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地區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6089
- 條形碼:9787520166089 ; 978-7-5201-660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區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本書特色
地區行署是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省級派出機構,對地方政治、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都產生過深刻影響。這一地方政治制度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其組織結構、運作機制、具體功能以及利弊得失如何? 本書對此進行了全面的揭示和研究。通過此著,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地區行署制度的知識,獲得地方治理智慧的啟迪,更能夠加深對改革開放史的理解。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并受其影響,行政區域的歷史和現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地區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內容簡介
“地區行署”是1978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的一項重要地方政治制度。本書將歷史學與政治學、行政學研究緊密結合,將理論分析與實證探究緊密結合,系統、完整地論述了這一制度的沿革,厘清了地區黨政群各系統的組織機構與職能。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行政具有延續性和統一性,這部著作通過對地區行署各項相關制度的研究,也透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政府在行政決策執行、監督檢查、公文傳遞處理、人事管理和財政財務等方面的運作機制。概言之,這部著作不僅具有推進中國地方政治制度史和當代中國史研究的學術價值,也可為當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提供重要的歷史和理論借鑒。
地區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目錄
**章地區行署制度的歷史淵源013
一中央派出政府制度的淵源(公元前106年至元朝建立)013
二省級派出政府制度的淵源(元朝中后期至1912年)020
三古代派出政府避免實化的歷史鏡鑒027
第二章地區行署制度的建立與三次撤銷改革030
一1978~1981年地區行署制度的建立030
二1982~1985年**次地區行署制度撤銷改革035
三1993~1998年第二次地區行署制度撤銷改革052
四1999~2018年第三次地區行署制度撤銷改革061
五新時期政治發展邏輯下地區行署制度的遞嬗069
第三章地區的組織機構與編制078
一中央對地區的機構與編制規定078
二不呈正相關的地區機構改革付出與結果096
三地區機構改革結果與中央規制存在差距的原因115
第四章地區行署的職能131
一中央規制:總體職權和單項權力限定131
二地方實踐:多數地區行署職權突破中央限定134
三地區行署超出規定職能的歷史與現實邏輯151
四改革開放以來政府職能改革與演變的地區透視159
第五章地區行署的運作機制165
一行署的決策中樞165
二行署的決策與實施機制183
三行署的監督機制197
第六章地區(行署)的財務和“財政”205
一地區(行署)的財務:經費標準與來源205
二多數地區(行署)的一級財政表現及收支結構215
三地區(行署)的財務、“財政”特點237
四地區(行署)“財政”的國家與社會關系透視256
第七章地區行署的人事262
一新陳代謝:任免、管理、學習、退休262
二激勵約束:考察、考核、獎懲288
三保障:薪資與福利294
四專員的任職實況311
第八章地區行署制度的利弊得失與發展趨勢324
一有利于完善行政管理體制,發揮了一級政府的作用324
二存在增加成本、降低效率的弊端332
三客觀認識地區行署制度的弊端336
四發展趨勢342
附錄1949~2018年各省專區、地區數量歷年統計353
參考文獻358
地區行署制度研究(1978—2002) 作者簡介
作者侯桂紅,歷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地方政治制度史研究。近年來對于中國現當代省級政府派出管縣機構的研究成果,已經形成系列。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委托項目5項,出版專著兩部,在《當代中國史》《中共黨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