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5275
- 條形碼:9787520525275 ; 978-7-5205-2527-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本書特色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是一部散文隨筆作品集,是“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之一種。 作者是東北人,多年來對東北地區的方言頗有心得,深知方言對通語的滋養作用為中華民族文化形成的源泉之一。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通順易懂,闡釋準確,使讀者能有臨其境聞其聲的感覺。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內容簡介
作者在書中總結了東北方言特色,包括豪爽、粗獷、率真、形象、簡潔、富有哲理、性格鮮明。“回味東北方言,加以闡釋,也是一種鄉愁。”作者正是借方言而抒發自己內心深處一抹深深的鄉愁。同時也給同樣懷有鄉愁的朋友們提供一份談資,給在東北這方熱土上的年輕書寫者們捧出一份參照文字,也給史學、社會學、風俗學的研究者們,留下一些來自數百年生活中不斷流傳下來的直接素材。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附錄
后語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節選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章 按下葫蘆起來瓢 此事剛解決,忽拉巴地又冒出一樁類似的事來。 問題處理不過來了。 從前,城鄉一般人居家過日子,都有一口大水缸,放在“外屋”(明屋,廚房兼通左右兩屋過道)干凈地方。舀水用的是葫蘆瓢,將葫蘆一剖為二,便是瓢,這瓢,總是漂在水面上。按下去,一松手立刻還漂起來,如同跟人開玩笑一般。 按葫蘆摳籽 一算計,一個葫蘆能摳出多少籽粒,就得朝人家要多少籽粒,全不計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有些籽粒不成熟,是摳不出來的。這樣的人精明,卻往往被認為太苛刻,與之交往都存一份小心。 “那個人凈鑿死卯,按葫蘆摳籽。” 熬 艱難忍受,堅韌地過平常日子。“多年老道熬成轍,多年媳婦熬成婆。”要往上升,過得好一點,常常要靠“熬”。 熬日子 得了慢性重病,開始還能活動,情形卻是一天不如一天,竟是起不來炕了。親友關心問候,家屬附耳悄聲說:“也就是熬日子了。”意思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 愛小 圖小恩小惠,占小便宜。或性格使然,或心胸小,“眼皮狹淺”;或因生活太困難,無奈之舉。人一旦愛小,心胸就很難開闊起來。容易被人拿斜眼看。 挨板兒 “別加楔,就快。”一個挨一個,依次進行。幾個人攻守同盟,領頭的放狠話:“這事是誰捅出去的?都不說?看我不挨著板兒收拾你們才怪呢。” 挨刀的貨 詛咒。比一般罵人還陰一些。含義輕重,全看出于誰之口。 矮子里拔大個兒 要選擇的貨品質量都一般。又急著用,能將就就將就了,胡亂選一個就交差吧。這是得過且過思想,很難成大事。 第二章 巴掌大個地方 形容地方太小,也就一巴掌大。 “不就是個牌長(類似居民組長)嗎?管個巴掌大的地方,架子倒像個縣太爺。” 扒拉 扒拉,用手、棍子扒拉東西,挑挑揀揀。瓜呢,論個賣,挑大個兒的;櫻桃呢,論斤,挑通紅新鮮的。 “我這櫻桃熟透透的了,大嫂啊,可別扒拉來扒拉去了。挑花眼,都整禿嚕皮,我還咋賣呀!” 扒拉開前面擋道的人群,游泳一般跑到前面去。 橫扒拉豎擋,是真心拉架者的動作。架,是動“武把綽兒”。常言,君子動口不動手,打群架諸君,我想是君子小人各占一半。 扒瞎 扒瞎,也作巴瞎。扒,說。瞎,假話瞎話。瞎話跟假話是鐵桿朋友。“別信,可別信!信,死了連褲子也穿不上。哪句話不扒瞎,他心里都難受。這小子,沒一句是實的,放個屁都摻假。” 扒皮認識他瓤兒 不看表面,就知實質。對此人了解,那叫透。就是換副臉子,一撅尾巴也知道他拉幾個糞蛋。 一般都是對人品不咋著的人用這樣的詞兒。 也說“不扒皮也認識他瓤兒”。 