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母親的市民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0260
- 條形碼:9787537860260 ; 978-7-5378-602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母親的市民之路 本書特色
身份差異導致的焦慮感是特別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綜合癥。本文中的母親為了完成身份的蛻變,在漫漫時光中頑強忍耐。其間工作、婚姻、房產等各種問題和夫妻、子女、鄰里、同事等各種關系密集交織,大時代中一個普通家庭的真實境遇得以生動凸顯,中國式的人情事理也纖毫畢現,令人感慨萬端。 ——首屆“孫犁散文獎”獲獎作品 《母親的市民之路》授獎詞 張暄大多以溫煦平和的態度講述世俗人生的故事,呈現平常人的心境。他深諳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方式,語淺情深,樂景悲情,七分留白,越是令人側目心驚的苦,越用平靜的心去看待,用冷靜老成的語言敘述。他*拿手的文學技巧是準確,不肥不瘦地描寫,不過不虧地抒情,有時他的準確顯得冷酷無情,如同伍德標榜的好作家一樣,張暄是生活的嚴肅觀察者。 ——青年評論家 李蔚超
母親的市民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三輯收錄了張暄近年來創作的散文作品十九余篇, 其中《母親的市民之路》曾獲得全國**屆“孫犁散文獎”。該書主要內容包括“母親的市民之路 ; 同學沈寬闊 ; 與老樊閑坐 ; 女教師 ; 臨時工陳鐘 ; 生逝無依等。
母親的市民之路 目錄
母親的市民之路/13
我家的烈士/31
同學沈寬闊/36
瑞豆餅回家的爺爺/51
與老樊閑坐/56
女教師/61
臨時工陳鐘/71
生逝無依/93
邂逅/100
物的敘述/105
防盜門/116
自行車 / 123
在大學圖書館的樓頂上 / 133
原平筆會札記 / 141
世相三題 / 144
讀書隨筆三題 / 152
警事隨筆三題 / 162
人生與文字的攀升 / 172
女性日常經驗的深邃表達 / 182
后記 / 190
母親的市民之路 節選
母親的市民之路 一 我大概五六歲的時候,父親決定為家里蓋房子。不是像村里大多數人家那樣一蓋就三間或五間,而是在現有的三間老房基礎上,加蓋兩間,新舊連為一體。 那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大家手里都沒什么閑錢。蓋房子的主要功用,通常是給兒子娶媳婦做準備。只要誰家有男孩,除非父母預計著把孩子送給別人家做上門女婿,修房子必定是盤桓心頭多年繞不過的大事。所以,村里一旦有人蓋房子,鄉親們便會熱心地招呼:給孩子蓋房子了? 聽著別人這樣問父親,我感覺很滑稽,我這么丁點兒年紀,要房子做什么? 根基下好,先擱置了一段時間,備錢備料。一天晚上,父親從工廠回來,興奮地讓我們拿紙筆,畫了一套房子的構圖,并煞有介事地說,咱家的房子就蓋成這樣。 父親畫的房子,迥異于我們通常見到的里面一籠統的那種。房子內部,被分割成幾塊,做飯的、睡覺的、活動和待客的等等,互不干擾,各有功用。*讓我們驚奇的,是茅廁也安在家里。我們就驚呼,那多臭啊。 記不得父親怎么回答這個問題了,只知道,我們空興奮了好長時間,房子*后還是蓋成了*普通的那種。而且由于錢已用盡,院墻都沒打起來。房子里面,土坯也沒泥好,豁豁牙牙的。兩層樓,樓板卻沒“棚”起來,抬頭,屋頂的檁條和椽一覽無余。沒事的時候,我就抬頭看屋頂的花梁,上面有父親的名字、木匠的名字,還有我的名字——這么說,房子真是給我蓋的? 其實,父親當時就是那么一說,純粹逗我們玩的,卻讓我們憧憬良久。多年之后我才知道,父親畫的那種房子叫單元房。而當時,父親所在工廠**次蓋起了那種單元房。父親把他的驚奇搬回家里,讓孤陋寡聞的我們有了更大的驚奇。 …………
母親的市民之路 作者簡介
張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晉城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公安文聯散文分會副主席。曾獲“孫犁散文獎”“趙樹理文學獎”等獎項。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