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5841
- 條形碼:9787509015841 ; 978-7-5090-1584-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本書特色
許多人都喜歡看電影,但你是不是也曾困惑:為什么這部電影評分很高,我卻看不出它好在哪兒?甚至,根本就看不懂?其實,你需要了解一點哲學,因為有些電影并不是講故事那么簡單,其中也許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或者,你也可能想學習一點哲學,卻不知何處入門,那些大部頭的哲學著作讓你望而生畏。其實,你也可以從看電影開始。本書即是電影和哲學之間的一座橋梁,一方面通過電影來理解哲學,一方面借助哲學來詮釋電影。通過電影來理解哲學,可以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哲學的抽象和枯燥,在電影直觀的影像和場景中感悟哲學;借助哲學來詮釋電影,則可以讓我們深入電影影像的深處,“看”到其背后隱藏著的更多的東西。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十二個專題,結合中、美、英、法、德、意、俄、瑞典、波蘭、巴西、印度、日、韓等國的100余部電影,對“存在”“自我”“命運”“文明”“自由”“平等”“正義”等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討。這些哲學問題都是與我們的人生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且本書圖文并茂,文字生動,因此不僅可以給專業的哲學工作者和哲學教師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可以用作大專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也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既領悟哲學的智慧,也對電影的內涵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目錄
一、我們應如何存在
1、我們如何來到這個世界-《海上鋼琴師》
2、存在即自由,存在即選擇-《肖申克的救贖》與《羅拉快跑》
3、“此在”的沉淪與異化-《空洞的夜》與《筋疲力盡》
4、“此在”的覺醒與超越-《入殮師》與《身后事》
二、個體與群體
1、群體的溫暖與力量-《蟻哥正傳》
2、個體的覺醒與危機-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廊橋遺夢》
3、個體與群體的糾結與融合-《荒野生存》
三、宿命與抗爭
1、命運的繩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2、挑戰與抗爭-人生的《云圖》
3、歷史的合力-《V字仇殺隊》
四、眾里尋“他”千百度
1、為什么要尋找自我-《搏擊俱樂部》
2、如何才能找到自我-《千與千尋》
3、自我的沖突與圓融-《少年派的奇幻飄流》
五、矛盾的人性
1、感性與理性-《布達佩斯之戀》與《黑天鵝》
2、善與惡-《化身博士》到《死亡實驗》
3、唯我與無我-《藍絲絨》與《浪潮》
六、幸福在哪里
1、幸福之謎-《春夏秋冬又一春》
2、幸福之難-《革命之路》充滿坎坷
3、幸福之路-哪里是《幸福終點站》
七、走出認識的洞穴
1、洞穴假象-《楚門的世界》
2、你我皆是洞中人-《羅生門》
3、走出洞穴的《十二怒漢》
八、技術烏托邦
1、技術的信仰-從《月球旅行記》到《機器人總動員》
2、技術的憂思-從《摩登時代》到《我,機器人》
3、技術的批判-人類的未來真是《阿爾法城》嗎?