扒墻頭 打牌的,不守游戲規則,抻長脖子,傾斜身子,斜眼偷看上下家的牌。 另一意是本義。有一出蹦蹦(近似二人轉),說張生跳過粉皮花墻,去幽會鶯鶯。他雖是讀書人,卻也不會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聞、非禮勿視的主兒。如不先扒墻頭,偷看一下人家來了沒有,好像也不會貿然行事。 扒扯 本義是往高處攀緣。 引申為為了升發,費盡心機,不擇手段,用盡吃奶力氣,不惜手蹬腳刨。 還有編瞎話、胡說八道詆毀人之意。 八竿子打不著 一條竿子就不短了,八根竿子接起來都碰不上,是說離得太遠。 一竿子打不著,打八竿子也打不著。也是離得遠,夠不著。 一般指拐了幾道彎才認乎上的遠親,“小鎖子,不就西下洼子老王家三小子嗎?那是我四姨父小舅子連橋的妻侄的表兄弟,還是叔伯的,哪算啥親戚了?八竿子打不著啊”。 八碟八 從前農村殷實人家辦紅白喜事,*豪華的宴會。每張桌上,要上十六道菜。其中八樣是盤子盛,另八樣,碗裝。廚房搭在露天,吱吱啦啦,熱氣騰騰,香飄鄰里。熱天,廚師忙得汗用袖子抹。落忙兒端盤子的,扎著白圍裙,一路平穩碎步,口喊慢回身—— 那八碟八碗里,雞鴨魚肉、時鮮蔬菜、豆腐粉條是有的。但什么大蝦燕窩鯊魚翅之類,聽也沒聽說過。讓酒讓菜,大支客(主持人)穿半截長袍,說鄰里鄉親親朋好友吃好喝好之類的客氣話。坐席的則互相讓。筷頭子點著菜,說:“那,咱就別裝假了,可勁兒造,可勁兒造。”氣氛里,滿是喜興和諧。 小時,曾跟著小腳母親去坐過一回這樣的席。上來一碗肉,母親說,叫豆豉肉。我光看,一口未吃。因小時若看白翻翻的豬肉,就惡心,盡管每年也見不到幾次。這菜名,至今還記得。 八股繩 挑著挑子(擔)走鄉串屯的零售小販,也叫貨郎子。挑子兩頭各一只筐,筐有四根繩。故俗稱挑八股繩的。 有幾種。賣主食,主要是燒餅麻花。品種少,圖方便,他們只挎一只扁扁的木箱,蓋一厚棉墊,以求保溫。 賣鮮魚。筐用秫秸篾子編成,透風滲水,捂不著魚。形狀像家里常用的“大枕頭”。上面苫一層新割的香蒿,一股清新氣。大鯉子新出水,還尬巴嘴呢。扁擔長而薄,越往兩頭越細,一走一扇,看著輕巧輕松。 賣酸梨、瓜子大塊糖。梨是凍梨,相互一碰,咯啦啦響。孩子啃著吃,得倒換著手。大塊糖,也叫糖瓜子、灶糖。到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送一家之主灶王上天述職,擔心他老人家竹筒倒豆子,有啥說啥,就念叨:“灶王爺,上西天,好話多說,賴話少說。”家里主婦覺得賴話少說,說一句也不好啊,干脆,供灶糖吧,嘴一黏,一句別說得了。 賣瓜的。扁擔與魚販的差不多,筐卻是柳條編成。不過屯屯有瓜園,他們雁飛一樣挑進縣城。找個涼快地兒一坐,尖頂草帽子摘下來當扇子。悠悠閑閑,一袋煙的工夫,磕打筐了,收工。 *受歡迎的,要數賣日用品的。挑子簡直就像柜臺。他們的撥浪鼓一響,鼓聲飛進各家窗戶門兒,人們心里都一癢癢。你聽吧,巧聲巧調,他還唱起順口溜:“姑娘扎的紅頭繩,小子玩的撥浪鼓,頂針繡針納鞋底的大號針,雙妹雪花膏,胭脂隨意挑,煙袋鍋,煙袋嘴,煙袋桿是烏木的。棗木梳子竹篦子,大花小朵是絨的。” 于是,院子里雞咯咯叫,小子、r頭跑來,姑娘媳婦大大方方、扭扭捏捏、遲遲疑疑跟來了。那位銅煙嘴想換玉石嘴的老太太,也壓陣腳,站在圈外了。 ……
也是一種鄉愁(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屈興岐卷) 作者簡介
屈興岐,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曾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駐會副主席。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伐木人傳》《祖母綠傳說》,散文集《興安雪》《七色光》《瞬間》《歌·號子·酒》,兒童中篇小說集《樹海迷航》,長篇報告文學《金獎是怎樣鑄成的》《白森林告訴未來》《命運在今天決定》《三環火進軍》《太陽傳人》等。另外發表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百余篇。部分作品譯有外文版本或選入相關選集。兩次榮獲黑龍江省精品工程獎。散文曾獲《人民日報》征文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