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培根隨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3538
- 條形碼:9787533963538 ; 978-7-5339-635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培根隨筆 本書特色
本書是名著閱讀力養成叢書之一,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隨筆集。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散文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培根的隨筆語言簡潔,文筆優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
培根隨筆 內容簡介
培根的《隨筆集》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一塊瑰寶。這是一部博學之書,內容涵蓋文學、史學、哲學、神話、宗教等方面。這也是一本智慧之書,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就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啟迪智慧,啟悟人生。這更是一本大手筆之書。培根散文與莎士比亞詩歌齊名,篇幅短小,文筆優美,自然簡潔,引人入勝。
培根隨筆 目錄
談美
談旅游
談友誼
談父母和子女
談逆境
談利己的聰明
談假聰明
談稱贊
談虛榮
談報復
談大膽
談猜疑
談談吐
談真理
談死亡
談偽裝和掩飾
談嫉妒
談愛情
談狡猾
談革新
談做事敏捷
談國家的真正強盛
談財富
談預言
談野心
談宮廷娛樂活動
談人的本性
談習慣與教育
談運氣
談殘疾
談建筑
談交涉
談隨從和朋友
談榮耀和名譽
談司法
談憤怒
談變遷
談律師
談黨派
談園林
談消費
談禮節和尊敬
談結婚與獨身
談保健之道
談青年和老年
閱讀測評
閱讀拓展
培根隨筆 節選
淡學問 學問可以用來自我陶醉、施展才華和增長能力。*主要的是自我陶醉,那存在于獨自一人的沉思默想中;施展才華存在于交談中;增長能力則存在于分析事物和處理事務中。老練的人善于實踐,能把每一個細節加以剖析,但要全面考慮、全面策劃、全面安排,并取得*好的結果,那就得有學問的人才能辦到。在做學問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那是一種懶懶散散的表現;過多炫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華,又難免給人裝腔作勢的印象;完全用書本的教條分析事物,則又成了迂腐的學究。一個完美的人是靠經驗才能完美的。天生的才能也需要學習才能完美,就像天然的植物一樣,需要陽光和雨露的滋潤。而學問本身如果不聯系實際經驗,在指導實踐方面就會顯得十分空泛。狡猾的人輕視學問,頭腦簡單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學問本身并不教你如何運用學問,運用學問是一種智慧,一種存在于學問之外又高于學問的智慧,只有靠觀察才能得到的智慧。讀書不是為了故意找作者的碴,但也不要認為作者的話應該全盤接受;讀書也不是為了尋找一些夸夸其談的資本,而是為了讓我們用來分析一些事,思考一些事。 有些書是讓我們粗粗品嘗一下的,有些書是讓我們囫圇吞棗的,只有不多的幾本書是讓我們細細咀嚼加以消化的。有的書只要讀其中的幾個章節,有的書不必細心地讀,只有少數幾本書要從頭到尾讀,讀得很用功、很用心。 有些書可以讓別人替你讀,讓他替你做些摘記,不過那得是些無關緊要、價值不高的書,否則的話,做摘記也就像給水蒸餾一樣,雜質是去掉了,味道也沒有了。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敏捷,而寫作使人精確。因此,一個人如果很少動筆,那他就得有很好的記憶力;一個人如果很少跟人交談,那他就得有些急智;一個人如果讀書很少,那他就得很狡猾,掩飾他的不懂裝懂。歷史使人聰明,數學使人嚴密,自然哲學使人淵博,倫理學使人穩重,邏輯修辭學使人能言善辯。這就是所謂“學習形成氣質并影響氣質”。先天不足后天補,一個人要不是智力方面有什么停滯和阻礙,只要學習得法,是一定能學有所成的。就像一個人有病,可以做些相應的運動。滾球有益于睪丸和腎,射箭有益于胸肺,慢跑有益于腸胃,騎馬有益于頭腦等等。所以一個人不能專心致志的話,就讓他去學習數學,因為演算過程中稍有走神,就得從頭再來一遍;如果一個人的智力不善于區分或找到差異,那就讓他去學習經院哲學家的文章,因為這些人都是很嚴謹的;要是一個人不善于推敲,不善于用一件事去證實和說明另一件事,那就讓他去學習律師的案卷。所以,智力上的種種不足總能找到一個彌補的藥方。 談 美 美德好比是珍貴的寶石,只需要用普通材料鑲嵌。*高尚的美德在一個普通人身上,盡管那個人的容貌并不出眾,但依然表現出氣度端莊,絲毫不比一些一表人才的人遜色。我們差不多總能看到,有些容貌出眾的人,卻跟美德格格不入,仿佛造物主在造他們的時候,忙中出錯,沒有把美德加在他們身上。因此,這些人即使看上去造詣很深,也是胸無大志,他們鉆研的只是做事的技能,而不是美德。不過這種情況也不總是如此,因為奧古斯都·愷撒、羅馬的韋帕薌、法國“英俊的”腓力四世、英王愛德華四世、雅典的亞希比德、波斯王伊斯梅爾都是精神高尚的人,卻也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 …… P1-4
培根隨筆 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散文作家、政治家。這位不朽的巨人是一位全才、多面手,他不僅在文學、哲學上有頗深的造詣,在自然科學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是一位并不多見的文理雙全的學者,是馬克思口中的“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于倫敦一個高級官員家庭。他的父親尼古拉·培根爵士貴為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這樣顯赫的出身,讓培根很早就有了出入宮廷的機會。他曾擔任掌璽大臣和大法官的職位。臨近晚年,培根脫離了政治活動,開始專門從事不同的學術研究。 弗朗西斯·培根是新貴族的思想代表,他反對君權神授和君權無限,主張限制王權;擁護清教,主張改革,但反對革命。培根反對經院哲學,提出知識就是力量。他是第一個意識到科學及科學方法論的歷史意義,并且通過分析和確定的方法來表達它的應用方式,給予科學運動新的發展方向和動力的哲學家。在哲學上,他提出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一系列原則,認為感覺是認識的開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識的泉源。他重視制定系統的歸納邏輯,強調實驗對認識的作用。160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學術的進展》,這也是詮釋他的見解的第一本通俗讀物。主要論述“學問和知識的功效,兼及增廣知識的價值和榮耀”。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論》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這部著作基本上是號召人們采用實驗調查法,哲學家把它看成是從古代唯物論向近代唯物論轉變的先驅。培根計劃分六個部分來寫一部巨著《偉大的復興》,直到他去世時這個計劃也沒有完成。 培根也是優秀的散文家,他在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文筆優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