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2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31933
- 條形碼:9787511531933 ; 978-7-5115-319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中公版·2021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具有如下特色: 1.量身定制內容。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中公教育事業單位考試編研團隊對歷年真題進行深入分析,針對事業單位分類考試中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真題的特點設置題型板塊,講解特色考點。 2.深度分析考情。本書正文開篇設置了“事業單位分類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考情分析”版塊,介紹了事業單位分類統考的基本情況,通過精選真題深度分析了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的具體考情,并據此解讀了命題特點和趨勢。 3.覆蓋核心考點,精講作答技巧。本書歸納了不同題型的核心考點,并圍繞考點精講作答技巧。 4.移動學習,雙線備考。本書不僅以紙質圖書為考生呈現知識要點,購書還可享有“中公優課”“中公題庫App”等線上學習方式,幫助考生在線學習、為考生答疑解惑。
202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 內容簡介
《2021*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嚴格依據*單位分類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考試真題編寫而成。本書涵蓋了職業能力傾向測驗部分的所有題型,包括常識判斷、言語運用、數量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分析五大部分。 在本書正文的開始設置了考情分析,并配有近期新真題,書中設置了“易錯警示”版塊,對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延伸講解,提醒考生注意命題陷阱。在知識點呈現形式上,圖表結合,便于考生更快速、直觀地記住重要知識點,且本書采用雙色印刷,不僅美觀,而且重點突出,便于識記。
202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 目錄
**篇常識判斷**章政治
**節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三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第二章法律
**節憲法
第二節監察法
第三節民法
第四節刑法
第五節行政法
第六節訴訟法
第三章科技與生活
**節高新技術
第二節我國21世紀以來的科技成就
第三節生活常識
第四章人文與歷史
**節文化常識
第二節歷史常識
第五章國情與地理
**節國情概況
第二節自然地理
第三節世界地理
第六章管理
**節管理學基本原理
第二節公共管理基礎知識
第三節行政管理基礎知識
第七章社會保障基礎知識
**節社會保障的內涵
第二節社會保障體系
第二篇言語理解與表達**章選詞填空
**節辨析詞語
一、詞義的側重點
二、詞義的輕重程度
三、詞語的感情色彩
四、詞語的語體色彩
五、詞語的搭配
第二節分析題干
一、邏輯關系
二、語法與語用
三、事理常識
第二章語句表達
**節語序排列
一、關注首尾句
二、抓住關聯詞語
三、重視指代詞
四、注意邏輯順序
五、分析承啟關系
第二節句子填空
一、關注設空的位置
二、判斷選項的標準
第三章閱讀理解
**節主旨觀點題
一、關鍵詞
二、關鍵句
第二節細節判斷題
一、設錯四字口訣之“絕”
二、設錯四字口訣之“無”
三、設錯四字口訣之“誤”
四、設錯四字口訣之“換”
第三節詞句理解題
第四節推斷下文題
一、關注尾句
二、鎖定材料結構
三、排除三種信息
第五節標題添加題
一、標題添加題的分類
二、好標題的特征
第六節寓意理解題
第三篇數量關系**章數量關系技巧方法
一、整除及其性質
二、余數及其性質
三、代入排除法
四、方程法
五、特值法
六、十字交叉法
第二章數量關系常考題型
一、幾何問題
二、行程問題
三、工程問題
四、利潤問題
五、濃度問題
六、排列組合問題
七、概率問題
第三章數量關系其他經典題型
一、容斥問題
二、數列問題
三、值問題
四、日期問題
五、年齡問題
六、時鐘問題
七、周期循環
八、盈虧問題
九、雞兔同籠
第四篇判斷推理**章圖形推理
**節圖形推理核心知識儲備
【圖形構成】
一、點線角面
二、圖形部分
三、圖形種類
四、元素位置
【幾何性質】
一、對稱性
二、重心
三、面積和體積
【圖形轉化】
一、移動、旋轉、翻轉
二、圖形疊加
第二節圖形推理題型分類精講
一、順推型
二、類比型
三、九宮格型
四、分類分組型
五、空間折疊
六、其他形式
第二章邏輯判斷
**節邏輯判斷題型分類精講
【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題
二、復言命題
【可能性推理】
一、論證的基礎知識
二、削弱型題目
三、加強型題目
四、結論型題目
五、解釋型題目
六、評價型題目
第二節邏輯判斷實戰技巧
一、找突破口法
二、假設法
三、排除法
四、圖表法
第三章定義判斷
**節定義判斷解題基礎
一、定義的構成要素
二、定義判斷解題原則
三、定義判斷解題步驟
四、定義判斷題型分類
第二節定義判斷解題技巧
一、定義特征分析
二、定義特征歸納
第四章類比推理
**節類比推理核心知識儲備
一、類比推理考查方式
二、類比推理解題步驟
三、類比推理考點精講
第二節類比推理實戰技巧
一、熟悉詞項間關系
二、運用快解技巧
三、巧避出題陷阱
第五篇資料分析**章資料分析作答步驟
第二章資料分析核心考點
一、百分數與百分點
二、增長量
三、增長率
四、比重
五、平均數
六、倍數與翻番
七、指數
八、拉動……增長、貢獻率、利潤率
九、進出口額、貿易順差、貿易逆差
十、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
第三章資料分析快解技巧
一、首數法
二、尾數法
三、有效數字法
四、特征數字法
五、乘除法轉化法
六、運算拆分法
七、反算法
八、同位比較法
九、差分法
