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斷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58253
- 條形碼:9787221158253 ; 978-7-221-15825-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斷橋 本書特色
★當代先鋒派文學代表 潘軍與格非、馬勇、余華等均為中國先鋒派文學代表,其作品主要以城市為背景,展現現實荒謬下的人的無根狀態或懸空狀態,《日暈》《風》《獨白與手勢》等曾名列中國當代文學z新作品排行榜榜首,多次獲獎,并被譯介為多種文字。 ★知名劇作家、影視導演 作為先鋒派文學代表的潘軍,同時還是劇作家、影視導演,話劇作品有《地下》、《合同婚姻》(北京人藝首演)、《霸王歌行》(國家話劇院首演)等,并先后赴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演出,多次獲得獎項。z新拍攝的電視劇《分界線》即將上線,主演為著名演員何冰、張國強。 ★獨特的敘事風格,以現實寫荒謬 潘軍的小說不是以荒謬去表現荒謬,而是以現實表現荒謬,從現實生活中呈現出世界的荒謬和不可理喻,荒謬不再是手法,而是事實本身,因此閱讀起來沒有其他先鋒派小說那樣晦澀,同時還獲得了獨特的內心體驗和生活感悟。 ★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和反映 潘軍小說主要以城市為背景,現實與虛構相結合,描寫城市人的生存狀態,展現他們的欲望、迷茫、孤獨、無依、無奈、糾結等等,讓人們從看似正常與合理的生活演繹中感悟其荒誕的內在品質,從而引發對人生、生活的不斷思考。 多少年來,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也許無望,但沒有辦法,尋找已成為我人生的信念。
斷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先鋒派作家潘軍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其22篇經典小說。 書中所收錄作品先鋒與現實交織,《輕軌》講述了身在異鄉對于房子、安定、溫暖的渴望;《斷橋》虛構了千年后的許仙執著地尋找轉世后白素貞的故事;《藍堡市的撒謊藝術表演》講述了一個利用撒謊藝術表演復仇的故事,既荒誕又現實;《電梯里的風景》則描寫了一個風塵女子的尊嚴……現實與虛構的界限交融混淆,許多故事片段連綴,似真似幻,不可預知,解構現實又反映現實,展現了人生旅途中的愛與恨、信仰與自由、欲望與自我、孤獨與彷徨、虛偽與懦弱、追尋與失去、舍與得,等等。
斷橋 目錄
那年春天和行吟詩人在一起的經歷
藍堡市的撒謊藝術表演
小姨在天上放羊
紀念少女斯
尋找子謙先生
九十年代的獲獎作品
去茂名的路上幻想一頂帽子
對話
拋棄
半島四日
和陌生人喝酒
上官先生的戀愛生活
某部的于村
紙翼
輕軌
臨淵閣
槍,或者中國盒子
草橋的杏
電梯里的風景
泊心堂之約
斷橋
十一點零八分的火車
斷橋 節選
斷橋 1 我姓許,認識我的人一般客氣地稱我許先生。當然,他們根本無法知道,我與傳說中從前那個在錢塘開生藥鋪的許仙是同一個人。民間需要傳說,可是,如果說眼下的某個人生活在傳說中,或者從傳說中走出來,就沒有誰肯相信了。這樣的時候,時間便顯得異常重要。傳說中的時間從來都是曖昧的,實際上今天的一些對時間表達的詞語,比如過去,比如從前,也一樣曖昧。認識了這一點,我在今天里的故事才有了依據。 此刻,我就站在西湖的斷橋邊。唐代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離開之際,曾丟下一首傷感的七律,其中“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指的就是眼前這面水泊。這水其實也普通,是傳說賦予了它顯赫的大名。很多年前,正是在此地,我與來自峨眉山的白素貞邂逅,我們的情感生活由此萌生,成就了一曲千古絕唱。在我的記憶里,那一天是春分——這與某些文獻記載有所不同。那是一個罕見的明媚的上午,湖光山色,碧波塔影,讓人流連忘返。