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422269
- 條形碼:9787521422269 ; 978-7-5214-2226-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本書特色
《針灸資生經》7卷,由南宋王執中編撰于1180-1195年。該書卷一所載腧穴及其編次均直接采用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并據《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補錄了11穴,總計載穴365個,而不是人們以往所認為的360穴。卷二實際上是王執中的針灸論文集,集中體現了王氏對于取穴、施灸、灸后護理、針灸禁忌以及針藥關系等針灸學基本問題的獨到見解。卷三至卷七按病癥詳述腧穴主治,內容豐富。
《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是一部文獻價值、臨床價值均較高的針灸書,對元明針灸學的影響實際上已超過北宋官修針灸經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內容簡介
《針灸資生經》7卷,南宋王執中約編于南宋1180~1195年,是一部文獻價值、臨床價值均較高的針灸書,對元明針灸學的影響實際上已超過北宋官修針灸經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本次整理,選用很好版本,并新增了點評,對原著內容和學術觀點旁征博引地進行了詳細闡述與剖析全面注解,反映了專家多年研習該書的學術體會。文前“全文點評”對原著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進行了歸納,對其主要學術思想及其特色進行了分析,以幫助讀者學習理解。本書可作為初學中醫者和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學習研究參考。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前言
作為畢生研讀整理、編纂古今中醫臨床文獻的一員,前不久,我有幸看到張同君編審和全國諸多相關教授專家們合作編撰《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的部分樣稿。感到他們在總體設計、精選醫籍、訂正校注,特別是名家點評等方面卓有建樹,并能將這些名著和近現代相關研究成果予以提示說明,使古籍的整理探索深研,呈現了嶄新的面貌。我認為這部叢書不但能讓讀者系統、全面地傳承優秀文化,而且有利于加強對叢書所選名著學驗主旨的認識。
在我國優秀、靚麗的文化中,岐黃醫學的軟實力十分強勁。特別是名著中的學術經驗,是體現“醫道”*關鍵的文字表述。
《禮記·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清代徽州名儒程瑤田說:“文存則道存,道存則教存。”這部叢書在很大程度上,使醫道和醫教獲得較為集中的“文存”。叢書的多位編集者在精選名著的基礎上,著重“點評”,讓讀者認識到中醫藥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有利于讀者在系統、全面的傳承中,予以創新、發展。
清代名醫程芝田在《醫約》中曾說:“百藝之中,惟醫*難。”特別是在一萬多種古籍中選取精品,有一定難度。但清代造詣精深的名醫尤在涇在《醫學讀書記》中告誡讀者說:“蓋未有不師古而有濟于今者,亦未有言之無文而能行之遠者。”這套叢書的“師古濟今”十分昭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重視此編的刊行,使讀者如獲寶璐,今將上述感言以為序。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目錄
整理說明
針灸資生經序
針灸資生經目錄上
針灸資生經目錄下
針灸資生經**
頭部中行十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側頭部左右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六穴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側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
背俞第二行四十四穴
背俞第三行左右二十八穴
側頸項部左右十八穴
膺俞部中行七穴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側腋左右八穴
腹部中行十五穴
腹第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腹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腹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側脅左右十二穴
手太陰肺經左右十八穴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手厥陰心主脈左右十六穴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二十四穴
足厥陰肝經左右二十二穴
足少陽膽經左右二十八穴
足太陰脾經左右二十二穴
足陽明胃經左右三十穴
足少陰腎經左右二十穴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針灸資生經第二
針灸須藥
……
針灸資生經第三
針灸資生經第四
針灸資生經第五
針灸資生經第六
針灸資生經第七
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針灸資生經(中醫古籍名家點評叢書) 作者簡介
黃龍祥,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針灸理論研究;針灸學術史研究;針灸文獻研究。代表作:《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中國針灸史圖鑒》《實驗針灸表面解剖學》《中國針灸四大通鑒》《針灸腧穴通考——中華針灸穴典研究》《針灸典籍考》等。曾先后榮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華出版物(圖書)貢獻獎、“三個一百”科技原創圖書獎,以及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翻譯成英文、韓文、日文出版,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