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250000:物瑪幅(I44C004004)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32682
- 條形碼:9787562532682 ; 978-7-5625-326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250000:物瑪幅(I44C004004) 本書特色
144C004004(物瑪幅)地質調查工作時間為2003—2005年,累計完成地質填圖面積為15 900 km2,實測剖面49.2km,地質路線2675km,采集各類樣品1776件,全面完成了設計工作量。主要成果有:①在南羌塘陸塊內首次發現晚三疊世磨拉石建造,并新建巖石地層單位——亭貢錯組(Tst)。②發現木嘎崗日巖群(JM)復理石一硅質巖建造被沙木羅組(J3K1s)陸源碎屑巖角度不整合覆蓋,從而揭示班公湖一怒江結合帶的關閉上限為J3一K1。③證實郎山組(K1z)與下伏巖層間存在一大型超覆接觸界面。 陳玉祿、張寬忠等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250000物瑪幅I44C004004)》章節齊備,論證有據,在地層、古生物、巖石和構造等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進展和重要成果,反映了測區地質構造特征和現有研究程度,經評審委員會認真評議,一致建議項目報告通過評審,144C004004(物瑪幅)成果報告被評為良好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250000:物瑪幅(I44C004004)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250000 物瑪幅 I44C004004)》有針對性的對測區地層進行了巖石地層、生物地層、年代地層的劃分和研究;對廣布的侵入巖、火山巖除常規的調查研究外,重點進行了構造巖漿作用的研究,對各構造階段的巖漿作用進行了劃分,指出班公錯一怒江結合帶構造巖漿弧位于其南側;對調查區內的構造單元進行了劃分,劃分出羌塘一昌都陸塊、班公錯一怒江結合帶、岡底斯一念青唐古拉陸塊3個一級構造單元及古昌結合帶(次級),建立了調查區的構造變形序列和大地構造相;對區內的蛇綠巖進行了重點研究,指出測區存在班公錯一怒江帶和古昌帶(次級)兩條蛇綠巖帶,圖區北部的拉不錯蛇綠巖為構造移植體,并獲得部分蛇綠巖同位素測年數據;根據測區礦產分布狀況,劃分出多不雜斑巖型銅金成礦帶和物瑪銅金成礦帶,并進行了成礦規律研究;對旅游、土地、生態、災害等作了較全面的地質調查研究。這些調查研究成果,為進一步厘定藏北地區的地質構造格局,建立構造一巖漿動力學模式,研究整個高原區的隆升過程與隆升機制提供了新的直接證據,同時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比例尺1:250000:物瑪幅(I44C004004) 目錄
**節 目的與任務
第二節 自然經濟地理狀況
一、位置與交通
二、山川與河流
三、氣候與植被
四、人文與經濟
第三節 地質礦產研究程度
第四節 工作概況
一、踏勘與設計階段
二、野外調查階段
三、綜合整理及報告編寫階段
第五節 質量評述
一、質量監控
二、工作方法
三、控制程度
四、質量評述
第二章 地層
**節 石炭系及二疊系
一、岡底斯一騰沖地層區
二、南羌塘地層分區
第二節 三疊系
第三節 侏羅系
一、班公湖一怒江地層區
二、物瑪地層分區
三、南羌塘地層區
第四節 侏羅系一白堊系
一、岡底斯一騰沖地層區
二、班公湖一怒江地層區
第五節 白堊系
一、岡底斯騰沖地層區
二、羌塘地層區
第六節 古近系-新近系
一、岡底斯騰沖地層區
二、羌塘地層區及班公湖-怒江地層區
第七節 第四系
一、第四紀地層主要剖面
二、地層劃分及成因類型
第三章 巖漿巖
**節 蛇綠巖
一、蛇綠巖帶地質特征
二、蛇綠巖巖石學特征
三、巖石化學、地球化學特征
四、蛇綠巖區域對比
五、蛇綠巖時代及成因
第二節 中酸性侵入巖
一、侵入巖巖石序列的劃分
二、侵入巖的基本特征
三、侵入巖的成因與構造環境
第三節 脈巖
一、基性巖脈
二、中性巖脈
三、酸性巖脈
第四節 火山巖
一、概述
二、火山巖巖石特征
三、火山機構與火山巖相
四、火山巖構造環境
第四章 變質巖
**節 區域變質巖
一、區域低溫動力變質巖
二、俯沖帶變質巖
第二節 接觸變質巖
一、接觸變質巖石特征
二、接觸變質相及變質作用時間
第三節 動力變質巖
一、碎裂巖系列
二、糜棱巖系列
第四節 氣-液蝕變巖
第五節 變質作用序列
第五章 構造及地質發展史
**節 構造單元劃分
第二節 構造單元特征
一、主構造邊界特征
二、羌塘-昌都陸塊
三、班公錯-怒江結合帶
四、岡底斯-念青唐古拉陸塊
第三節 構造變形相及變形序列
一、構造變形相
二、構造變形序列
第四節 新構造活動特征
一、新構造活動特征
二、新構造活動與高原隆升
第五節 地質發展史
一、穩定陸殼形成階段(Pz)
二、裂解拉張階段(T3-Jz)
三、擠壓匯聚階段(J3-K1)
四、碰撞造山階段(K2-N)
五、高原隆升階段(N-Q)
第六章 結語
一、取得主要地質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地質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版說明及圖版
附件1:25萬物瑪幅(144C004004)地質圖及說明書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