誰能料到,這么好的天氣轉眼間風雨就不期而至呢?好在我是一個謹慎的男人,出遠門總是隨身帶著傘的。那是一把八十四骨、紫竹柄、暗紅色的油紙傘。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源自一個女人的指下乾坤。但送傘過去,則完全發自我的一片真心。天底下沒有一個男人對美女是不動心的。如果有,就只會是兩種人——變態狂和陽痿患者。而我絕不屬于這兩類,我自覺儀表堂堂,心態平和,身體健康。我匆忙走上前,禮貌地把油紙傘送到那位立于橋頭的一襲白裙的女人手上,就知道,我們是互相看上了。一見鐘情這種事,自古有之,只是時間越久越不可捉摸。后來的事,大家基本上都知曉。戲臺上的《白蛇傳》,幾乎各個劇種都有,至今還在上演著。*著名的還是京劇,數梅先生那一派*受歡迎吧。有一年我在京城還看過一回木偶戲的《白蛇傳》,看著那一對玩偶被幕后的手操縱著相擁而泣,我居然也不禁落淚。為自己的傳說所感動,多少有失體面,邊上的觀眾都覺得匪夷所思。他們不知道,作為這個動人傳說的一部分,作為當事的主角之一,多年來我一直深受困擾。所以,我不想過多饒舌,重復大家耳熟能詳的傳說。我要講的,是今天的故事。 我在斷橋上徘徊。這橋,據說是唐之前就已經有了的,雖然幾經修葺。歷史上這橋并不曾斷過。后來的解釋,說是“段家橋”的諧音,又說是在某一場雪后,橋面上向陽一側融去了,背陰的一面還殘存著,遠遠望去,視覺上有一種似斷非斷的效果。我不喜歡這樣的解釋。田漢的劇本中那句“看斷橋,橋未斷,卻寸斷了肝腸”,倒還準確;后經杜近芳的演唱,就更顯得感人了。一曲《白蛇傳》,*好看的就是“斷橋”一折,所謂戲膽。我不希望這座橋在未來的某一天里果真斷裂,但我又特別喜歡“斷橋”這一稱謂,讓后代人聯想起我們這個憂傷而美麗的傳說。不過眼下的斷橋只是我約會的地點。 約會與邂逅是大不相同的。實際上我也不喜歡約會,這種有備而來的兩性相見,感覺是在談一筆生意,同時也剔除了運氣的成分。雖然我是一個笨拙而木訥的男人,但內心充滿著無邊的浪漫,否則,我也不配走進這部不朽的傳說。我只是暗自慶幸,畢竟,我與她未曾謀面。 我是在網上認識她的。與神話傳說相比,今天的網絡更為奇妙,偌大的世界,卻能把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勾連起來,天涯若比鄰。這是從前無法想象的。這勾連始于今年的端午之夜。多少年來,每逢時間轉到這一天,我的心情都會變得黯淡而陰郁。我仍然會為自己曾經的莽撞懊惱羞愧。那時我好幼稚啊,我總這么感嘆著,身為人類卻不知道人世間許多事情隔著一層紙,需要遮擋與掩飾,萬萬不可點破的。可我還是點破了,讓素貞喝下了雄黃酒,顯現出了真身。一個人難道不能和異類相愛嗎?這是我很多年之后的感慨。 那個晚上,我自然無法睡眠了。大概是在午夜時分,百無聊賴的我坐到了電腦面前。我平時是不喜歡上網聊天的,但今晚是個例外。經過煩瑣的注冊,我進入了一個“超時空接觸”的聊天室。大概因為我是新客,所以剛一露頭,就有一個人點擊了我,問我,你是男人嗎? 我說是,我當然是男人。 問我的人說,你也可以是女人。 我說,我明白網絡是虛擬的空間,但我本來就是男人呀。 問我的人又發來一句:你是四十歲以上的男人嗎? 我遲疑了,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年紀,但肯定不是四十歲。見我沒有回話,對方便發來了一連串的“?”,我趕緊就回了一句:就算是吧。 于是就沉默了一陣,我想對方肯定也納悶了。 過了會,對方又發問了:貴姓? 免貴姓許,我敲著鍵盤,你可以叫我許先——我手笨拙,打字很慢,“生”還沒有打出來,發問的人就說了,是仙吧?你是想說自己是從前那個許仙對嗎?我很驚訝,沒想到自己在民間居然享有如此的知名度。 我有些心虛地回了句:是的,在下就是許仙。 借助傳說在民間隱藏了多少年,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被人識破——盡管是無意間的識破,卻是瞬間的事。我并不緊張。我可以平靜地告訴她,我與傳說中的許仙許官人同名同姓,這一點也不觸犯今天的法律,何況天底下叫許仙的人多如牛毛。我甚至可以編造出,生我的父母是《白蛇傳》這出戲的粉絲,所以才給我取了這么一個以示紀念的名字…… 如果你是許仙,那么我就應該是白娘子了。 