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5866
- 條形碼:9787030675866 ; 978-7-03-06758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 本書特色
海洋管理人員、從事海洋資源配置的專家學者和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關注海洋事業發展的社會人士。
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當前我國海洋空間開發利用現狀、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自然資源部職責,構建海洋空間利用計劃理論體系,并基于當前海洋空間資源管理需求,設計海洋空間利用計劃制度體系。本書可供相關專業研究人員、高校學生閱讀參考和使用。
海洋空間規劃與海岸帶管理 目錄
目錄
第1章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1
1.1 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立”與“破” 1
1.2 基本理念?總體構想與保障性改革措施 3
1.2.1 現行規劃體系存在的問題 4
1.2.2 重構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意義 4
1.2.3 重構空間規劃體系的基本理念 5
1.2.4 空間規劃體系總體構想 7
1.2.5 保障性改革措施 9
1.2.6 結語 10
1.3 基于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分區體系 11
1.3.1 新時期國土空間分區的基本思路 11
1.3.2 建議搭建“四區三線”為框架的全域國土空間分區體系 12
1.4 海洋國土空間新布局理論框架 14
1.4.1 引言 14
1.4.2 海洋空間布局理論的發展歷程 14
1.4.3 新形勢下傳統海洋經濟布局理論研究的局限 15
1.4.4 海洋空間新布局理論框架 17
1.4.5 結語 19
第2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20
2.1 用途管制:向全域全類型國土空間拓展 20
2.1.1 國土空間開發粗放?無序?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 20
2.1.2 破除當前資源環境瓶頸,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21
2.1.3 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構建整體性管制制度 21
2.2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22
2.2.1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作用機制 22
2.2.2 用途管制制度構建的相關建議 23
2.3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 24
2.3.1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的制度構架 25
2.3.2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困境 26
2.3.3 新時期海域空間用途管制的發展方向 28
2.4 海洋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 29
2.4.1 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重構的基本邏輯 30
2.4.2 海洋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的初步構想 32
2.4.3 政策思考與建議 34
2.5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 36
2.5.1 研究與實踐進展 36
2.5.2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的內涵與使命 39
2.5.3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制度框架設計 41
2.5.4 結語 44
2.6 陸海統籌與國土空間準入制度 45
2.6.1 潮間帶存在地類交叉?生態破壞等問題 46
2.6.2 有必要為潮間帶制定空間準入制度 46
2.6.3 兼顧不同管理要求分類實施準入政策 47
第3章“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與“基本養殖區”制度 49
3.1 “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制度研究 49
3.1.1 建立“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制度的必要性 49
3.1.2 我國基本自然資源利用面臨的問題突出 49
3.1.3 建立“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的主要建議 50
3.2 “基本自然資源區”制度研究 51
3.2.1 研究背景 52
3.2.2 制度基礎 52
3.2.3 “基本自然資源區”制度 54
3.2.4 結語 58
3.3 海洋功能區劃“基本養殖區”的內涵解析及選劃思路 59
3.3.1 “基本養殖區”概念 59
3.3.2 選劃“基本養殖區”的意義 61
3.3.3 海洋功能區劃“基本養殖區”選劃思路 62
3.3.4 結語 64
3.4 全國基本養殖用海需求空間預測 65
3.4.1 材料與方法 66
3.4.2 計算過程與結果 68
3.4.3 結果檢驗與分析 73
3.4.4 討論 74
3.5 沿海省(區?市)基本養殖用海需求空間預測 76
3.5.1 材料與方法 76
3.5.2 計算過程與結果 78
3.5.3 結語 82
第4章海岸帶綜合管理 84
4.1 海岸帶立法與規劃 84
4.1.1 海岸帶管理的突出問題 84
4.1.2 海岸帶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典型區域 85
4.1.3 海岸帶綜合管理是實現陸海統籌的必然選擇 86
4.1.4 推進海岸帶陸海統籌管理改革的建議 87
4.2 海岸帶脆弱性評價方法 87
4.2.1 評價方法及指標權重確定 88
4.2.2 應用研究——以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為例 92
4.2.3 結語 94
4.3 海岸線資源管理 95
4.3.1 海岸線管理問題凸現 95
4.3.2 海岸線資源價值未受到重視 95
4.3.3 將海岸線納入海域使用論證體系 96
4.4 海岸線退出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96
4.4.1 海岸線退出機制 97
4.4.2 海岸線退出的現實困境 98
4.4.3 建立海岸線退出機制的思路 99
4.4.4 完善海岸線退出機制的建議 101
4.4.5 結語 102