2021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全新升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專用教材 節選
事業單位分類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 考情分析 自2015年3月人社部頒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筆試考試大綱(試行)》以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分類考試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報考人數也越來越多。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基于對專業素養以及崗位職能需要的不同,考試遵循人崗匹配原則,不同崗位考查不同內容。具體分為以下五類: 考試類別崗位性質 綜合管理類(A類)主要適用于事業單位中以行政性、事務性和業務管理為主的崗位 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主要適用于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 自然科學專技類(C類)主要適用于事業單位自然科學類專業技術崗位 中小學教師類(D類)主要適用于中小學和中專等教育機構的教師崗位 醫療衛生類(E類)主要適用于醫療衛生機構的專業技術崗位 以上五類考試筆試的公共科目均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其中,社會科學專技類(B類)是針對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相較于考查材料分析題、寫作題等主觀題的綜合應用能力,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主要測查與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的題目全部為客觀題,考試時限為90分鐘,總題量為100道。 如下圖所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考試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運用、數量分析、判斷推理和綜合分析五大題型,分別考查的是考生的常識與應用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數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2017—2020年事業單位分類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的題型題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題型2020年7月2019年10月2019年5月2018年10月2018年5月2017年10月 常識判斷202025252525 言語運用202525252525 數量分析151510101010 判斷推理353025252525 綜合分析101015151515 總題量100100100100100100 常識判斷 一、考情詳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主要涉及人文與歷史、科技與生活、法律、國情與地理、政治、社會保障基礎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其考查形式為單項選擇題。 真題再現 1.下列觀點與所屬流派對應正確的是()。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兵家 B.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法家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儒家 D.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墨家 【答案】C。解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孟子的名言,屬于儒家流派;“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是莊子的名言,屬于道家流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是孔子的名言,屬于儒家流派;“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是韓非子的名言,屬于法家流派。故本題選C。 2.下列詩句與所描寫的活動對應錯誤的是()。 A.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畫畫 B.干雹聲中聞子響,不知還許采樵觀——下棋 C.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射箭 D.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煎茶 【答案】C。解析:A項對應正確。“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做的《畫鷹》,意為潔白畫絹之上突然騰起風霜肅殺之氣,原來紙上畫出蒼鷹,不同一般的兇猛。該詩句描寫的是畫畫的場景。 B項對應正確。“干雹聲中聞子響,不知還許采樵觀”出自宋代詩人晏殊所做的《棋盤石》,詩句中“聞子響”即聽到落子的聲音,由此可見該詩句描寫的是下棋的場景。 C項對應錯誤。“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出自宋代詩人曾幾所做的《投壺全中戲成》,意為心中的注意力全在投壺的舉動中,但凡出手沒有一箭投空。該詩句描寫的是投壺的場景。 D項對應正確。“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所做的《汲江煎茶》,意為茶水煮沸時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翻騰漂浮,茶水倒出時似風吹過松林間發出的松濤聲。該詩句描寫的是煎茶的場景。 故本題選C。 二、備考攻略 1.擴展知識儲備,夯實理論基礎。考生在備考時,首先要對大綱中涉及的學科進行較全面的復習,掌握每個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打牢基礎。 