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829535
- 條形碼:9787566829535 ; 978-7-5668-295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本書特色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收錄了《啊,廬山瀑布》《年初三雜憶》《鋼筆的故事》《落星灣畔過年時》等作品。 作者留給世間的不僅是文字,*是一種生活態度——不管在什么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興致盎然地生活。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散文隨筆集,作者通過擷取往事生活的片斷,記錄過往生活的點滴, 敘說對日常生活中所見之事的看法,展現了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世事的態度,對生命的思考。書中部分篇章對方言俗語進行了講解和說明,結合生活發現其新意與樂趣;文章還表達了對文藝批評、對原典閱讀的看法,字里行間顯示出作者個人的閑情逸趣,可讀性強。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目錄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節選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每逢星期天,我窗下的內街就有小孩子群聚嬉戲,但從未聽到他們唱過兒歌。想來也是,現在大人們經常可以“卡拉OK”一番,而可供孩子們唱的兒歌則太少了。我的童年是唱著兒歌長大的。“麻雀仔,叼樹枝,叼上岡頭望阿姨。阿姨梳只崩沙蝴蝶髻,摘朵紅花伴髻圍……”多么優美!“雞公仔,尾婆娑,三歲孩兒學唱歌。唔使爹娘教導我,自己精乖無奈何。”又多么天真爛漫!一班小朋友坐在一起,可唱“排排坐,食果果……”結隊出門,便唱“龍舟舟,出街游……”假如在月下,唱“月光光,照地堂……”就更合適了,那一呼百應的場景,清脆而熱烈得直薄云霄的童聲,常常使大人們中止了談話,個個綻出笑容來。兒歌構成的文化熏陶,往往滲透著極可貴的因素。記得抗戰時唱的《月光光》,末尾的詞句是:“船沉底,浸死啪日本仔。一個浮頭,一個沉底,你話好睇唔好睇!”很有時代感。而在我們的前輩,他們詛咒的則是“浸死啪紅毛番鬼仔”。想來,這兒歌當作于鴉片戰爭后,透過它可見當時民眾對帝國主義者的痛恨情緒如何感染著下一代。鴉片戰爭后,“紅毛番鬼”還派來了大批傳教士。平心而論,傳教士中也確有懷濟世之心的好人,但就整體來說,傳教本身卻是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手段。有侵略就有反侵略的呼聲,這呼聲也由孩子們承接了,于是有兒歌唱道:“磨利刀,殺耶穌,殺死耶穌有鬼做!”唱詞粗俗,絕對不會是憑兒歌創作獲獎的文人的手筆,只在粗俗中直噴出高昂的反帝情緒。1944年,我在逃難途中暫住一小鎮,長日無聊,一群小朋友到處亂鉆,鉆進一座教堂。牧師當即向我們分發宣傳品,請我們去聽他布道。我們一哄而走,出了門,有人帶頭唱:“磨利刀。”其他人便放盡喉嚨大唱:“殺耶穌,殺死耶穌有鬼做!”讀者諸君,你們此刻在平心靜氣地閱讀會覺得我們可笑吧:該殺的是日本兵,怎么又鬧著去殺耶穌呢?怎么又對牧師喊打喊殺呢?今天確實太幸福了!我們有一個強大的人民軍隊,這幾十年,跟超級大國也過過三兩招,并沒吃虧。這個軍隊給諸君提供了平心靜氣區別對待外人的資本,而半個世紀前的中國,還是塊被外人宰割的砧板肉啊!原諒我們吧,朋友!隨著戰爭的勝利,兒歌也變了。抗日戰爭勝利沒幾年,《月光光》的結尾就被唱成:“浸死啪紅毛番鬼仔,一個浮頭,一個沉底,一個匿埋門扇底,偷錢去買油炸鬼。”變得油腔滑調了。再后來,興起唱“肥佬個頭,大過五層樓”,越發離譜。更后,則小孩一律唱大人歌,兒歌幾乎被撲滅了。現在,一些熱心人重新推廣《落雨大》等兒歌,.錄成的盒帶唱得頗優美,可惜影響似乎并不大,我就從未聽到窗下的小朋友們唱過。……
些些往事:寶瑟余音隨筆集/創藝叢書第七輯 作者簡介
余福智,祖籍廣東省開平縣,1936年出生于廣州。1958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執教三十余年,主講中國古代文學史,對中國古代學術思想與詩論、廣府方言有一定研究,著有《美在生命》《尋找原裝莊子》《唐詩底蘊》《中華文化傳統散論》《唐詩粵韻之美》。在中華詩詞網上,發表多篇作品,并以《寶瑟余音》結集,曾主持佛山電視臺《粵講粵過癮》節目。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