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門(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2934
- 條形碼:9787100192934 ; 978-7-100-19293-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門(精裝) 本書特色
以“門”為意象,書寫六十年代人的成長經歷,以小見大,反映時代變遷。
新書--門(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鄭立波先生隨筆短文約百篇,這些隨筆皆以作者記憶里的一事一物一景為內容,串聯起其五十年來不同階段的人生軌跡。 作者通過觸摸自己走過的歲月,試圖將爬行的、走過的、跑過的一扇扇門,笑過的、哭過的、頭破血流的一道道檻,看過的、遇到的、相擁的一個個人連成了一條線,從而引申出不能忘卻的感恩、紀念和反思。 本書力圖做到形散而神聚,從結構上把人生之門分為五個部分:**部分“把夜關在門外”,是兒時家庭生活狀態的真實回憶;第二部分“回不去的故鄉”,是北方小村莊里的人文故事和變遷;第三部分“清而有味的學門”,是邁出家門后的求學之路;第四部分“徘徊在社會門口”是作者的工作體驗和感悟:第五部分“自然悠得的草木之門”,是對一草一木的感懷。
新書--門(精裝) 目錄
001 門
003 **章 把夜關在外面的門
005 三道門
010 爺娘的背是兒時的床
015 算命
018 真愛是俗氣的
020 做一個溫和的人
023 人生需要講究
026 女兒拔牙
030 家里的那座老鐘
033 笨狗
036 有時候就那么一句話
039 做一個書蟲
043 以詩詞為心
046 有一種依附叫“票”
052 窮人的孩子穿大鞋
055 人生的刻度
058 沒有傘的孩子
059 第二章 回不去的門
061 故鄉是對兒時的念
068 地主的女兒
072 擠在一起的溫暖
076 當小偷
079 占錯了埝兒
081 藥當糖吃
083 丟“官”記
087 無悔的幫忙
090 黑夜里的小推車
093 第三章 清而有味的門
095 魂在南開
101 雨中清華
104 愉色生婉容
107 八十年代的高中老師
110 知識無媚骨
112 清而有味
116 “紅肥綠瘦”了嗎?
119 第四章 門里有門的門
121 往事并非如煙
124 人在驢途
128 笑不成笑
130 會議的門道
134 拜神
135 蟻多咬不死象
137 有一種聰明叫偽善
140 逆行者
142 高鐵內的味道
148 請把你的大嗓門調低
151 兩橫藏乾坤
153 酒場當官場
155 心大之人
158 諸葛亮的“獨”
160 戲里看人生
162 陌生的熟人
164 均值的貧困是低層次的幸福
166 心不能沒有主人
170 內心可以混亂但不能骯臟
172 幸福是活給自己的
174 愛無法打敗
176 走出來的眼界
179 你的大名人家不知
183 消失的“洋”貨名
185 別在夢里苦了自己
188 寂寞是內心與世俗的對抗
191 不要被一時的孤寂打敗
193 群聚守口,獨居守心
196 與誘惑對弈
200 誰是誰靈魂的擺渡人
203 每個人都可以是一部書
206 人生多是不經意間的積累
208 別把自己活成假設
210 不確定性是*大的貧
213 世界永遠不是黑白兩面
216 別讓看不慣蒙了眼
219 忠孝可以兩全
222 且行且從容
225 熬你
231 酒鬼老彭
236 尊嚴是一個人給自己的禮物
241 排隊
244 隱忍是人生的一部分
247 第五章 草木搖曳的門
249 人在草木間
252 春天的尾巴
255 雨的滋味
257 秋不識愁
259 初冬的霜
262 守候安靜
265 麻雀的邊界
267 高和低的視野
269 與大樹相伴
274 世間總有那么點兒缺憾
277 什么也比不過自由的呼吸
279 友如茶
282 愛好的意義在于好玩
285 “地主”情結
新書--門(精裝) 節選
【1】小時候,村里各家的門都差不多,串來串去都是家門,恍惚間常把鄰家當自家。早開晚閉,只為把夜關在外面。 長大了,始知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門。有大有小,小門好進,大門難進,門越大越難進。世人大多向往高大的門,恨不得自家的門就是天安門。 每一個門,都有歲月的故事,進進出出的道道轍,總會被后來進進出出的人抹平。一開一閉間,無論多么風光的人,總有一天就會被關在門外! 站在歷史長河中,風風雨雨,滄桑巨變,才發現:無論門大門小,就是一個門。——《門》 【2】進出三道門是我人生的**課,從爬著過門檻,到自己扶著門框蹣跚走出家門,再到蹦著跳著跑出家門,一次又一次跑進跑出,曾一不小心被門檻絆倒,摔得滿嘴是血,也曾光顧著往里跑,撞到緊閉的門上,恍惚間滿眼金光。如今,我家的三道門早已不見蹤影,兒時記憶也漸漸模糊了。但出來進去、進去出來的情景依稀就在眼前,爹娘的乳名呼喚仍在耳畔,還有那大門樓天天上演的一場場沒有排演過的社戲。——《三道門》 【3】真正愛生活有智慧的人總是坦然接受缺憾。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無論自我如何努力,如何善良,總有一些高山大川無法抵達,總有一些人難以揣摩,總有一些事情無法完成,總有一些情感難如所愿。就如白天黑夜、月圓月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也不可能總是陽光燦爛。南懷瑾先生說,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缺憾的世界。像曾國藩在晚年,就為他的書房命名為“求闕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圓滿。太圓滿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一點兒缺憾。——《世間總有那么點兒缺憾》
新書--門(精裝) 作者簡介
鄭立波,山東青州人,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博士后,F任大眾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高級記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