2.把握重難點,靈活運用方法。常識判斷對于人文與歷史、科技與生活、法律、國情與地理等知識的考查較多,考生在復習時,需要把握這部分的重點,剖析難點,并在做題時,靈活運用一些方法來協助解題,如尋找題干關鍵詞、排除無關選項、詞義聯想等。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練習。考生在對基礎理論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后,要作答一些試題來檢測復習效果,查漏補缺。 言語運用 一、考情詳析 言語運用主要測查考生準確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進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準確和得體地遣詞用字、表達觀點。 2017—2019年的考試中,言語運用的題量一直穩定為25道,2020年7月的考試中題量減少為20道。言語運用的題量雖有減少,但在整套試卷中仍占比較大,是考生取得高分必須攻克的堡壘之一。在考查題型上,除了一直考查的選詞填空和語句表達兩種題型外,自2019年10月的考試開始,增加了對閱讀理解這一題型的考查。由于題型的增多,復習難度稍有增加,考生要引起重視。具體的題型分析如下: 1.選詞填空 選詞填空在言語運用中占比大,考查形式為一空、兩空、三空等;考查內容以實詞、成語為主。選詞填空主要考查考生辨析近義詞和結合語境選擇正確詞語的能力,考查難度較大,考生必須全面復習,平時多加積累,不斷增強言語理解和運用能力。 2.語句表達 在2019年5月及之前的考試中,語句表達的題量一直穩定為10道,2019年10月考試中題量減少為3道,2020年7月考試又增加至7道。雖然題量變化的幅度較大,但語句表達一直是言語運用中常考的內容,因此不容忽視。 3.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2019年10月事業單位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中新添加的題型,主要考查主旨觀點題,同時涉及細節判斷題和推斷下文題。 真題再現 1.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出各自獨特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每種文明都,在價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承認文明的平等性,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互鑒。 填入畫橫線部分恰當的一項是()。 A.積淀自成一家B.孕育各有千秋 C.衍生并行不悖D.創造別具一格 【答案】B。解析:**空,此處所填詞語要與“文明”搭配,四個詞語填入都恰當。第二空,由前文“各自獨特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和后文“在價值上都是平等的”“文明的平等性”可知,此處強調的是各種文明的獨特和平等,各有價值。“自成一家”指在某種學問上或技藝上有獨創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與“文明”搭配不當,排除A。“并行不悖”指同時實行,互不沖突,與句意無關,排除C。“別具一格”指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通常用于書法、藝術、文學等,與“每種文明”搭配不當,排除D。“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價值,各有所長,各有特色,填入恰當。故本題選B。 2. ①目前火的領域“深度學習”就是這樣,行業者有時會將其戲謔地稱為“當代煉金術” ②智能程序自己給自己設定算法和權重,而后為什么輸出了某個決策,人類并不能完全理解 ③輸入和輸出不再是人工賦予的幾個變量掌控,而是讓機器在大量數據中自己分析特征,決定變量權重 ④輸入各類數據訓練AI,“煉”出一堆我們也不知道為啥會成這樣的玩意兒 ⑤處理數據的神經網絡通常由數十個或者上百個(或者更多)神經元組成,然后用數層邏輯結構組織起來,運算過程極其復雜 ⑥人工智能領域的爆發,得益于“機器學習”的發展:擁有強大運算能力的計算機程序能夠對大量數據進行自動挖掘和分析,并學習各種行為模式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序,語序正確的是()。 A. ⑥①②③④⑤B. ⑤②①④③⑥ C. ⑤③①②⑥④D. ⑥③①④⑤② 【答案】D。解析:分析選項首句,較難判斷哪句作為首句更恰當。進一步觀察題干所給句子,發現①中提到“當代煉金術”,④中提到“‘煉’出一堆……玩意兒”,二者話題相關,應捆綁,排除A、C。①提出“‘深度學習’就是這樣”,②指出人類不能完全理解智能程序為什么輸出某個決策,③指出讓機器在大量數據中自己分析特征,決定變量權重。分析可知,①中“就是這樣”的“這樣”指代的只能是③中的“機器……決定變量權重”,故③①應前后相連,排除B。故本題選D。 3.攝影就是用眼光、審美、勇氣、技巧去捕捉完美的瞬間。相機是你的武器,雙腳是你的坐騎,構思是你對藝術和人生的領悟,為了追求藝術,你要像一名熟練的車工耐心打磨精密的模具,像一名高超的外科醫生游刃有余地使用柳葉刀,像一名伯樂在千軍萬馬中選真正的勇士。當作品確實產生時,你不必懷疑自己的才能。借用詩人所言:“。” 填入畫橫線部分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C.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答案】A。解析:橫線位于文段末尾,再由“借用”可知,所填句子應是對橫線前文的總結。前文說的是攝影就是用敏銳的眼光和高超的技巧等捕捉完美的瞬間,由“捕捉完美的瞬間”可知攝影師只是捕捉人,完美的瞬間本就存在,即“本天成”。“妙手”也與前文的“熟練的車工”“高超的外科醫生”“伯樂”相呼應。A項符合文意。B項強調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C項強調不論前路多曲折,只要堅定信念,人生就能絕處逢生;D項用于贊美樂曲;三項都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 4.館閣體誕生于明朝科舉取士,是指流行于館閣及科舉考場的一種書寫體式,也屬于當時官方使用的書體,主要為楷書。它作為一種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