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50268
- 條形碼:9787519750268 ; 978-7-5197-502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內容簡介
個人信息保護已成全社會關注焦點。在歐盟,以《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為代表的立法產生了優選性的影響。在美國,以《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立法和劍橋分析公司數據一案為代表的事件也引發了優選關注。我國的個人信息立法、司法與執法何去何從?本書從歷史、現狀與未來三個維度出發,深入分析個人信息保護在原理層面提出的挑戰,我國和域外的個人信息保護實踐如何落地。本書理論結合實踐,闡述了個人信息保護的整體圖景。
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目錄
目 錄
導言 個人信息保護的難題
**編 歷史:個人信息保護的思想與制度起源
前 言
**章 隱私權:何為隱私?為何保護?如何保護?
一、隱私權:從學術理論到司法實踐
二、何為隱私:隱私保護的不確定性
三、為何保護:“壞人”才需要保護隱私?
四、如何保護:社群與場景化的視角
第二章 從隱私到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針對誰?
一、從隱私權利保護到個人信息保護
二、個人信息保護可以針對所有人嗎?
三、適用前提:持續不平等信息關系
四、侵權隱私、執法隱私與信息隱私
第三章 個人信息保護的制度起源:公平信息實踐
一、公平信息實踐的起源與制度框架
二、公平信息實踐的影響與全球演化
第二編 現狀:個人信息權利與制度框架的反思
前 言
第四章 “個人”信息保護:評《一般數據保護條例》
一、《條例》鳥瞰:框架、條文與制度
二、個人信息權利:人格權與財產權
三、人格權保護與財產權保護之利弊
四、基于個體預期與風險規制的保護
第五章 個人“信息”保護:基本權利與言論自由
一、個人信息權利作為基本權利客體
二、個人信息作為言論自由表達對象
三、公法框架下個人信息的雙重屬性
四、個人信息的場景化行為主義規制
第六章 如何保護:“告知—同意”框架與私法保護
一、“告知—同意”框架與合同法保護
二、“告知—同意”框架的改良與限度
三、私法保護框架:從合同到信義法
第七章 如何保護:公平信息實踐制度的反思與重塑
一、個人信息主體賦權的困境與反思
二、信息處理者加責任的困境與反思
三、邁向大數據時代的公平信息實踐
第三編 未來:新型個人數據權利的分析與應用
前 言
第八章 被遺忘權:原理、場景化界定與中國應用
一、被遺忘權的起源:西班牙谷歌案
二、被遺忘權的爭論:正反雙方意見
三、被遺忘權的中國理論與法律實踐
四、被遺忘權場景化界定:場景實踐
五、結論:基于合理預期的被遺忘權
第九章 數據攜帶權:原理、競爭秩序與中國應用
一、數據攜帶權的起源、要素與爭議
二、數據攜帶權權利屬性的重新思考
三、數據攜帶權對競爭影響的雙面性
四、中國的數據攜帶權:企業與政府
五、結論:基于合理預期的被遺忘權
第十章 用戶畫像、個性化推薦與個人信息權利
一、行為信息收集:技術與法律問題
二、中、美、歐盟比較法視野下的用戶畫像
三、匿名化行為信息性質的法律爭議
四、個人信息2.0:個人信息概念反思
五、用戶匿名化行為信息的規制框架
六、結論:邁向治理責任與信息倫理
結語 個人信息保護的三個特征與對法律制度的挑戰
附錄1 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
附錄2 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及條例
展開全部
個人信息保護:原理與實踐 作者簡介
丁曉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未來法治研究院副院長。曾獲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士、中山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耶魯大學法學碩士、耶魯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等學位或經歷。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Moder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中外文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