第5章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功能區劃 104
5.1 海洋生態系統完整性與功能維持 104
5.1.1 引言 104
5.1.2 內涵剖析 104
5.1.3 應用探索 107
5.1.4 結語 109
5.2 生態干擾理論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 110
5.2.1 概念界定與特性剖析 110
5.2.2 生態干擾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意義 112
5.2.3 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 112
5.3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底功能區劃初步構想 115
5.3.1 海底功能區劃概念與特征分析 115
5.3.2 整體思路設計與分類研究 116
5.3.3 對策建議 120
5.3.4 結語 121
5.4 基于生態系統的養殖用海集約化布局對策研究 122
5.4.1 養殖用海布局問題分析 122
5.4.2 不同尺度的養殖用海集約化布局研究 123
5.4.3 結論 125
5.5 區域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方法及應用 126
5.5.1 養殖用海特征分析 127
5.5.2 養殖用海集約利用內涵 128
5.5.3 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方法 128
5.5.4 我國沿海地區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 131
5.5.5 討論 133
5.6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的管理應用 134
5.6.1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的發展歷程 135
5.6.2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研究 137
5.6.3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前景展望 137
5.7 愛爾蘭海域多用途區劃的啟示 140
5.7.1 愛爾蘭海和MZIS簡介 140
5.7.2 MZIS的研究背景 141
5.7.3 MZIS的具體分析 141
5.7.4 對我國制定海洋規劃的啟示 143
5.7.5 對策和建議 144
第6章海域管理與保護 146
6.1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內涵 146
6.1.1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46
6.1.2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背景 147
6.1.3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內涵 148
6.1.4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原則 149
6.1.5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50
6.1.6 結論 151
6.2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框架 152
6.2.1 關鍵概念探討 153
6.2.2 海洋資源資產確認與計量 155
6.2.3 海洋資源負債確認與計量 159
6.2.4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框架 160
6.2.5 結語 161
6.3 國外海底電纜管道違法行為處罰對我國的啟示—以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為例 162
6.3.1 我國海底電纜管道處罰規定現狀 163
6.3.2 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海底電纜管道違法行為處罰經驗 166
6.3.3 國內外規定對比與經驗借鑒 168
6.3.4 結語 169
6.4 我國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與保護 170
6.4.1 海底電纜用海現狀 171
6.4.2 產業用海矛盾與海域空間資源配置 173
6.4.3 海底電纜用海策略 173
6.4.4 結語 175
6.5 海洋沉積物修復 176
6.5.1 我國海洋沉積物及污染概況 177
6.5.2 海洋沉積物污染修復方法 177
6.5.3 海洋沉積物修復技術發展方向展望 182
6.5.4 結語 183
6.6 海洋生態補償概念內涵研究與制度設計 185
6.6.1 問題分析 185
6.6.2 概念內涵界定 186
6.6.3 實踐應用探索 188
6.6.4 制度設計 190
6.6.5 小結 191
6.7 立體化開發的海域資源配置方法 192
6.7.1 研究現狀與實踐進展 192
6.7.2 海域空間使用特征分析 194
6.7.3 海域資源立體化配置方法與評價 196
6.7.4 小結 198
6.8 海域使用貢獻率 199
6.8.1 研究進展與內涵探討 199
6.8.2 測算模型構建 200
6.8.3 海域使用貢獻率實證分析 201
6.8.4 結論 204
第7章海島保護規劃制度 206
7.1 青島市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 206
7.1.1 規劃背景與規劃定位 206
7.1.2 市縣級海島規劃編制技術要求 207
7.1.3 青島市海島規劃編制框架 207
7.1.4 建議 210
7.2 廟島群島海島保護規劃 211
7.2.1 廟島群島區域特征分析 211
7.2.2 海島保護規劃研究背景 212
7.2.3 多用途分區的初步方案?邊界和分區方法 213
7.2.4 廟島群島功能分區 214
7.2.5 結語 215
7.3 海島開發與保護多維決策方法 216
7.3.1 概念界定與方法研究 216
7.3.2 案例應用 221
7.3.3 結語 223
7.4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方法223
7.4.1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的理論基礎 224
7.4.2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的基礎模型構建及方法研究 224
7.4.3 引入時間變量的島群開發時序優化模型完善 227
7.4.4 結語 228
7.5 島群旅游開發資源優化配置方法 229
7.5.1 島群旅游資源優化配置研究的必要性 230
7.5.2 島群開發旅游資源配置的馬爾可夫過程模型構建及優化方法研究 231
7.5.3 基于馬爾可夫過程的島群開發旅游資源配置優化模型應用 233
7.5.4 結語 234
7.6 無居民生態島建設評價體系 235
7.6.1 模型選擇 236
7.6.2 評價方法 236
7.6.3 示范應用——以大洲島為例 240
7.6.4 結論 241
第8章陸海統籌 243
8.1 陸海統籌與海洋強國 243
8.
