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曲麻萊縣幅(I46C002004) 比例尺1:25000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29743
- 條形碼:9787562529743 ; 978-7-5625-297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曲麻萊縣幅(I46C002004) 比例尺1:250000 本書特色
青海1:25萬146C002004(曲麻萊縣幅)區域地質調查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承擔,工作區位于藏北羌塘高原腹地!吨腥A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250000曲麻萊縣幅I46C002004)(精)》由段其發、牛志軍和白云山等著,目的是通過對調查區進行全面的區域地質調查,按照《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暫行)》和《青藏高原空白區(B類區)1:250000區域地質調查要求(暫行)》及其他相關的規范、指南,參照造山帶填圖的新方法,應用遙感等新技術手段,以區域構造調查與研究為先導,合理劃分測區的構造單元,對測區不同地質單元、不同的構造~地層單位采用不同的填圖方法進行全面的區域地質調查。通過對盆地充填演化分析、巖漿作用、變質變形和盆山耦合關系的研究,建立構造格架和區域地質演化史;對穿越圖區的郭扎錯一西金烏蘭湖一金沙江縫合帶構造組成和演化進行地質調查,注意新構造運動及青藏高原隆升與古氣候、古環境變遷關系的調查研究;加強多金屬及貴金屬成礦地質背景調查,全面提高基礎地質研究程度,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曲麻萊縣幅(I46C002004) 比例尺1:250000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曲麻萊縣幅區域地質調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內容包括地質構造與地質發展史、通天河蛇綠混雜巖、經濟地質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曲麻萊縣幅(I46C002004) 比例尺1:250000 目錄
**節 自然地理概況及交通位置
第二節 目的任務
第三節 地質調查研究程度
第四節 任務完成情況及工作量
一、項目執行情況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層
**節 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地層
一、區域對比
二、時代討論
第二節 泥盆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性組合特征
三、區域對比
四、時代討論
第三節 石炭紀-二疊紀地層
第四節 二疊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石地層
三、年代地層與生物地層
第五節 三疊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石地層單位
三、生物地層及年代地層
四、測區及相鄰地區晚三疊世地層對比及構造背景
第六節 侏羅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性組合及地質時代
第七節 古近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石地層
三、地質時代討論
第八節 新近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巖石地層
三、地質時代討論
第九節 第四紀地層
一、剖面描述
二、沉積物特征
第三章 巖漿巖
**節 侵入巖
一、巴顏喀拉構造-巖漿巖帶
二、扎河構造-巖漿巖帶侵入巖
第二節 火山巖
一、巴塘群火山巖
二、克南群火山巖
第三節 巖漿巖成因及構造環境探討
一、侵入巖成因及構造環境
二、火山巖構造環境
第四節 脈巖
一、脈巖主要特征
二、主要脈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第四章 變質巖
**節 區域變質巖
一、典型區域變質礦物特征
二、區域變質巖類
三、區域變質巖的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四、變質相帶及變質作用期次
第二節 動力變質巖
一、韌性動力變質礦物特征
二、顯微組構
三、巖石類型
第三節 接觸變質巖
一、熱接觸變質礦物及變質相
二、熱接觸變質巖石類型
三、接觸交代變質巖
第四節 氣液變質作用及其巖石
一、氣液變質礦物特征
二、氣液變質巖
第五章 地質構造與地質發展史
**節 構造單元劃分
一、區域地球物理場及深部結構背景
二、構造單元劃分原則
三、I級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 構造運動及構造層劃分
一、構造運動
二、構造層劃分
第三節 構造變形特征和序列
一、巴顏喀拉周緣前陸盆地
二、通天河蛇綠混雜巖帶
三、北羌塘-昌都地塊
四、構造變形序列
第四節 新構造運動
一、夷平面
二、河流階地
三、地震
四、活動斷裂
五、褶皺作用
第五節 地質構造演化史
一、測區地質構造演化階段
二、區域大地構造演化模式和造山帶
第六章 通天河蛇綠混雜巖
**節 扎河地區通天河蛇綠混雜巖帶的特征
一、金沙江蛇綠巖亞帶(Ⅱ1)
二、扎河中間地塊(Ⅱ2)
三、甘孜-理塘蛇綠巖亞帶(Ⅱ3)
第二節 兵果達龍蛇綠混雜巖
一、蛇綠混雜巖的物質組成
二、超基性基性巖巖塊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形成環境
第三節 扎河蛇綠混雜巖
一、蛇綠混雜巖的物質組成
二、火山巖-硅質巖巖塊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環境
第四節 蛇綠混雜巖形成的演化階段
一、洋殼形成階段
二、洋殼俯沖碰撞階段
三、陸內匯聚階段
第七章 經濟地質
**節 礦產各論
一、金屬礦產
二、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產
第二節 控礦條件與礦產分布規律
一、區域成礦條件分析
二、礦產在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及成礦帶劃分
第三節 成礦預測區劃分
一、找礦方向初探
二、找礦預測區
第四節 其他國土資源概況
一、水資源
二、土壤資源
三、生物資源
四、旅游資源
第八章 結論
**節 主要地質成果
一、地層古生物
二、巖漿巖
三、變質巖
四、構造
五、經濟地質
六、通天河蛇綠混雜巖帶
第二節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說明及圖版
附件1:25萬曲麻萊縣幅(146C002004)地質圖及說明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