詳細區別了自動化與自主化、智能化以及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書內容全面,與智能未來的發展趨勢一致,內容豐富,覆蓋面廣,概括了計算、感知、認知以及洞察智能的思想。
人機融合 人工智能 內容簡介
隨著近幾十年來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機交互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本書目的是建立以信息流(包括輸入、處理、輸出過程)交互為基礎的人機交互設計與評價思想體系,主要內容包括:人的感覺特性,人的情境認知特性,人的控制特性,人的行為信息分析,以及設計及評價方法、專題研究。
人機融合 人工智能 目錄
第1章 智能的本質 001
一、智能的東西方之源002
二、智能的產生007
三、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015
四、人工智能技術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021
五、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023
六、人工智能的缺陷025
第2章 人機融合智能——站在智能的肩膀上033
一、人機融合智能034
二、人機融合智能的起源及未來發展方向038
三、人機智能既不是人類智能,也不是人工智能039
四、算法的秘密051
五、人機融合智能的應用055
第3章 智能的本質不是數據、算法、算力和知識063
一、智能的本質064
二、一個人機融合智能卡脖子的問題077
三、為什么AI 總是很難落地080
四、智能(包括AI )的副作用082
五、給人類飛行員的一點建議083
第4章 人工智能邁不過去的三道坎086
一、可解釋性:人工智能過不去的**道坎087
二、學習:人工智能過不去的第二道坎091
三、常識:人工智能過不去的第三道坎095
四、智能的**原理097
五、智能不是萬能106
六、人類智能的基石可能真不是數學110
第5章 軍事智能115
一、軍事智能的概念116
二、軍事智能的發展118
三、美軍軍事智能的發展128
四、未來智能化戰爭制勝的關鍵因素139
五、深度態勢感知在智能化戰爭中的挑戰142
第6章 反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研究148
一、軍事領域的反人工智能150
二、反人工智能的本質150
三、反人工智能的必要性152
四、美軍反人工智能的發展153
五、反人工智能與深度態勢感知155
六、反人工智能與人機融合158
七、反人工智能的方法策略161
八、建議163
第7章 深度態勢感知165
一、深度態勢感知:理論緣起167
二、態勢感知的敵人171
三、深度態勢感知解密184
四、意義的建構188
第8章 自主性問題193
一、自主性的發展歷史與現狀194
二、自主的概念及理論起源205
三、自主性的理論表述與模型210
四、自主性問題的思考215
五、自主系統的未來發展與投入方向222
第9章 人機融合智能的反思233
一、有關人機融合智能中人的思考234
二、對現今人機融合智能瓶頸的思考236
三、對未來人機融合智能領域的思考254
四、一場革命正在席卷人機融合智能259
五、人工智能,倫理之問262
第10章 人機融合智能的再思考274
一、人工智能的起源與未來發展方向275
二、人機融合智能未來的關鍵問題277
三、人機融合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279
四、人機融合智能面臨的困難284
五、人機融合智能的難點:深度態勢感知研究291
六、用戶畫像:人與機溝通的橋梁297
第11章 人的智慧和人工智能305
一、智能的思考311
二、人的意識具有目的性323
三、人類智慧的優勢:從已知到未知333
四、從機器學習到學習機器336
五、強人工智能——人的智慧與人工智能握手言和339
六、有關智能的一百個問題341
后記351
參考文獻359
人機融合 人工智能 作者簡介
劉偉:工學博士(博士后),北京郵電大學崗位教授,研究生導師,劍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人機交互、人工智能、用戶可用性系統。近五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及主要參加者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航空基礎科學基金、國家博士點基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11”項目基金等(2007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672181)、2005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00137)、2004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04035033)、2007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華為科研基金(200707019)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pace Medicine & Medical、航空學報、北航學報等國際國內著名刊物上發表文章近5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10余篇,出版專著3部,參與出版專著2部。 目前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Human Factor》(USA)與《心理學報》、《航空學報》特約審稿專家,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會員、中國計算機圖形學會會員、中國航空學會會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