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36439
- 條形碼:9787517136439 ; 978-7-5171-364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本書特色
※《民族文學》獎、十月文學獎、老舍散文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林語堂散文獎、趙樹理文學獎得主攜手打造的一場文化盛宴 ※10位一線實力作家 10部經典暖心散文集 ※著名作家王堯、張銳鋒、關仁山、老藤、郭文斌、李曉君等聯袂推薦 ※ 一幅搖曳多姿、美不勝收的藝術長卷 ※文章兼具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可讀性。讀散文,在詩情畫意中尋找精神家園的芳草地。 ※多篇文章入選中高考試卷,適合初高中生閱讀。 ※小開本,便于攜帶閱讀;裝幀精美,適于收藏。 阿舍散文的優勝之處在于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不只在文字面貌,更在于感知生活的角度、細敏度和豐富度。她呈現的是一種難以被重復的文學。《我不知道我是誰》使她在我心里成了一位有分量的寫作者,曾對她說,這樣的文章,你要是能寫出三篇……不過看她的勢頭,她是準備好了的。 ——著名作家 石舒清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內容簡介
本書系“悄吟文叢”系列叢書之一,共分兩輯。作者以質樸的語言,通過回憶自己在新疆及銀川的諸多往事,讓我們領略了很多當地的風土人情,書中人物描寫栩栩如生,人物對話比較接地氣,同時作者所描述的語言情感真摯,流露出其對那片土地的深深熱愛和眷戀,文中的人和事均為自己親身經歷,有很強的年代感和代入感,同時本書作者將自己曾經獲獎的《山鬼》等名篇重新輯入,有較強的可讀性,文字中滲透著作者濃濃的家鄉情懷。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目錄
**輯
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 003
1989 年的火車 / 019
白蝴蝶,黑蝴蝶 / 043
我不是來看電影的 / 072
火之吻 / 083
一日之界 / 094
小石橋記 / 114
捕魚者 / 132
魔 盒 / 153
風吹過 / 182
沙漠,或夢想 / 198
第二輯
斷想:作為細節的上圈 / 221
流水與月亮 / 249
浮云歸處 / 267
堅硬的囈語者 / 283 山 鬼 / 301
為什么是散文? / 319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節選
希望仍要延續,如同生命生生不息。那些回城和落實政策的人走了以后,剩下的人就把希望搭建在下一代——我和我的同代人的身上。然而,年少的成長更多在于尋嘗快樂, 放弛體內單純的力量與熱量。對于父母心中的焦灼與期盼, 我總是不管不顧。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全部的熱情只在于向沙漠索取歡樂,而沙漠,也慷慨如一位仁慈的 神祇,但凡它有的,能被我感知的,都賦予了我。 ——摘自《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悄吟文叢(第二輯)大河奔流遺落的一朵浪花 作者簡介
阿舍,20世紀70年代生于新疆,現居銀川。文學創作一級,供職于寧夏文學藝術院。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十月》《鐘山》《江南》《天涯》《芙蓉》等國內文學期刊。出版有長篇歷史小說《烏孫》,短篇小說集《核桃里的歌聲》《奔跑的骨頭》《飛地在哪里》,散文集《我不知道我是誰》《流水與月亮》《白蝴蝶,黑蝴蝶》《撞痕》,隨筆集《托爾斯泰的胡子》。曾獲十月文學獎、第九屆寧夏文學藝術一等獎、《民族文學》獎、《朔方》文學獎。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