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陳彥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5764
- 條形碼:9787520375764 ; 978-7-5203-757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彥論 本書特色
本書在成書過程中仔細梳理,則可知諸多原本分散的章節可自成其統,具內在的連貫性。各章節之間也相互照應,彼此重心雖有不同,但總體呈現為對陳彥創作“廣大”和“精微”處的細致把握。此書呈現的,也只是其龐大的文學世界的一個部分。
陳彥論 內容簡介
作為兼善戲劇和小說創作的重要作家,陳彥的寫作既得益于極為豐富的生活經驗,亦受惠于底蘊豐厚的中國戲曲和文學傳統。努力在時代總體性的宏闊視域中觀照并處理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經驗,塑造具有時代典范意義的人物形象,且在堅守雅正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融通中國古典傳統,以開出文學的新境界,為陳彥作品的基本特征。《西京故事》《裝臺》《主角》以及新作《喜劇》皆是如此。將現代戲《遲開的玫現》《大樹西遷》《西京故事》及論說文集《說秦腔》與小說文本對讀,可知陳彥整體創作的基本狀態及其所蘊含的觀念和審美表達方式視域拓展的重要意又。本書嘗試在融通“古”“今”“中”“西”,會通“文學”與“藝術”的更具包容性和概括力的新的視野中理解并闡發陳彥作品的文學史價值,抉發其之于中國古典傳統的創造性轉快和創新性發展,以及現實主義康續的重要經驗,進而探討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的“大文學史”觀念的確立及其意義。
陳彥論 目錄
**節 “總體性”與建構的現實主義
第二節 “新人”與“新世界”的雙重可能
第三節 思想和審美資源的多樣化
**章 “古典傳統”與新境界的展開
**節 “四時氣象”與章法布局
第二節 古典思想的多元統合
第三節 “戲”“夢”互證與寓意筆法
第四節 精進之途與超越之境
第五節 余論:“古典傳統”與當代長篇小說的“經典化”
第二章 多元統觀與新“文統”的融通、再造
**節 思想傳統的“古”“今”融通
第二節 審美表現方式的多元統合
第三節 “文”與“藝”的互通
第四節 余論:“返本”以“開新”
第三章 “人”之境況的獨特省思
**節 “日常生活”與人的尊嚴
第二節 “普通生活”的意義問題
第三節 “小人物”的生存本相
第四節 “物”的寓意與“人”之境況的互參
第四章 總體性、生命經驗與民族精神
**節 “總體性世界”書寫的新可能
第二節 人間隨處有乘除
第三節 書寫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
第五章 文學與藝術的融會互通
**節 “道”與“技”的辯證
第二節 “技藝”修習的“內”“外”工夫
第三節 “道”“技”的互通與證成
第四節 朝向“藝術”的“通路”
附錄一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古典轉向”
附錄二 “通三統”與文學史新視域的敞開
附錄三 戲劇與小說的交互影響——在陜西美術博物館的對談
參考文獻
后記
陳彥論 作者簡介
楊輝,1979年9月生,陜西藍田人。文學博士,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西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學術專著《“大文學史”視域下的賈平凹研究》等。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等報刊發表論文八十余篇。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從刊》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柳青文學獎、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陜西文藝評論獎一等獎、陜兩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入選“陜西百名優秀中青年作家藝術家資助計劃”。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