九、文明的進步與反思
1、文明的發展-《蚊子海岸》與《2001太空漫游》
2、文明的傲慢-《猩球崛起》與《阿凡達》
3、文明還是原始-《與狼共舞》與《啟示》
十、自由是什么
1、自由的追求-從《勇敢的心》到《飛越瘋人院)
2、自由的困惑-《戰略特勤組》與《烈血天空》
3、自由的辯證法-《國家公敵》與《發條橙》
十一、道德理想與道德評價
1、道德何以必要-《透明人》與《七宗罪》
2、道德何以可能-《辛德勒的名單》與《這個殺手不太冷》
3、道德評價的效果論與動機論-《天空之眼》與《拯救大兵瑞恩》
十二、平等正義的追求
1、如果沒有平等,世界將會怎樣-《塞爾瑪》與《為奴十二年》
2、平等的困境及突圍-《熔爐》與《X射線營地》
3、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死亡晚餐》與《辛普森:美國制造》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節選
命運的繩索 的確,許多人都相信命,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所以才會有不少人去算命。我們知道,在所有宗教里面,都會有一個神,正是這個神,主宰著、掌控著人們的一生,因此,當人們遇到災禍的時候,要去向神祈禱,渴求他的恩德;當人們犯了罪孽的時候,也要去向神懺悔,期盼他的赦免。命運,仿佛一根繩索,始終伴隨著人,有時能夠救人于危難,有時也能緊緊勒住你的脖子。 俄狄浦斯的掙扎 對命運的敬畏,一直是古代悲劇的重要題材,其中,古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的故事無疑是非常典型的一個。我們不妨先來重溫一下這個故事:忒拜國王拉伊奧斯受到天神的詛咒,說他的兒子將殺父娶母。為了改變這一命運,拉伊奧斯在與王后約卡斯坦生下了一個男嬰后,便刺穿他的腳踝,并令仆人把他丟到野外處死。但是好心的仆人沒有殺死嬰兒,而是把他交給了鄰國科林斯的一個牧羊人。科林斯國王沒有孩子,于是便收養了他。這個孩子因為腳踝被刺穿而腫脹,于是把他起名叫作俄狄浦斯(希臘文oidipous的意思即為“腫脹的腳”)。俄狄浦斯長大后知道了神諭,說他將殺父娶母,感到非常害怕,于是便逃離科林斯,并決定永遠不再回來。俄狄浦斯流浪到鄰國忒拜,與忒拜國王拉伊奧斯(也就是他的生父)相遇,兩個人發生沖突,俄狄浦斯失手殺死了拉伊奧斯。接著,俄狄浦斯又除掉了怪獸斯芬克斯。忒拜居民對俄狄浦斯感恩戴德,便立他為新國王。俄狄浦斯娶了老國王的遺孀約卡斯坦(也就是他的生母),并與她生下了四個孩子。后來,忒拜不斷有旱災和瘟疫,幾經周折,俄狄浦斯終于知道真相,正是他殺了自己的父親拉伊奧斯并娶了自己的母親約卡斯坦。于是,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四處流浪,*終死在了雅典附近。 在這個悲劇里,俄狄浦斯知道神諭后,竭力想逃脫自己的命運。可是,他越是想逃離,命運的繩索就收得越緊,*后,還是一步步地鉆進了命運早已設計好的牢籠。他刺瞎了雙眼,因為就算他有眼睛,也什么都看不清——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別人,看不清未來的路途,所以還不如不要眼睛,老老實實地跟著命運行走。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同樣是一部悲劇,一部有關命運的悲劇。想當初,大觀園里花團錦簇,金陵十二釵青春亮麗,瀟湘館、蘅蕪苑、紫菱洲、秋爽齋、藕香榭……哪一個里面住的不是絕代佳人?哪一個絕代佳人不是簪花佩玉、前程似錦的富貴小姐?就連櫳翠庵里戴發修行的尼姑妙玉也是氣質高雅、冰清玉潔。然而,她們未來的命運卻早已注定。寶玉夢游太虛幻境,已經在冊簿上看到了諸位金釵的判詞,只是他當時不懂,后來歷經世事,方才頓然醒悟。比如當寧榮二府漸漸沒落以后,四姑娘惜春欲削發為尼,家人皆惋惜痛心,可寶玉卻說“真是難得”,還哈哈大笑。眾人不解,他卻念出了惜春的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這時候的他已經知道,一個人的命運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的,“獨臥青燈古佛旁”,這就是惜春的命運,能夠跟隨命運而行,并不是一件壞事。而那位原本已在修行的妙玉,其判詞卻是:“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一心修行卻難以如愿,*后被歹人擄劫,也終是“無瑕白玉遭泥陷”“風塵骯臟違心愿”。而寶玉自己,原本是青埂峰下的一塊石頭,*終也隨一僧一道飄然而去,回歸原始的本真。 可見,敬畏命運、相信命運、順從命運,這樣的思想非常普遍。在哲學上,就有一種觀點,叫作“宿命論”或“天命論”,即認為人的命運冥冥之中被一種神秘的東西所主宰,比如天、神等。因此,這個世界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所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圣經》上說,一切都是上帝預先安排好的,沒有神的旨意,就連一根頭發也不會從頭上掉下來。