這句戲言讓我怦然心動,我忽然感覺到,某種久違的氣息在這個瞬間仿佛把我們接通了。但是很遺憾,對方已經退出了。那個晚上,沮喪的我百感交集。 2 多少年來,我一直在茫茫人海里苦苦尋找著素貞的蹤跡。我知道這也許是無望的,但是沒有辦法,尋找白素貞已經成為我人生的信念。我們的傳說至今廣為傳頌,方興未艾,經久不息,不斷被制作成各種形式的藝術品向世人輪番展示,同時也讓那些利用我們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這無疑給了我勇氣,我從傳說中走出來,只為這件事。端午之夜的網上邂逅,讓我竊喜。那一刻,直覺清晰地告訴我,這可能是我*后的機會。我承認這有點心存僥幸——既然我能從傳說中走出來,她為什么不能呢?西湖邊上的雷峰塔于公元1924 年就倒塌了,她早已脫離了苦海。我想,或許這么多年來,她一直在某個難以察覺的位置,比如窗外一片云彩的后面,比如某個寓所一臺電腦的前面,冷靜地看著我,只是我看不見。 人是有賤性的。她越是給我臉子,我就越想自討沒趣。我認定網上邂逅的那位是個女人,而且想象中和我們家素貞相貌相當,只是性子稍躁一些。翌日上午,我去附近的超市扛回了一箱方便面,一連幾日,二十四小時在電腦前值守,等待著這位意中人隨時光臨——功夫不負有心人,上個周末的晚上,她終于再次出現了。這回是我主動找了她,我有些唐突地問道:酒醒了? 過了一會,她才回答:還是那個許仙? 我說:你可以叫我許先生。 她說:不,我就叫你許仙。你*好現在就把名字改了。 我采納了她的建議,把網名直接標為“許仙”。既然有人已經識破了我的身份,繼續隱藏是不道德的,也是可笑的。她呢,更名為“白姑娘”——這也是我對素貞*初的稱謂。這種改變,表示今后我們的聊天應該是專一的,容不得他人插手。 那個晚上我們只做了這項改變。正想著從哪兒說起,她發來一個無奈的表情,說不好意思,剛接到一個電話,臨時有一個應酬,只能下線了。如此驚鴻一瞥令我有些失落。我看了一下表,時間已臨近午夜,她竟還有應酬。電話(尤其是手機)是招致煩惱的*大發明。我或許是有了一絲醋意,不過很快就過去了。 這以后,我們網上的會談成為常態。一般情況下,總是我先到,這種情形與現實生活中男女戀愛是一致的。在等候的那段時間里,經常會有訪客主動點擊我,我一概不去理會,頂多只是禮貌地告訴他或她,不好意思,我在等人。有時候,個別訪客會很不高興,甚至不耐煩地說句粗話:你是許仙?那可是男人堆里*大的× 啊!我一點也不動氣,畢竟網絡是虛幻的,再說我也一樣虛幻。我只有在與她的交談中才慢慢變得真實起來。 我說過,從端午之夜的相遇,我就明顯感受到一種氣息存在于我們之間。這氣息如同耳鬢廝磨后的私語低吟,讓你神往而慵懶。我尋找這氣息已經好久了。她很坦率,說她上網聊天不僅是因為無聊,也因為寂寞。我對她說,我也是,我覺得孤獨。她說這難道不是一回事么?我說好像不是。她說,我懂了,寂寞指的是身體的感受,孤獨大概是指心靈的滋味吧?我沒有解釋,因為她已經解釋得很好。 可是我沒想到她會說:你是一個虛偽的男人。僅此一點,你就沒有從前那個許仙可愛。許仙在斷橋遇見白娘子,是主動勾引的,一把傘就成就了一樁好姻緣。
斷橋 作者簡介
潘軍 1957年11月28日生于安徽懷寧,1982年畢業于安徽大學。當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影視導演,現居安慶。 主要文學作品有長篇小說《日暈》、《風》、《獨白與手勢》(《白》《藍》《紅》三部曲)、《死刑報告》以及《潘軍小說文本》(六卷)、《潘軍作品》(三卷)、《潘軍文集》(十卷)、《潘軍小說典藏》(七卷)等。作品曾多次獲獎,并被譯介為多種文字。 話劇作品有《地下》、《合同婚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哈爾濱話劇院、美國華盛頓特區黃河話劇團復演,并被翻譯成意大利文于米蘭國際戲劇節公演)、《霸王歌行》(中國國家話劇院首演)、《斷橋》,并先后赴日本、韓國、俄羅斯、埃及、以色列等國演出,多次獲得獎項。 自編自導的長篇電視劇有《五號特工組》《海狼行動》《驚天陰謀》《粉墨》《虎口拔牙》《分界線》等,閑時習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