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傳統樂律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59838
- 條形碼:9787103059838 ; 978-7-103-0598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樂律學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樂律學學科方法體系的建立,各種律制的形成、歷史發展及現代研究等論述,全方位展示中國樂律學悠久的歷史傳承以及為世界律學寶庫留下的豐富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樂律學 內容簡介
中國自古重視樂律學的研究,如生律法的自然依據,包括諧音列所含的自然音程及五度相生律、純律、平均律、七分七倍生律、十一倍生律、十三分生律等,而歷代相傳的正史書志中也一直延續律歷志的寫作傳統,對樂律制度有相當篇幅的記載。本書作者為樂律學研究領域專家,所著對構建中國傳統樂律學的歷史話語體系進行深入探索。內容涉及學科定義、研究對象與研究范疇,理論律學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生律法的自然依據,以及對中國傳統樂律學研究歷史發展的全面回顧,充分展示出中國樂律學發展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及其對世界律學做出的重要貢獻。
中國傳統樂律學 目錄
一、學科定義
二、研究對象和范圍
**章 理論律學的方法
**節 理論律學的基本概念
一、音程系數(intervallic coefficient)
二、音程值(intervallic value)
三、相對波長(relative wavelength)與相對音高
(relative pitch height)
四、躍遷算子(transition operator)與躍程值
(transitional intervallic value)
第二節 與音律相關之長度的正反合認識歷程
一、長度比值(length rate)
二、頻率比值(frequency rate)
三、周期比值(vibration period rate)
第三節 真數與對數兩個領域里的溝通對應
一、以不同文化圈所用的音程值單位來表述從相對波長到
相對音高的推算過程
二、運算實例分析
第二章 生律法的自然依據
**節 諧音列所含的自然音程
一、諧音列(harmonic tone series)的意義
二、諧音號數與各音的比例當數一致
三、真數換算成對數的基本數據表
第二節 各種律制概述
一、五度相生律(system of tuning in perfect fifths 或
pythagorean intonation)
二、純律(just intonation)——三度、六度生律法
三、平均律
四、其他各種生律法
第三章 樂律學研究歷史的回顧與發展
**節 中國*早的樂律學實踐與記載
一、《管子·地員》——三分損益法的*早記錄
二、曾侯乙編鐘銘文
三、《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律》——十二律相生而出的*早記錄
第二節 樂律學理論的縱深發展
一、《淮南子》律數——自然數的開拓
二、《史記·律書·生鐘分》智慧的表述體系
三、京房六十律的理論價值及其他
四、錢樂之三百六十律
第三節 應用律學的杰出成果——荀勖笛律
一、荀勖管口校正數的計算方法
二、荀勖十二笛及開孔數據
三、荀勖笛律留下的難題
第四章 新律的探索
**節 何承天新律
第二節 劉焯律的內容及其學理錯誤
第三節 王樸新律
第四節 蔡元定十八律
第五章 琴律學
**節 琴上十三徽的樂律學內涵
一、安徽法
二、十三徽的樂律學規定
第二節 文獻中記載的定弦法
一、朱熹所傳的兩種定弦法
二、《五知齋琴譜》中記載的定弦法
三、《琴學人門》中記載的定弦法
四、琴五調的定弦方法
第三節 暗徽的設置
一、純律規范的徽外音
二、《琴統·十則》中明徽、暗徽及三分損益律的徽外音
三、十分法的徽分
第四節 具有多維生律因素的琴律
一、朱熹《琴律說》
二、《琴書大全》中留下的詳細數據
三、《琴書大全》中琴五調的樂律學表達
四、琴學文獻中體現出的琴律實踐
五、樂器機制帶來的琴律實踐多樣性
第六章 十二平均律的劃時代研究
**節 朱載堉——*早創立十二平均律
第二節 西蒙·斯臺文對十二平均律的研究
第三節 斯臺文與朱載堉的比較
第七章 中國近現代樂律學研究狀況
**節 20世紀上半葉的樂律學研究
一、在樂律學研究中引進歐洲的聲學、數學方法
二、對東、西方律制進行比較研究
第二節 20世紀下半葉的樂律學研究
一、琴律研究
二、對曾侯乙編鐘銘文的樂律學內涵之研究
三、琴律研究方法體系化
四、有關笛律的研究
五、朱載堉異徑管律研究
六、有關中立音的研究
第三節 *后的話:學科發展的未來走向
參考資料
附錄一:古琴各弦徽位音律表
附錄二:古琴各弦徽間音位按音登記表
附錄三:對錢樂之三百六十律的清理及補正
一、三分損益相生359次得三百六十律(錢樂之三百六十律)
二、三倍反生法(三倍)得反向三百零六律
三、十二律統領12個生律群
附錄四:音分和頻率對照表
中國傳統樂律學 作者簡介
李玫,文學博士,第一位音樂學博士后。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專業方向為音樂形態學、音樂史學、音樂文獻學。RIdIM(Association 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Iconographie Musicale) 創辦的不定期學術刊物Studies in Music, Dance, and Theatre Iconography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在中國古代音樂史、民族音樂學、樂律學和音樂圖像學。主要學術成果:《“中立音”音律現象研究》(專著,獲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東西方樂律學研究及發展歷程》(專著,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材二等獎)、《中國傳統律學》(專著,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材建設二等獎)、《傳統音樂軌范探索》(論文集)、《音樂之河——圖說中外音樂史》(專著)、《西北高原漢族音樂文化區(色彩區)系統化綜合研究》(研究報告,全國藝術學科“十五”規劃國家年度課題,已結項,審核為優秀)、《“燕樂二十八調”文獻通考》(專著,2020年獲得首屆“楊蔭瀏學術提名”獎)、《戴長庚〈律話〉校注及研究》(專著)等。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