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術文集(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80427
- 條形碼:9787518080427 ; 978-7-5180-804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術文集(2019) 內容簡介
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作為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設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藝術社會學研究所、綠色設計研究所等9個研究中心,涵蓋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三個一級學科。2019年,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在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和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書希望通過以年鑒的形式集中呈現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2019年取得的學術成果,也是對藝術學領域研究狀態的呈現。
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術文集(2019) 目錄
藝術歷史與理論
藝術 / 設計跨學科研究
卓山新發現“文殊經”篇章初步研究——兼談“般若”刻石的真偽論爭張強 王子東
試論文藝遺產形態學彭兆榮
技與藝隱性和顯性知識的思考余強
文學經典重塑鄉土景觀——以川端康成《雪國》為例張穎
從谷歌“AI 應用七原則”看 AI 產品的設計倫理內涵李豐
“技藝”的古今之變——從海德格爾對技術的追問看“當代藝術設計理論”的內涵李瑞敏
“人為組構”的圖像——王慶松的藝術之路魯虹
中國雕塑的新傳統及其兩個轉化孫振華
時代的印記與回聲——寫給“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的故事凌承緯
“情感轉向”與藝術情感理論芻議周彥華
終南漸遠與恍入輞川——山水畫史研究二題王建玉
東千佛洞第二窟真實名文殊曼荼羅及相關問題研究常紅紅
圖式切分:中國早期圖像藝術演化的語法條件孔維強
藝術 / 設計跨學科研究
卓山新發現“文殊經”篇章初步研究——兼談“般若”刻石的真偽論爭張強 王子東
試論文藝遺產形態學彭兆榮
技與藝隱性和顯性知識的思考余強
文學經典重塑鄉土景觀——以川端康成《雪國》為例張穎
從谷歌“AI 應用七原則”看 AI 產品的設計倫理內涵李豐
“技藝”的古今之變——從海德格爾對技術的追問看“當代藝術設計理論”的內涵李瑞敏
“人為組構”的圖像——王慶松的藝術之路魯虹
中國雕塑的新傳統及其兩個轉化孫振華
時代的印記與回聲——寫給“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的故事凌承緯
“情感轉向”與藝術情感理論芻議周彥華
終南漸遠與恍入輞川——山水畫史研究二題王建玉
東千佛洞第二窟真實名文殊曼荼羅及相關問題研究常紅紅
圖式切分:中國早期圖像藝術演化的語法條件孔維強
展開全部
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術文集(2019) 作者簡介
李敏敏,四川美術學院當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碩導,哥本哈根大學客座研究員。長期從事設計歷史與理論研究、藝術跨學科研究,主持重量、市級、校級項目多個,現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全集》重慶卷中雜項部分的召集人。近年來發表論文近二十篇,出版個人著作多部。榮獲“重慶市高等學校很好人才”“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等稱號。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