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37568
- 條形碼:9787547437568 ; 978-7-5474-375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本書特色
◆美國《國家地理》、意大利《共和國報》、意大利白星出版社聯合出品! ◆收錄260多張檔案標準珍貴圖片資料。 ◆現役考古學者撰寫,古典所專家翻譯和審校。 ◆超近、超高清的古羅馬雕塑、建筑和遺跡! ◆整個系列收集了來自50多家博物館的1000多件寶藏,足不出戶漫游世界博物館!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內容簡介
歷目前,古羅馬城是地中海文明璀璨的縮影;現在,古羅馬城仍是代表歐洲文明的典型城市。它對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一個城市,少有,后無來者。 建筑方面,有渡槽、橋梁、神廟和劇場; 藝術方面,有雕塑、造型藝術品和彩繪; 文化方面,有文學和法律體系。 作為兼容包并眾多古文明的集大成者,古羅馬城至今無人能及。 本書剖析了羅馬城中心以及重要區域的發展歷程,描繪歷目前具體生動的平民生活,勾勒出羅馬帝國風云跌宕、燦爛輝煌的歷史。它為你呈現更近、更細、更生動的古文明,為你帶來更新、更全、更震撼的閱讀體驗。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目錄
前言
年表
從羅馬誕生至共和結束
公共生活
地中海帝國大事記羅馬文明的遺產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節選
羅馬建城(史學界通常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意義深遠。拉丁姆乃至整個古代世界都從中受益,可謂功在當代;羅馬城日后成為中古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又可謂利在千秋。羅馬*先將建筑風格與政體特征融為一體,成為各帝國營建都城的標桿。伴隨著羅馬的城市擴張與軍事征服,羅馬城市建筑風格逐步向各地擴散,先是席卷了意大利半島,然后逐漸遍布了帝國所及之處。 在一個文明體中,社會精英階層(以皇帝和貴族為代表)的意志決定該文明的特質,公共與私人建筑的風格通常與文明的特質保持一致。羅馬的大型墓葬、房屋(又作“多姆斯”)宴會陳設等各類私人建筑尤其如此,它們與公共建筑共同組成了一個復雜的文明體系,進而催生出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家所說的“共通語”,即不同文化背景下誕生的一套共通的價值體系,能彌合古典文明與中古文明之間的鴻溝。 史學家們皓首窮經,希望從古史中總結規律,論證羅馬成就霸業的歷史必然性。其實,從*現實的角度分析,成就羅馬霸業的應該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毗鄰橫跨臺伯河的一處淺灘要地。自青銅時代以來,此地不僅是通往卡比托利歐山(后來發展為牛市廣場)的交通貿易要道,而且坐擁河港,成為各類物資的集散地與食鹽儲地(對內地牧羊人而言,食鹽是極為珍貴的物資)。 在后來的擴張進程中,羅馬城內發展出了很多政治中心和經濟樞紐。大量數據表明,相比這些區域,牛市廣場的地位更為突出。羅馬是拉丁民族創立的城市,而牛市廣場是羅馬城*早的發源地,是一座夾在各民族領地之間的邊境重鎮。牛市廣場以老拉丁姆地區為腹地、北鄰伊特魯里亞北部領地、南與意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地接壤、緊靠亞平寧山區的意大利語族領地。作為一處貿易中心,該地兼收并蓄多元文化,深受各民族的影響,成為羅馬霸業的策源地。羅馬以此為起點,逐步稱霸意大利地區乃至整個地中海地區。 古羅馬的歷史就是羅馬潛心向其他民族學習的歷史。因此,研究古羅馬歷史的意義重大,有助于我們解讀締造羅馬帝國的各個要素,分析它們在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通過探究這類要素的發展演進,對它們進行歸納整理,我們能夠解析出羅馬吸納的各類文明風格,了解它們如何被羅馬繼承并向下傳承了八個世紀。不僅如此,回溯羅馬光輝歷史的源頭,同樣有助于我們深入洞悉究竟是何種力量將散布于臺伯河畔的破瓦寒窯(與散布在拉丁姆地區和意大利語族領地的其他羅馬領地相比,該區域*初并沒有體現出明顯差異)凝合成了羅馬帝國的核心腹地。 羅馬締造文明的偉大力量,不在于它將自身的城市規劃風格、藝術形式和政治制度強加于被征服者(類似于 “全球化”的前身),而是因地制宜,采取相應措施:比如在希臘—泛希臘歷史與文化根基深厚的地區(南意大利和東部地區),羅馬選擇與其共存共生;在傳統勢力薄弱的地區,羅馬則采取同化當地民眾的方式。 羅馬極大地推動了希臘文明和意大利歷史傳統的交融。在這個過程中,羅馬的權力中樞負責制定城市規劃方案與建設方針,和工匠們聯合起來發揮了融合兩種文明的作用,推動意大利本土元素與外來元素融合(人們公認后者作用更突出),成為一個新的文明,在重塑的同時也保留了兩種文明各自的特性。
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 作者簡介
[意]瑪麗亞·特蕾莎·瓜伊托利 著 博洛尼亞大學文學與哲學學院考古學系古典學考古研究員、考古博物館學課程講師,負責管理博洛尼亞大學考古學系在意大利和海外的項目,組織過多次系內考古展覽。瓜伊托利還曾參與過大量從史前時代到中世紀遺跡的考古挖掘,著有《圖說世界文明史:羅馬》《古代世界的失落之城》等。 王聰 譯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古希臘文明。譯作有《古代世界歷史地圖集》《世界文化遺產》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