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贈補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68334
- 條形碼:9787506868334 ; 978-7-5068-683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贈補本) 本書特色
翻開本書,**二三輯簡直就像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遍覽中國當代文化名人的長廊之門。從作家、詩人、哲學家、翻譯家、到書畫家、裝飾藝術家、洋洋灑灑涉及近四十人,蔚為壯觀。他們對文化的堅守與創造,對藝術的追求與奉獻,對真善美的闡示與弘揚,對名利的淡泊與恬澹,對人生的熱愛與付出,對磨難的泰然與坦蕩,對人格的自尊與自愛,在書中都有生動的描寫。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原臺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張振華
緒彬文章的共同特點是熱情洋溢,朝氣蓬勃。這既由于職業記者對采訪對象滿懷熱情,又由于作者對改革開放、萬象更新的國家面貌精神振奮、滿懷激情,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時代感,因而富有正能量。作者的筆蘸著濃濃的情才寫得出這類文字。而此種情懷歸根到底是愛與敬的結晶,只有對人物和事業由衷的熱愛和敬仰,才能釀出情濃于酒的采訪文字。
——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 馬振方
妙文四篇呵!曾讀過不少吳兄著書,今再讀吳兄之大作,感慨系之,這里有熟悉的氣息,深入淺出、縱橫天地,既有宏大的敘事、又頻顧草根小民;這里有一貫的情懷,愛為鑰匙、點亮心燈,難得性情中人,堪為讀者師友;這里還有親切的文字,行云流水、文采飛揚;敘事則肌理清晰,抒情有赤子之真摯。
尤喜歡《敬畏生命》一篇,這是緒彬對生命的思考,有真情、有深度、有哲人的清醒、有理性的思辨。
——福建省外辦原主任、福清市委老書記 宋克寧
吳會長的文章總是貼近實際生活卻遠遠高于生活,有典故有案例,有分析有深度,有新意有角度!每次看到會長的文章都讓人反思自身。
——北大碩士,福建省發改委 林靜
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贈補本) 內容簡介
《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為作者發表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各個報刊上的文章的結集,全書分為“名流風采”“書畫名家”“裝飾藝術家”“懷念親友”“序跋”“歲月流金”“日本散記”七輯。收集在本書中的一百多篇文章有較強的可讀性,其中對諸多名流的采訪文章讓我們了解到名流們的真實生活,盡管相隔久遠,卻如在眼前。本書分類明晰,內容豐富,反映了20世紀末中國文化藝術界的成就以及中外(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情況。
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贈補本) 目錄
**輯 名流風采
詩人之戀
——記賀敬之和柯巖
女作家柯巖的魅力
從石縫中生長出來的小樹
——訪著名作家、詩人柯巖
面壁黃沙四十載絕代飛天眾望中
——訪著名畫家、敦煌學家常書鴻
在趙樸初家里作客
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
——訪夏衍先生
超圣人凡不求仙
——訪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
大好時光辛勤筆耕
——《雷雨》問世五十周年訪曹禺
身如老松冬也綠
——訪語言學大師王力
啟功教授談自學
危難時節見真情
——老舍夫婦與日本作家的友誼
老舍的業余愛好
他給自己延長了十五年生命
——老作家周而復的創作生活
周而復談他的抗戰系列小說
在生命的邊沿
——記端木蕻良家庭生活及創作
書、畫、貓
——端木蕻良的書齋生活
文學民族化的探索者
——訪作家鄧友梅
生命在于奉獻
——訪日本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卞立強
高山流水遇知音
——訪華僑作家陳舜臣和翻譯家卞立強
得失不計榮辱不驚
——記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崔玉陵
附:電波架起友誼之橋
——記國際臺開播40年
楊獻珍的晚年生活
女人并非弱者
——訪旅日華僑女翻譯家林芳
千尺鯨噴洪浪飛,一聲雷震清飆起
——記石鳴和他的壽山石藝術世界
但愿此生長作北京人
——訪日本僑民山本市朗
中日文化交流的偉大使者
——鑒真
廣播稿:她曾是東京大學女教授
