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宋代開封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53655
- 條形碼:9787532553655 ; 978-7-5325-536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宋代開封研究 內容簡介
人們心目中的古代開封,一般都來自《東京繁華錄》和《清明上河圖》所反映出的景況;而較真實記錄開封的《東京記》和《汴都志》,現均已亡佚。本書蒐集大量史料,作者歷經實地考察二十年,詳盡地論述了北宋開封的城市構造和城市社會的演變,當時的城市景觀、軍營變遷與人口變化,治安制度與居民生活,皇宮的修筑和皇帝的行幸等等。論文觀點平實中允,敘述細致綿密,內容翔實可信。可資宋史研究者,以及社會學研究者和城市規劃建設者等參考。文史愛好者和廣大社會讀者,可以從此書獲知:《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并不是當時開封的全貌和真實景況。
(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宋代開封研究 目錄
前言 王水照
序章 考察端緒
引言
**編 五代首都考
**章 五代至宋初的首都問題
引言
**節 后梁太祖遷都洛陽與五代時期的郊祀
第二節 五代禁軍的發展與首都問題
第三節 山東的谷物與五丈河的漕運
第四節 后周首都開封的整治與宋太祖遷都洛陽計劃
小結
第二章 五代洛陽的治安制度輿城市景觀
引言
**節 后唐城市景觀的完善
第二節 五代時期的洛陽和唐代的坊制
小結
第二編 禁軍軍營變遷與首都人口變化
第三章 禁軍配置變化與首都城市空間
引言
**節 禁軍擴大政策與開封
第二節 在京禁軍的減
第三節 并營
第四節 廢營用地的再開發
小結
第四章 城市人口數及其變化
引言
**節 城市人口數量的變化
第二節 城外的城市人口
小結
第三編 城市空間構造與首都居民生活
第五章 治安制度與城市空間構造
引言——作為考察端緒的坊制再探討
**節 治安制度與城市空間構造——以巡鋪與夜禁為中心
第二節 北宋的統一與首都空間構造
第三節 神宗朝的夜禁與徽宗朝的夜計
小結
第六章 城內的東部與西部
引言
**節 內城東部與全國性物資交流
第二節 東華門、上元觀燈、西華門
第三節 東西編戶數之差與宋太祖的禁軍統治策略
小結
第七章 宋代時法輿開封的早晨
引言
**節 官僚的出勤時間
第二節 朝會時刻與定時法的開端
第三節 官僚的早晨
第四節 庶民的早晨
小結——再論不定時法與定時法
第四編 北宋后期政治與首都的變化
第八章 王安石輿開封的城市社會
引言
**節 關於禁軍軍營
第二節 市易法與開封市民
第三節 熙寧、元豐年間開封的變化
小結
第九章 神宗朝的外城修筑
引言
**節 外城墻的修筑進程
第二節 神宗、哲宗朝的京城工程
第三節 神宗修城的目的
小結
第十章 徽宗朝首都空間的重構
引言
**節 霉宗的權威與蔡京的權力
第二節 道教(神霄派)的興盛與艮岳營造
第三節 首都空間重構與居民
小結
附論 論北宋的皇帝行幸:以首都空間為中心
引言
**節 北宋皇帝的行幸概述
第二節 作為政治空間的行幸
小結
結語
后記
譯者跋?
(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宋代開封研究 節選
3.首都功能輿首都設施 所謂國家,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確立秩序和結合體的組織,首都則被賦予確立國家全體秩序的某種作用,本書稱作首都功能。秩序、結合體隨國家的權威和權力而出現①,因此,可以把首都功能分為權威性首都功能和權力性首都功能。 所謂權威,不同于以暴力和強制力使人們服從的“權力”,是人們自發地服從的力量。例如,首都的景觀不同于其它城市,是政府有計劃地創造的。包括首都都市規劃在內,首都被賦予象征國家統治的功能。此外,國家禮儀也帶有宗教色彩,象征著國家統治,此類活動多在首都進行,首都空間常常為實.現這一目的而布局。人們通過首都景觀、空間布局、規劃、禮儀等視覺上的感受,體會到國家的“權威”。這一機制被允許稱作具備首都機能的設施,即首都設施。例如,為了象征某種“權威”,部分統治者的住宅具有非實用性、裝飾性特點,日本的天守閣即為極好的例證,為了象征黷武的“權威”,沒有望樓或武器倉庫的實用性,其存在感非常明顯。 近現代的首都空間,也多被賦予同樣的功能。例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紀念塔、林肯紀念堂等紀念性建筑物并存,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在當今北京的天安門周邊,也有新舊傳統融合的建筑景觀,使來訪者真切地體會到國家的權威,在那裹進行的閱兵式和各種活動,無疑是為了提高國家的權威②。無論古今中外,不管采用何種形式,在前近代和近代,同樣存在過作為國家權威資訊發源地的首都設施。
(日本宋學研究六人集(第二輯))宋代開封研究 作者簡介
久保田 和男,日本國群馬縣人。早年入學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后于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攻讀中國文史,獲文學博士。現為長野工業高等專門學校一般科教授。有專著《宋代開封的研究》(汲古書院,2007年),及《北宋開封玉清昭應宮的建造及其被焚 ——兼論宋真宗到仁宗(劉太后)時期政治文化之變遷》(《都市繁華——一千五百年來的東亞城市生活史 》中華書局,2009年)等論文多篇。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