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湯顯祖《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8410
- 條形碼:9787532598410 ; 978-7-5325-984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湯顯祖《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本書特色
本書以17-19世紀湯顯祖《牡丹亭》評點本、改編本、曲詞選輯、舞臺演出底本為主要研究對象,對臧懋循、茅哄、王思任、吳吳山三婦、馮夢龍等批評家以及《月露音》《詞林逸響》《萬壑清音》《怡春錦》《纏頭百練二集》《玄雪譜》《醉怡情》《綴白裘》《審音鑒古錄》等選家的文學戲劇批評文獻進行考察。 緒論,概要介紹《牡丹亭》評點本、改編本及選本的研究概況,總結其貢獻以及尚未申發之處,以此作為本書研究論述的學術背景和理論基礎。 上編,導論部分考察湯沈論辯引發的文學劇作家與戲曲音樂家的論爭,及對明清文學戲劇批評的影響。 下編,導論部分論述明清時期《牡丹亭》戲曲選輯、改編本、舞臺演出底本等的生成情況及其發展脈絡。
湯顯祖《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本書以湯顯祖《牡丹亭》為中心,把有關這部經典名劇的各種評點本、改編本、曲詞選輯本以及舞臺演出底本,匯集、組合在一起,前后觀照,相互比較,進行貫通式研究,從而揭示明清兩代戲劇批評發展演進的歷史軌跡。
湯顯祖《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目錄
緒論
上編
導論
一 從未相逢的離別:四封尺牘和兩篇曲論
二 刻意含混的苦心:冰與炭的嫌疑
三 戲劇批評的介入:非主流曲唱文學原罪的救贖
**章 失重的偏執:古典主義的考察
**節 參照性的批評:古樸的當行
第二節 未忘的模式:元人的曲詞
第三節 指摘的重點:失諧的音樂
第四節 二元論的那一面:臧氏批評標的的建構
第二章 批評的立場:向文學的反撥
**節 對臧懋循曲律批評的直接回應
第二節 元人語詞風格的再討論
第三節 作者的**性:茅氏批評重心的定位
第四節 世俗人情的發揮:文學品質的評價
……
湯顯祖《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張雪莉,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田漢研究會正式會員。國*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上海)學術專員。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明清戲曲點評批評》項目組成員。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