——訪著名作家謝冰心
采花蜂苦蜜方甜
——漫話名人專訪
第二輯 書畫名家
開一代山水畫風的巨匠
——訪國畫大師李可染
長留春意滿人間
——記著名花鳥畫家盧光照
融古參今自成一格
——記老畫家周懷民及其作品
心中宇宙,筆底世界
——訪著名書畫家董壽平
丹青難寫是精神
——訪著名人物畫家劉凌滄教授
遷想妙得功在畫外
——訪中央美術學院黃均教授
山青水綠人情似醇酒
——訪在京的廣東女畫家肖淑芳
狀物抒情寓有新意
——記胡絮青和她的作品
妙在朦朧美
——訪中年畫家朱軍山
陳雄立與《百鹿圖》
他有一雙奇妙的手
——訪著名篆刻家、書法家李文新
半世風流五本翰墨
——石鳴書法之我見
第三輯 裝飾藝術家
白頭不減青春志
——訪造型藝術大師鄭可
呼喚服裝設計的春天
——訪服裝專家白崇禮
建筑設計五十秋
——訪北京市建設設計院總建筑師張鑄
海的夢畫的夢
——訪著名裝飾畫家袁運甫
裝點人間無限美
——記裝飾畫家朱軍山
善于尋找傳統與現代交叉的人
——訪建設部室內設計研究所正副所長饒良修、黃德齡
第四輯 懷念親友
無言的父愛
悠悠寸草心
——漫憶我的母親
刻在心上的愛
——追思我的母親
音容長留天地間
——痛失父親盧光照
長留花香滿人間
——寫在花鳥畫大師盧光照逝世之后
柯巖永生
巨星隕落舉世同悲斯人已逝風范長存
——寫在林紹良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
直面磨難,笑對人生
——有感于啟功先生的達觀
中國心廣播情
——記內海博子
獨步詩名在,只令故舊傷
——悼念瑩姿伯母
真愛無邊真情無價
——閱《歲月留痕》續集原稿感言
第五輯 聚焦社會熱點問題(2020新作結集)
敬畏生命,熱愛生活
——病榻隨想:此心在此岸與彼岸間
健康,由己不由命
——被忽略的心理養生
親密關系的相處之道與“邊界”的掌控(之一)
夫妻關系
親密關系的相處之道與“邊界”的掌控(之二)
父母與成年子女的關系
親密關系的相處之道與“邊界”的掌控(之三)
婆媳關系
親密關系的相處之道與“邊界”的掌控(之四)
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的關系
醫生的使命與擔當
——讀懂醫生,傾聽醫生的心語
寄語白衣天使
——兼談護士的付出、處境與出路
我看“90后”(之一)
“90后”的群體特征
我看“90后”(之二)
從人生理念和生活態度看“90后”
破解中國小留學生的“五彩夢”
疫情將改變世界,改變我們的生活
非主流的輿情亂象,折射出什么
以書傳道頌德望
——《德、善、福的精彩人生》序
忽悠,騙你沒商量
在第七屆北京閩侯籍高校學生聯誼會上的講課稿
第六輯 序跋
憂患與逍遙
《天下才子必讀書》序言
序言:由顯赫歸于沉寂的林啟東
甘于寂寞,矢志以求
——有感于林阿綿畢生鐘情于少年兒童文學事業
傳播中國兒童電影的當代愚公
——林阿綿對創作推動傳播兒童電影的貢獻
《中華文明大辭典》序言
功在當代,利惠千秋
——評《中華當代吳氏宗賢大典》
一部研究角度新、論述透徹,并有理論深度的美學論著
——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的審稿推薦意見
第七輯 歲月流金
未來在向你招手
——寄語愛女小雪
成人冠禮儀式
——父母給女兒的賀信
社長兼總編輯寄語:
風雨兼程 十年創業路
天上人間諸景備
——游大觀園
《俠女十三妹》在拍攝中
馬甸危改恩澤百姓
第八輯 日本散記
日本家族制度的演變和新的家庭危機
——日本青年家庭觀念的變化
日本青年的婚戀
日本青年的交往
和服逐漸讓位給西裝
——日本青年的衣著
到書籍中去旅行
——日本青年對知識的不斷追求
日本青年斑駁陸離的業余生活
體育在日本青少年生活中占據的地位
旋風般的生活節奏
——追趕時間的日本人
注重禮節的日本人
從東京“夜生活”看日本的社會風氣
日本習俗趣談
——成年式
日本的野鳥保護
日本郵票瑣談
圍棋活動在日本
漫話中日風箏
“出版王國”日本
令人眼花繚亂的日本書店
日本的“雜食時代”
日本的中華料理
中國式茶會與日本茶道
木屐、折扇傳友誼
筷子在日本
國技相撲
棒球在日本
日本小學生生活掠影
橡皮錘敲打出來的電視機
日本家用電器生產參觀記
長崎
——中日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冰雪之城札幌的雪節
日本之*
后記
再版后記
附錄一:讀者、網友留言選登
對2020年新寫文章的讀者反饋
附錄二:吳緒彬:譜寫福清人在北京的精彩故事
附錄三:風雨廿載植根同鄉會真情無限心系玉融城——訪北京福清同鄉聯誼會會長吳緒彬
展開全部
逝水流年人相隨:縱觀名流,橫看世界(贈補本) 作者簡介
吳緒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譯著甚豐,獨自或與人合著、合編的有《中國話中級講座》《中國文藝郵票欣賞》《世界名畫郵票欣賞》《現代青年生活方式》《盤古之路》等,編譯有《日語常用詞例解詞典》《中國書法史》等。主編或參與主編了十多部大中型辭書、叢書,同時還在報刊發表了大量各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