實際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宣揚命定論:人世間的一切痛苦、苦難,都是前世注定的,都是你應該承受的。而中國古代的許多朝代都設有欽天監,他們不僅負責天文氣象,還要觀察天象,看看是否有異常,天象異常,則人間災禍,那是上天在示警。 瑪蓮娜的妥協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一樣,同出自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之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直譯為《瑪蓮娜》,實際上就是講述了女主角瑪蓮娜的命運,即一個女人在時代中的遭際。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場景:(影片開頭)意大利西西里的卡斯泰鎮一片喧囂,軍車從街道上開過,車上的軍人向居民們重復著:“放下你們手邊的工作,領袖將向全國發表重要講話。”而從廣播里傳出來的法西斯黨魁墨索里尼的聲音則是:“意大利向英法宣戰。”鎮上的居民們一片歡呼。而此時,幾個十幾歲的少年正圍在一起,玩著用放大鏡燒小螞蟻的游戲。那只可憐的螞蟻,在透過鏡片的陽光的燒灼下,很快就青煙直冒,死于非命。 這一開頭,明白無誤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顯然,這是一個宏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屬于歷史的時代,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只螞蟻,身不由己,無路可逃。 影片的女主角瑪蓮娜是一個美麗優雅的少婦,丈夫上了戰場。她有著一頭波浪如云的披肩秀發,又穿著性感的短裙絲襪,腳蹬一雙高跟鞋,走在卡斯泰鎮上,顯得風情萬種,猶如一幅動人的畫。瑪蓮娜不緊不慢地走著,穿過擁擠的街巷,穿過嘈雜的人群;她好像心無旁騖,也仿佛平靜淡漠。但是,所有的男人都為她心醉,所有的女人都充滿了嫉妒。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認識瑪蓮娜,瑪蓮娜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可是,瑪蓮娜似乎又不屬于這里、不屬于這個世界。她是一個女人,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她想按照自己的習慣行事,想盡情展示自己的美。可是,這個社會卻容不得她。男人們爭相向她獻殷勤,可心里面覬覦的卻是她的身體。女人們則誹謗她、謾罵她,說她是個蕩婦。*后,甚至連她的父親也不理解她,不再讓她進門。而隨著戰爭的深入,意大利節節敗退,瑪蓮娜的丈夫戰死,父親也在一次轟炸中身亡,她徹底失去了親人,也沒有了生活來源,幾乎活不下去了。于是,她只能失身于一個個丑陋猥瑣的男人,以換取一點可憐的食物。 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場景:戰爭還在進行,但卡斯泰鎮的生活仍要繼續。廣場依然是人們集散的地方。在這里,人們談論著各種各樣的話題,當然,也包括瑪蓮娜。這時,大家卻看到瑪蓮娜走了過來。她還是那么美麗性感,還是那么婀娜妖嬈,只是頭發剪短了。瑪蓮娜來到人群中,找到一張椅子坐下,掏出一支煙,含在嘴上。片刻,一個男人湊過來,用手中的打火機,點燃了那支煙。 出于生計,瑪蓮娜*終徹底淪落風塵,她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并且很快,她就成了軍營中的交際花。然后,戰爭結束了,意大利戰敗,瑪蓮娜被一群憤怒的女人拖出來,在大街上剝掉她的衣服,進行各種各樣的侮辱。 瑪蓮娜,也是那只螞蟻,被放在命運的爐火上炙烤;美麗的花朵,從此凋零。 *后,瑪蓮娜的丈夫意外地回來了,他并沒有戰死,并且幾經周折,找到了瑪蓮娜。而此后的瑪蓮娜,也變成一個典型的中年婦女的模樣,她穿著樸素的衣服,留著齊耳的短發,拎著一個大包到菜場去買菜。婦女們也接受了這樣一個平凡的瑪蓮娜,爭相和她打著招呼。戰爭給人們留下了永久的創傷,時代也永遠地改變了一個人。我們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
看見:電影中的哲學:philmsmphy in film 作者簡介
孫衛衛,高校教師,主要從事哲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文學、藝術、歷史、心理學等亦有涉獵,自稱是一個“行走在思與詩的邊緣的人”,著有《照亮——讓我們靈魂覺醒的哲學智慧》,發表論文、散文、雜文60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