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2593
- 條形碼:9787533962593 ; 978-7-5339-625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本書特色
★直擊家庭教育痛點,囊括早戀、追星、網癮、拖延癥等諸多教育難題。 ★輕松易讀,36個教育問題,50+真實案例,融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于一體 ★可操作性強,提供問題解決方案,讓家長即學即用 ★配套有聲課程:《孫云曉·36堂教育通識課》 ★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手把手教你培養習慣好、情商高、會學習的孩子!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內容簡介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一書精選擇取與兒童學習力養成和潛能開發相關的代表性話題,從激發能量、培養主動性、學會玩耍、學會閱讀、學會交友、學會理財、逆商培養、環境營造等極具代表性的12個話題入手,針對父母*關心在意的常見問題,運用現代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創造性地提出了非常具有實操性的“好父母成功錦囊”,并以大量鮮活的實際案例穿插其中,旨在通過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為父母提升自身的教育素養提供借鑒和指導,手把手地教會廣大父母如何培養習慣好、情商高、會學習的孩子。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目錄
01 激發孩子內心的能量
幫助孩子走出“習得性無助”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積極正面的“解釋風格”
真正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好父母成功錦囊I
02 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兩顆種子
想方設法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人生的成敗在于自制
好父母成功錦囊II
03 孩子貪玩?不但沒關系,還要狠狠玩!
玩是孩子的權利,也是孩子的天性
別讓父母的過度玩樂分了孩子的心
會“玩”的兒童才是健康兒童
用有效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
好父母成功錦囊III
04 如何開展家庭閱讀?
愛讀書的孩子更易成功
主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一定要講究方法
好父母成功錦囊IV
05 孩子的社交課該怎么上?
父母不宜過多干預孩子的交友活動
給孩子上社交課前需要明確的三個原則
怎么為孩子上好社交課
好父母成功錦囊V
06 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什么樣的榜樣?
什么樣的父母才是孩子的好榜樣
怎樣做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好父母成功錦囊VI
07 財商的培養如何從小做起?
培養孩子的財商是每個現代家庭的必修課
讓孩子學會合理消費
好父母成功錦囊VII
08 抗挫折教育就是給孩子制造困境嗎?
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
“抗挫折教育”該怎么做
好父母成功錦囊VIII
09 什么樣的家庭能讓孩子幸福成長?
民主權威型家庭
專制型家庭
寬容型家庭
忽視型家庭
好父母成功錦囊IX
10 家有追星少年,該干涉嗎?
孩子追星天然合理
狂熱追星不宜放任
給父母支招
好父母成功錦囊X
11 “網癮少年”的春天在哪里?
別讓網癮毀了孩子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有網癮
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好父母成功錦囊XI
12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愛情觀?
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帽子
幫孩子樹立健康的愛情觀
讓孩子從小受到愛的陶冶
好父母成功錦囊XII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節選
幫助孩子 走出“習得性無助” 什么是“習得性無助”呢?就是當一個人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好幾次以后,他就會在心里告訴自己:我以后還會在這兒絆倒的,我是躲不過這道坎兒的。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總是在同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可能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事實上,屢次失敗并不是因為這個人不行,而可能是因為他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會對一個人形成強烈的負面影響,它會讓一個人在心靈上把自己禁錮起來,并且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好給自己一個放棄繼續嘗試的借口。比如說,有些孩子考試總是考砸,他就會自我催眠說:“因為我腦子不聰明,所以我考得差。” 哪一位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但是,當孩子對您的期待感到痛苦的時候,您該怎樣做呢? 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這個故事涉及一位優秀的父親。 這個父親是一位主任醫師,名叫陳福坤。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曾經是復旦大學生物系遺傳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后來去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二女兒高中畢業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后又攻讀了碩士學位,如今留校任教。 陳醫生談到,他的兩個女兒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都很喜歡讀書,而且心很靜,酷愛埋頭做學問。因此,他們夫妻倆也常常鼓勵孩子多學習。尤其是大女兒,1994年,她身患重病,在國內治病休養兩年后,仍堅持要去讀博士學位。雖然心疼,但做父親的還是尊重女兒的選擇,因為在女兒看來學習是件快樂的事。 陳醫生也談到了他的兒子。他說兒子與兩個姐姐不一樣,讀高中時,貪玩、心靜不下來的情況日益顯露.。陳福坤也曾試圖引導和教育,但收效不大。兒子在高考時,僅十多分之差沒有上線。開始,陳福坤決定讓兒子補習一年再考。但補習了三個月之后,他發現兒子實在沒有興趣,于是便決定尊重兒子的選擇,讓兒子參加工作,在市人民醫院做醫療器械維修的工作。兒子很喜歡這份工作,工作起來踏踏實實,也做出了不少成績。 現在,每當談起當時的情況,兒子都對父母充滿了感激之情,因為他覺得父母當初非常尊重他自己的選擇。 說起自己的家庭教育,陳醫生說:“在孩子的未來發展問題上,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來鼓勵和引導其成長。孩子確實是塊讀書的料,作為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讀下去。孩子不具備升學的條件,千萬不能逼,我們只能鼓勵孩子上進,尊重孩子的選擇。另外,要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失敗,面對困難。記得兒子考不上大學時也很喪氣,兩個姐姐都考上了重點大學,而自己連普通大學都沒有考上。我們就與兒子溝通,千方百計減輕兒子的精神負擔,講明一個人成才不止上大學這一座‘獨木橋’,只要努力,腳下有路千萬條,要以平常心來看待成才。” 這位父親可以說是智者,他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尊重了孩子的實際情況,這樣才有了和諧的家庭、幸福的孩子。因此我要說,教育應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理想當成孩子的理想,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樣很有可能扼殺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習得性無助”的困擾,也不要太擔心,對于這種困境,心理學家有專門的應對方法。怎么幫助孩子走出“習得性無助”,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呢?父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矯正他們的“解釋風格”。 孩子的健康成長 離不開積極正面的“解釋風格” “解釋風格”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解釋問題的角度和觀念,它分為“積極性解釋”和“消極性解釋”,看字面意思你就能理解這兩種“解釋風格”的差別。孩子從幼年開始,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解釋風格”,這個將會影響他未來的“三觀”,如果他在兒時的“消極性解釋”沒有被及時矯正過來,那么他往后的人生也會被這種解釋風格連累。 P3-5
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作者簡介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曾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 孫云曉自1973年起從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至今。1995年以來,他先后主持了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向孩子學習、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系列調查等多項課題研究。尤其是他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和十一五規劃課題,關于少年兒童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孫云曉主要教育作品:《夏令營中的較量》、《習慣決定孩子一生》、《用心教養----孫云曉與中外心理學名家對話》、《孩子,別慌》、《好好做父親》、《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孫云曉教育作品集》(8卷)等。他的作品曾獲中國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 孫云曉的一系列教育觀點受到廣泛關注。如:“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展兒童”、“應試教育必然導致教育荒廢”、“關系好壞決定教育成敗”、“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