第1章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1
1.1 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立”與“破” 1
1.2 基本理念?總體構想與保障性改革措施 3
1.2.1 現行規劃體系存在的問題 4
1.2.2 重構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意義 4
1.2.3 重構空間規劃體系的基本理念 5
1.2.4 空間規劃體系總體構想 7
1.2.5 保障性改革措施 9
1.2.6 結語 10
1.3 基于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分區體系 11
1.3.1 新時期國土空間分區的基本思路 11
1.3.2 建議搭建“四區三線”為框架的全域國土空間分區體系 12
1.4 海洋國土空間新布局理論框架 14
1.4.1 引言 14
1.4.2 海洋空間布局理論的發展歷程 14
1.4.3 新形勢下傳統海洋經濟布局理論研究的局限 15
1.4.4 海洋空間新布局理論框架 17
1.4.5 結語 19
第2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20
2.1 用途管制:向全域全類型國土空間拓展 20
2.1.1 國土空間開發粗放?無序?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 20
2.1.2 破除當前資源環境瓶頸,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21
2.1.3 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構建整體性管制制度 21
2.2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 22
2.2.1 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作用機制 22
2.2.2 用途管制制度構建的相關建議 23
2.3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 24
2.3.1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的制度構架 25
2.3.2 海域空間用途管制困境 26
2.3.3 新時期海域空間用途管制的發展方向 28
2.4 海洋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 29
2.4.1 自然資源管理制度重構的基本邏輯 30
2.4.2 海洋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的初步構想 32
2.4.3 政策思考與建議 34
2.5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 36
2.5.1 研究與實踐進展 36
2.5.2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的內涵與使命 39
2.5.3 海洋空間利用年度計劃制度框架設計 41
2.5.4 結語 44
2.6 陸海統籌與國土空間準入制度 45
2.6.1 潮間帶存在地類交叉?生態破壞等問題 46
2.6.2 有必要為潮間帶制定空間準入制度 46
2.6.3 兼顧不同管理要求分類實施準入政策 47
第3章“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與“基本養殖區”制度 49
3.1 “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制度研究 49
3.1.1 建立“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制度的必要性 49
3.1.2 我國基本自然資源利用面臨的問題突出 49
3.1.3 建立“自然資源基本利用區”的主要建議 50
3.2 “基本自然資源區”制度研究 51
3.2.1 研究背景 52
3.2.2 制度基礎 52
3.2.3 “基本自然資源區”制度 54
3.2.4 結語 58
3.3 海洋功能區劃“基本養殖區”的內涵解析及選劃思路 59
3.3.1 “基本養殖區”概念 59
3.3.2 選劃“基本養殖區”的意義 61
3.3.3 海洋功能區劃“基本養殖區”選劃思路 62
3.3.4 結語 64
3.4 全國基本養殖用海需求空間預測 65
3.4.1 材料與方法 66
3.4.2 計算過程與結果 68
3.4.3 結果檢驗與分析 73
3.4.4 討論 74
3.5 沿海省(區?市)基本養殖用海需求空間預測 76
3.5.1 材料與方法 76
3.5.2 計算過程與結果 78
3.5.3 結語 82
第4章海岸帶綜合管理 84
4.1 海岸帶立法與規劃 84
4.1.1 海岸帶管理的突出問題 84
4.1.2 海岸帶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典型區域 85
4.1.3 海岸帶綜合管理是實現陸海統籌的必然選擇 86
4.1.4 推進海岸帶陸海統籌管理改革的建議 87
4.2 海岸帶脆弱性評價方法 87
4.2.1 評價方法及指標權重確定 88
4.2.2 應用研究——以黃河三角洲海岸帶為例 92
4.2.3 結語 94
4.3 海岸線資源管理 95
4.3.1 海岸線管理問題凸現 95
4.3.2 海岸線資源價值未受到重視 95
4.3.3 將海岸線納入海域使用論證體系 96
4.4 海岸線退出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96
4.4.1 海岸線退出機制 97
4.4.2 海岸線退出的現實困境 98
4.4.3 建立海岸線退出機制的思路 99
4.4.4 完善海岸線退出機制的建議 101
4.4.5 結語 102
第5章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功能區劃 104
5.1 海洋生態系統完整性與功能維持 104
5.1.1 引言 104
5.1.2 內涵剖析 104
5.1.3 應用探索 107
5.1.4 結語 109
5.2 生態干擾理論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 110
5.2.1 概念界定與特性剖析 110
5.2.2 生態干擾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意義 112
5.2.3 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 112
