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6969
- 條形碼:9787300286969 ; 978-7-300-2869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道 內容簡介
師德重要性毋庸諱言,古今中外有高度共識。但是如何涵養師德,如何讓教師自發自愿自覺終其一生走在師德涵養的大路上,而且能夠樂在其中,真正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需要有具體的路徑、載體、抓手和用力處、得力處。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題為“循教育大道”,旨在“明道”,激發廣大教師向上向善的內在動力。共四周,每周一個主題,主要在理論層面幫助教師深化對師德的認知、認同,進而能夠達成共識,啟發思維,明確方向、使命和目標。下篇主題為“走涵養之路”,旨在促使師德養成。共六周,主要圍繞師德規范、立志、明德、愛生、日新等主題展開大量的案例學習,提供一系列路徑,方法、策略和工具。
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道 目錄
上篇 循教育大道
**周 走教育大道
**天 觸摸“道”
第二天 道與德
第三天 學校的樣子
第四天 生與師
第五天 教育之道
第六天 一周回顧:吾道一以貫之
第七天 實踐反思:始終走在教育大道上
第二周 重振師道尊嚴
**天 尋找“師道尊嚴”
第二天 道尊所以師嚴
第三天 “嚴師”之嚴
第四天 “師道尊嚴”變遷
第五天 新時代“師道尊嚴”
第六天 一周回顧:師道尊嚴就在身邊
第七天 實踐反思:何以見“嚴師”
第三周 好老師的樣子
**天 老師??好
第二天 孔子如何做老師
第三天 韓愈的教師觀
第四天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第五天 新時代好老師的樣子
第六天 一周回顧:做“四有好老師”
第七天 實踐反思:好老師需要修煉
第四周 終身學習
**天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第二天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第三天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第四天 有仁德而不學習,也會變得愚蠢
第五天 性相近 習相遠
第六天 一周回顧:享受學習
第七天 實踐反思:溫故知新
下篇 走涵養之路
第五周 職業規范,玉汝于成
**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二天 堅定政治方向
第三天 一碗水 一潭水
第四天 熱愛教育事業
第五天 增強法律意識,嚴格依法執教
第六天 一周回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第七天 實踐反思: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第六周 立志而圣,價值引領
**天 志不立,無可成之事
第二天 志存高遠,引領未來
第三天 矢志不渝,守住初心
第四天 勵志弘毅,桃李飄香
第五天 以文化人,培育英才
第六天 一周回顧:立志為先
第七天 實踐反思:在心里種下大樹的種子
第七周 大道至善,以德立身
**天 篤守善道,做學生的行為導師
第二天 德行兼修,做學生成長的楷模
第三天 善施教化,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第四天 教育情懷,促進師生相長
第五天 衷心哺育,做師道的守護者
第六天 一周回顧:明德親民
第七天 實踐反思:吾日三省
第八周 愛從心生,親民愛生
**天 點亮愛的心燈
第二天 會愛很重要
第三天 做“長大的兒童”
第四天 仁者愛人
第五天 愛的期待
第六天 一周回顧:教育,我的摯愛
第七天 實踐反思:為了愛,用心愛
第九周 砥礪前行,日新之路
**天 金之在冶,化繭成蝶
第二天 貴于能改過
第三天 見賢思齊,日日新
第四天 諍友互助,責善日新
第五天 師生同心,互學日新
第六天 一周回顧:見證成長
第七天 實踐反思:留下我們的育人故事
第十周 遇見自己 遇見幸福
**天 什么是教師的幸福?
第二天 教師的幸福在哪里?
第三天 遇見自己 遇見幸福
參考文獻
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道 節選
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新時代國家與民族做出的重大選擇,也成為教師的天職與使命。 如何做到立德樹人?雅斯貝爾斯關于教育的本質揭示出:教育是一片云推動一片云,一棵樹撼動一棵樹,一個靈魂塑造一個靈魂。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教育人先受教育,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有理想的人講理想,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承擔教育大任。一句話,教師要承擔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前提是必須先立自己的“德”,樹起自己的“人”。 立德即樹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即為成人的大學問,關鍵就在于讓自己與生俱來的光明德行不斷弘揚,越來越光明,溫暖周圍的人,照亮學生、照亮社會、照亮世界。自己活成一道光,立了自己的德,樹起了自己的大人格,才具備了“師者”的資格和條件。師者,人之模范也。 韓愈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者**要義是傳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天職,就是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教學行為,師生交往,待人處事,一點一滴把人生大道,宇宙大道、人類生生不息亙古不變的大道,傳遞給學生,不僅要入學生的大腦,更重要的是入學生的心靈,達到塑造學生的靈魂,塑造學生的生命,塑造人。 “人之初,性本善”,德性是人類的基因圖譜,所以我們古人強調人人可以為堯舜,人人皆可為圣賢,正所謂“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但是德性的保存、涵養、弘揚卻需要后天的努力,乃至于終身的修煉。 因此,習近平主席指出:教師的道德情操是在長期的學習修煉中形成的。于漪老師積68年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句話,即“一輩子當老師,一輩子學當老師”。孔子一生教育教學實踐總結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輩子的“學”,是一輩子的“教”的路徑。這就是做老師的核心密碼,也是成就幸福教育生活的不二法門。
立德樹人:師德涵養之道 作者簡介
從春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授,在德育研究、教育領導力、干部培訓等相關領域發表40余篇文章,參與主持國家重大教育課題多項。莊建華,山東省鄒城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在教育管理,德育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方面發表文章13篇,參與編寫山東省地方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三、四冊。王成龍,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育社會學、農村教師研究與培訓工作。王寧寧,北京開放大學教授,在中國文學、通識教育、學前教育等相關領域發表論文50多篇,2018年榮獲全國大學素質教育工作優秀推動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