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6099465
- 條形碼:9787206099465 ; 978-7-206-09946-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內容簡介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由張亮采、楊樹達編著。《中國風俗史》是中國社會史 部專著,書中將黃帝以前至明朝的歷史,分為渾樸、駁雜、浮靡、由浮靡而趨敦樸四個時代,希望通過分析總結古俗,以正人心,亦保國粹。《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楊樹達先生以“禮俗”為研究的對象,原意當包括禮儀制度與民間風俗,而其中的禮儀制度,是社會生活中特別值得重視的現象。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目錄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節選
第八節祭 祀
黃帝作合宮以祀上帝,接萬靈,立天神地祗。物類之官,各司其序,使民神異業。自少皞氏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糅,家為巫史(黎,苗也。苗俗信鬼,至今猶然),神權迷信,牢不可破。至顓頊時,有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民間乃復故常,不相侵瀆。舜巡狩五岳,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大概我國古時,以天為有力之主宰,謂平生所為事業,悉出于天之支配。遭兇禍,則曰天罰而謝之。遇幸福,則日天祐而拜之。因此遂有祭天之事。而祭有之季節,又有之犧牲。然亦有臨時特別祭之者,次于天之祭者。有四時、寒暑、日月、星辰、水旱等,曰六宗之祀。次于六宗者,有群神之祭,山川之祭。當時所祭之山川,則為泰、霍、華、恒、嵩五岳,江、淮、河、濟四瀆。此外蠟及祖先之祭,亦皆備禮焉。其致神之禮,有虞氏尚用氣,殷人尚聲(《禮·郊特牲》),其祭器,有虞氏有泰尊,夏后氏有山罍,殷有著尊。夏后氏爵以琖,殷以斝,有虞氏俎以梡。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其祭品,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均見《禮明堂位》)。又《夏書》奠高山大川。孔子告子張以為牲幣之物。五岳視三公,小名山視子男。《山海經》作于禹益,其中每言自某山至某山。其祠之禮用何祈,用何瘞,用何糈(大概米用徐稻,牲用雄雞白狗牛羊豕等,玉用圭璋璧等),亦可考見當時祭祀之品物矣。
中國學術文化名著文庫:張亮采中國風俗史、楊樹達漢代婚喪禮俗考 作者簡介
張亮采(1870~1906),江蘇常州人。祖居常州城中西下擴“仁讓堂”所著《中國風俗史》是為中國社會史第一部專著。 楊樹達(1885~1956),字遇夫,號積微,出生于湖南長沙一個教師家庭。語言文字學家。1905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后受聘于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成立后,被聘為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畢生從事漢語語法和文字學研究和教學。長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訓詁、音韻及漢語語法、修辭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