5.3 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底功能區劃初步構想 115
5.3.1 海底功能區劃概念與特征分析 115
5.3.2 整體思路設計與分類研究 116
5.3.3 對策建議 120
5.3.4 結語 121
5.4 基于生態系統的養殖用海集約化布局對策研究 122
5.4.1 養殖用海布局問題分析 122
5.4.2 不同尺度的養殖用海集約化布局研究 123
5.4.3 結論 125
5.5 區域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方法及應用 126
5.5.1 養殖用海特征分析 127
5.5.2 養殖用海集約利用內涵 128
5.5.3 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方法 128
5.5.4 我國沿海地區養殖用海集約利用評價 131
5.5.5 討論 133
5.6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的管理應用 134
5.6.1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的發展歷程 135
5.6.2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在養殖用海管理上的應用研究 137
5.6.3 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前景展望 137
5.7 愛爾蘭海域多用途區劃的啟示 140
5.7.1 愛爾蘭海和MZIS簡介 140
5.7.2 MZIS的研究背景 141
5.7.3 MZIS的具體分析 141
5.7.4 對我國制定海洋規劃的啟示 143
5.7.5 對策和建議 144
第6章海域管理與保護 146
6.1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內涵 146
6.1.1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46
6.1.2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研究背景 147
6.1.3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內涵 148
6.1.4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原則 149
6.1.5 編制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50
6.1.6 結論 151
6.2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框架 152
6.2.1 關鍵概念探討 153
6.2.2 海洋資源資產確認與計量 155
6.2.3 海洋資源負債確認與計量 159
6.2.4 海洋資源資產負債表框架 160
6.2.5 結語 161
6.3 國外海底電纜管道違法行為處罰對我國的啟示—以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為例 162
6.3.1 我國海底電纜管道處罰規定現狀 163
6.3.2 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海底電纜管道違法行為處罰經驗 166
6.3.3 國內外規定對比與經驗借鑒 168
6.3.4 結語 169
6.4 我國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與保護 170
6.4.1 海底電纜用海現狀 171
6.4.2 產業用海矛盾與海域空間資源配置 173
6.4.3 海底電纜用海策略 173
6.4.4 結語 175
6.5 海洋沉積物修復 176
6.5.1 我國海洋沉積物及污染概況 177
6.5.2 海洋沉積物污染修復方法 177
6.5.3 海洋沉積物修復技術發展方向展望 182
6.5.4 結語 183
6.6 海洋生態補償概念內涵研究與制度設計 185
6.6.1 問題分析 185
6.6.2 概念內涵界定 186
6.6.3 實踐應用探索 188
6.6.4 制度設計 190
6.6.5 小結 191
6.7 立體化開發的海域資源配置方法 192
6.7.1 研究現狀與實踐進展 192
6.7.2 海域空間使用特征分析 194
6.7.3 海域資源立體化配置方法與評價 196
6.7.4 小結 198
6.8 海域使用貢獻率 199
6.8.1 研究進展與內涵探討 199
6.8.2 測算模型構建 200
6.8.3 海域使用貢獻率實證分析 201
6.8.4 結論 204
第7章海島保護規劃制度 206
7.1 青島市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 206
7.1.1 規劃背景與規劃定位 206
7.1.2 市縣級海島規劃編制技術要求 207
7.1.3 青島市海島規劃編制框架 207
7.1.4 建議 210
7.2 廟島群島海島保護規劃 211
7.2.1 廟島群島區域特征分析 211
7.2.2 海島保護規劃研究背景 212
7.2.3 多用途分區的初步方案?邊界和分區方法 213
7.2.4 廟島群島功能分區 214
7.2.5 結語 215
7.3 海島開發與保護多維決策方法 216
7.3.1 概念界定與方法研究 216
7.3.2 案例應用 221
7.3.3 結語 223
7.4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方法223
7.4.1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的理論基礎 224
7.4.2 島群開發時序優化的基礎模型構建及方法研究 224
7.4.3 引入時間變量的島群開發時序優化模型完善 227
7.4.4 結語 228
7.5 島群旅游開發資源優化配置方法 229
7.5.1 島群旅游資源優化配置研究的必要性 230
7.5.2 島群開發旅游資源配置的馬爾可夫過程模型構建及優化方法研究 231
7.5.3 基于馬爾可夫過程的島群開發旅游資源配置優化模型應用 233
7.5.4 結語 234
7.6 無居民生態島建設評價體系 235
7.6.1 模型選擇 236
7.6.2 評價方法 236
7.6.3 示范應用——以大洲島為例 240
7.6.4 結論 241
第8章陸海統籌 243
8.1 陸海統籌與海洋強國 243
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